就在宫墙上众臣争执不下之际,一身素色布衣、未着官袍的刘伯温,悄然登上了端门城楼。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激愤的学子海洋,又看了看身旁神色各异的同僚,淡淡开口:“诸位同僚,朝中军机政务繁多,岂能尽耗于此?此处交由伯温处置,诸位请回衙署办公吧。”
魏征眉头紧皱,盯着刘伯温:“刘基!你欲如何处置?下方皆是国家未来栋梁,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刘伯温长长吐出一口胸中浊气,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仿佛能看到凯旋大军的旌旗,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王爷携大胜之威,不日即将凯旋。京都,绝不能乱,也乱不起。”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张仪深深地看了刘伯温一眼,率先点了点头,一言不发,转身离去。张居正、于谦默然片刻,也相继离开。
和珅嘴角扯出一丝意味难明的笑容,拂袖而去。唯有魏征,依旧驻足,沉声道:“刘基,慎重!千古骂名,非同小可!”
刘伯温转回目光,看向魏征,脸上竟露出一丝淡然而决绝的微笑:“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总要有人,来做这‘恶人’,确保王爷归来之时,看到的是一片稳定‘和谐’的京都。”
魏征长叹一声,终究还是摇了摇头,步履沉重地走下了城楼。
当所有文臣阁老离去后,刘伯温脸上的最后一丝温和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封般的冷酷。他轻轻抬起手,向前一挥。
无声的命令,却如同死神的号角。
刹那间,早已埋伏在街道两侧屋檐后、巷弄暗影中的无数锦衣卫,如同鬼魅般涌出!他们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或强弓劲弩,动作迅捷而整齐,瞬间封锁了朱雀大街的所有出口。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关门闭户!违令者同罪!”
冰冷的呼喝声此起彼伏。沿街的商铺、民宅,在锦衣卫雪亮的刀锋逼迫下,慌忙关闭门窗,发出砰砰的乱响。一些胆大探头张望的百姓,被厉声呵斥,连滚带爬地缩了回去。整个朱雀大街,除了学子与官兵,再无一个旁观者。
与此同时,张横、张顺率领的巡捕营精锐,迅速封锁了通往此处的各条街巷和内城门,彻底切断了这里与外界的联系,也断绝了任何可能的增援或逃离路线。
转瞬之间,端门之前,朱雀大街之上,就只剩下那数千名聚集的学子,以及从四面八方如同铁壁合围般缓缓逼近的、杀气腾腾的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军队!
燕青如同暗夜中的修罗,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一处制高点,他身后,是密密麻麻排开、张弓搭箭的锦衣卫弩手。冰冷的弩箭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着令人胆寒的幽光,牢牢锁定了下方那一片青色的“海洋”。
武松与鲁智深也接到了明确的指令,不再犹豫。武松猛地拔出腰刀,鲁智深举起水磨禅杖,同时大喝:“列阵!前进!”
“唰!”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们刀枪并举,迈着沉重的步伐,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向着学子们压迫过去。凛冽的杀气,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让空气中的温度都骤然下降。
为首的学子感受到这铺天盖地的杀意,脸色微微发白,却依旧强撑着挺起胸膛,厉声质问:“你……你们想要干什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难道还敢屠戮士子不成?!”
“难道朝廷要杀尽忠良吗?!”其他学子也纷纷鼓噪起来,只是那声音里,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刘伯温手扶城墙,俯视着下方,他的声音透过内力,清晰地传遍整个街道,冰冷得不带一丝人类情感:“尔等聚众滋事,冲撞宫禁,扰乱国本,更兼污蔑国之柱石,罪同谋逆!本官最后给你们一次机会,此刻放下执念,自行散去者,朝廷可网开一面,既往不咎!若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后果,自负!”
学子们出现了一阵骚动和哗然,有人面露犹豫,但更多的人被激起了更强的逆反心理。
一名学子梗着脖子,高声反驳:“我等心怀忠义,特来向太后、陛下陈情!尔等权奸,阻塞言路,残害忠良,才是真正的国贼!有何资格训斥我等?!”
刘伯温闭上了眼睛,复又猛地睁开,眼中已是一片冰封的杀意。他不再多言,只是从牙缝里,清晰地挤出了一个字,如同九幽寒风吹过:
“杀。”
这一个“杀”字,仿佛抽干了所有的声音与色彩。
时间似乎有瞬间的凝滞。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