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第269章 徐元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徐元直(2 / 2)

顾宪成沉默不语,只是握着茶杯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徐庶的话,像一根根钢针,刺入他内心最深处的忧虑。

见顾宪成有所动摇,徐庶继续加码,抛出更具体的证据:“庶远在蜀中,亦听闻一事。昔日燕使荆轲,冒死献上的那方象征天命所归的始皇传国玉玺,如今何在?据闻已被霍无忌私自扣下,藏于府中,秘不示人!此乃传国重器,得之方可谓‘受命于天’!他霍无忌一个臣子,私藏玉玺,意欲何为?这难道不是其狼子野心,最赤裸的证明吗?”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这简陋的茅庐,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悲悯与激将:“宪成公,您学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志!先帝在时,您是何等意气风发,致力于激浊扬清,重整河山!可如今呢?只因秉持公心,不肯同流合污,便被那霍无忌寻由革职,削籍为民,困守在这京都郊外的草庐之中,只能空对着秋风落叶,独饮这杯残茶!您……当真甘心吗?甘心看着自己一生守护的儒家纲常、君臣大义,被那武夫践踏于地?甘心坐视霍逆一步步剪除异己,最终黄袍加身,将这大夏国祚据为己有,而您只能做一个无能为力的旁观者,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亡国之遗老’的悲凉名号?”

“够了!”

顾宪成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四溅。他胸膛起伏,脸色涨红,徐庶的话彻底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并非贪恋权位,而是无法忍受道统沦丧,无法坐视先帝托付的江山社稷毁于一旦。他死死盯着徐庶,眼中交织着愤怒、痛苦和一丝被点燃的决绝:“那依你之见,如之奈何?难道要老夫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草民,去对抗拥兵百万的摄政王吗?”

徐庶看到顾宪成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知道时机已到,他缓缓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沉稳笑容:“宪成公虽不在朝,然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登高一呼,未必没有响应者。更何况,您还有一条无人能及的路径——直达天听!”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请先生设法引我入宫,徐庶要面见大夏太后与陛下!有些话,必须当面陈说,有些局,必须由宫内之人来破!”

自霍无忌总揽朝政、权倾中外之后,便以“结党营私、空谈误国”之名,将顾宪成等一批东林党核心领袖罢黜官职,逐出朝堂。

平心而论,霍无忌虽极度反感东林党人那种固执己见、党同伐异的做派,但内心深处,对于他们其中不少人(如顾宪成)的个人操守与风骨,却存有几分敬佩。

因此,他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希望借此挫其锋芒,若能令其放弃不切实际的党派之争,转而务实为民,未尝不是国家之福。

而顾宪成,凭借其曾为先太子业师,亦是当今年幼夏帝启蒙恩师的特殊身份,深得太后信任。

太后感念旧情,亦希望皇帝能继续接受大儒教诲,因此时常特旨宣召他入宫,为小皇帝讲授圣贤经典,咨议朝政得失。

这层关系,在霍无忌看来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安抚清流,却成了此刻顾宪成和徐庶眼中,唯一可能扭转乾坤的缝隙。

徐庶之所以费尽周折找到顾宪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深知,顾宪成虽已革职为民,但其数十年经营的人脉网络、其在士林清议中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朝中那些秉持正统观念、对霍无忌专权日益不满的文官集团中的潜在号召力,一旦被正确引导和激发,在关键时刻所能迸发出的力量,绝不容小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