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赵聪的一生> 第17章 难受煎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难受煎熬(1 / 2)

---

记朝秋晨(公元7年8月28日清晨,晴朗,气温23℃,湿度66%)

公元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的清晨,记朝的天空依旧晴朗,但与前两日的干爽不同,湿度回升至百分之六十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雨后清晨特有的、湿润的凉意。气温维持在二十三度,阳光试图穿透逐渐消散的晨雾,在叶片和花瓣上留下晶莹的露珠。都城广州的早市已然开启,带着水汽的青石板路上倒映着忙碌的身影,官署的晨钟悠扬回荡。而在南桂城,这种湿润感更为明显,城墙上的苔藓显得格外青翠,庭院中的花草都挂满了沉甸甸的露水,仿佛昨夜经历了一场无声的细雨。整个王朝,从北到南,都沉浸在这片凉润的秋晨氛围之中,万物似乎都在缓慢地苏醒,呼吸着这带着泥土和草木清香的空气。然而,在这片看似平和宁静的晨光之下,南桂城内的一处宅院中,却悄然滋生着一种与这舒适天气格格不入的、令人忧惧的隐疾。三百字的篇幅,勾勒出的是记朝在一个湿润清晨的整体面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

在南桂城那所众人暂居的宅院内,清晨的宁静被一种压抑的焦虑彻底打破。公子田训与三公子运费业在外处理完一些琐事,刚踏进庭院,便察觉到气氛异常。平日此时,耀华兴即便不在一旁说话,也总能感觉到她安静存在的气息,但今日,内室的方向却传来低低的、压抑的啜泣和急促的脚步声。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不祥的预感。田训快步走向耀华兴居住的厢房,运费业也收起了一贯的懒散,紧跟其后。推开虚掩的房门,一股不同于室外凉润的、带着病气的闷热感扑面而来。

只见耀华兴躺在那张雕花木榻上,原本清丽的脸庞此刻烧得通红,如同晚霞浸染,嘴唇却干燥发白。她紧闭着双眼,秀眉痛苦地蹙在一起,长长的睫毛不时剧烈颤抖,额头上覆着的湿巾早已被她的高温蒸得温热。她似乎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口中不时发出模糊的呓语,身体偶尔会不受控制地抽搐一下。

赵柳正坐在榻边,用浸了冷水的崭新布巾替换她额上的旧巾,动作小心翼翼,但那双总是灵动活泼的杏眼里此刻盛满了泪水和无措。葡萄氏-寒春则站在一旁,手中端着一碗清水,试图用棉签蘸湿耀华兴干裂的嘴唇,她的脸色凝重,平日里沉稳的气度也掩不住那深切的忧虑。葡萄氏-林香更是急得在床边来回踱步,双手紧紧绞着帕子,眼圈泛红,时不时探身去摸一摸耀华兴滚烫的额头,又像是被那热度烫到般缩回手。

“怎么回事?!”公子田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几步走到床前,看着耀华兴那副与平日判若两人的病容,心猛地沉了下去。

赵柳抬起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带着哭腔道:“田训哥,你们可算回来了!华兴姐姐她……她不知怎么了,昨夜入睡前还好好的,只是说有些乏,谁知半夜就开始发冷,然后……然后就烧成了这个样子!我们守了她一夜,用尽了法子,这烧就是退不下去!”

寒春放下水碗,声音低沉地补充,语气中充满了不解和焦急:“不仅仅是高烧。她一直喊头痛,浑身肌肉酸痛,我们轻轻碰她她都难受。最让人担心的是……她的呼吸,你们听……”

众人屏息细听,果然,耀华兴的呼吸声并不平稳,时而急促浅短,时而又变得有些深沉费力,仿佛胸口压着什么重物,偶尔还会发出一两声极其轻微的、带着痰音的呛咳。

“这才一天不到啊!”林香停下脚步,声音带着绝望的尖锐,“怎么就会病得如此之重?这高烧来得太凶太急,简直……简直像是被什么不好的东西缠上了一样!”

一天之内,一个好好的人竟被一场莫名恶疾击垮,呈现出高烧、剧痛、甚至呼吸困难的危重症状,这完全超出了几位年轻女子的应对能力。看着榻上痛苦呻吟、意识模糊的耀华兴,一种无能为力的恐慌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焦急、心疼、恐惧,种种情绪在沉闷的病室空气中发酵,几乎令人窒息。

---

耀华兴那急促而困难的呼吸声,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赵柳、葡萄氏-寒春、葡萄氏-林香三位女子,在尝试了所有她们能想到的物理降温方法(冷敷、擦拭酒精)却收效甚微后,彻底陷入了绝望和慌乱。她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回来的两位男性——公子田训和三公子运费业。

那目光中充满了希冀,仿佛他们是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然而,这希冀的目光却让田训和运费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措。

“田训,运三胖,你们快想想办法啊!”赵柳带着哭音催促道,“华兴姐姐她……她不能有事啊!”

寒春也望向田训,虽然努力保持着镇定,但眼神中的恳求显而易见:“田训公子,你见识广,可知这是何种急症?该如何应对?”

林香更是直接,带着哭腔道:“你们倒是说句话呀!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吗?”

公子田训眉头紧锁,在病榻前踱了两步。他自幼习文练武,熟知经典律法,甚至对排兵布阵也有所涉猎,但对于这突如其来、症状凶险的疾病,他的知识储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古代记朝,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大多停留在“风寒”、“热症”、“伤食”等较为笼统的概念上,对于细菌、病毒这些微观世界的病原体,根本毫无概念。他们或许会归咎于瘴气、邪风,或者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犯”,但都无法解释为何病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和奇特。

三公子运费业更是手足无措,他围着床榻转了两圈,抓耳挠腮,胖脸上满是焦急和茫然,嘴里嘟囔着:“这……这……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夜里着凉了?可着凉也不至于这样啊……”

田训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光靠他们几人在这里胡乱猜测毫无用处,必须要求助更专业的人士。

“我们……”他沉吟着,做出了决定,“我们不能胡乱用药。去请单医来吧。”

在这个记朝,流行的传统医学体系被称为“单医”它同样讲究调和,但用的是一套属于记朝自身的术语和哲学解释。

一名腿脚利落的仆从被迅速派了出去。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病室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众人只能守着耀华兴,看着她痛苦的模样,听着她困难的呼吸,心焦如焚,却只能寄希望于那即将到来的、代表着古老智慧的单医,希望他能解开这恶疾之谜,带来一线生机。

---

约莫半个时辰后,仆从领着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素色单医长袍的老者匆匆赶来。老者手提一个古旧的药箱,面容清癯,眼神却温和而充满智慧,正是南桂城内颇有名望的单医。

他进入房间,并未多言,只是对众人微微颔首,便径直走到病榻前。他没有因耀华兴的身份而显得紧张,也没有因病情看似凶险而慌乱,整个人透着一股经过岁月沉淀的从容。

他先是仔细观察了耀华兴的面色、眼神(尽管她闭着眼,但他仍在观察眼睑和周遭色泽)、以及呼吸的态势。然后,他示意赵柳将耀华兴的手腕轻轻拿出被子。老者伸出三根手指,精准地搭在耀华兴的腕间寸关尺三部,闭上了眼睛,仔细体察那脉搏的跳动。

室内静得只剩下耀华兴粗重的呼吸声和众人紧张的心跳声。时间一点点过去,老单医的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仿佛在通过那细微的脉搏,与病人体内的异常进行着一场无声的交流。

良久,他缓缓收回手,睁开了眼睛。

“诸位不必过于惊慌,”老单医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这位娘子的病症,来得虽急,却有其缘由。”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用当时记朝单医体系所能理解和表达的术语解释道:“依老夫看来,娘子此症,乃是体外有一种极其细微、肉眼不可察的‘微力量’,侵入了她的身体。”

“微力量?”公子田训疑惑地重复了这个词。这是单医理论中的一个特定概念,指代那些极其微小、无法直接感知,却能够影响人体状态的存在。它类似于后来微生物学的萌芽概念,但在当时,它被理解为一种无形的、具有特定偏性的“力量”或“气息”,远比“虫子”的比喻更加抽象和哲学化。

老单医点了点头,继续阐述:“此种‘微力量’,性质偏于‘壅塞’与‘灼热’,善于攻击人体的呼吸门户与经络通路。当其入侵,人体自身的、护卫肌表的‘微力量’(可理解为原始的免疫系统概念)便会奋起抵抗。双方交战于体内,故而会引发如此剧烈的发热。头痛、身痛,乃是交战之地,经络不通,气血壅滞所致。而呼吸艰难……”他顿了顿,看向耀华兴的胸口,“则是那外来‘微力量’试图深入,与体内护卫之力在肺络深处纠缠不休,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凝聚为痰,堵塞了气道。”

他看了一眼众人似懂非懂但充满希冀的眼神,语气转为肯定:“此战虽烈,导致身体一时损伤,出现诸多痛苦症状,但亦说明娘子自身的护卫‘微力量’并未退缩,仍在竭力抗敌。此乃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