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脸色又沉了下来:“修城墙本是好事,可官府不该强迫百姓,更不该要这么多银子。这又是那些贪官污吏想出来的敛财手段,借着修城墙的名义,搜刮百姓的银子。”他把布包递给顾青萝,让她收起来,然后对张老汉说:“张老汉,您放心,我会想办法的。我明天就去县衙问问,看看能不能让他们放宽些条件,别逼得百姓活不下去。”
张老汉连忙道谢:“那就多谢张相公了。要是真能成,我们巷子里的人都会感激你的。”
张老汉走后,屋里又安静了下来。顾青萝靠在床边,看着张居正,轻声说:“叔大,你看,百姓心里都明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只要你真心为他们做事,他们就会支持你。将来你要是能入仕,有了百姓的支持,就能做更多的事。”
张居正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草纸,在上面写下“修城墙摊派”,然后对顾十七和顾青萝说:“你们看,这又是一件‘乱’事。官府想做实事,却被贪官污吏变成了搜刮百姓的工具。将来我要是能掌管朝政,一定要改革吏治,让那些贪官污吏无处遁形,让官府真正为百姓做事。”
顾十七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张居正不再是史书上那个冷冰冰的改革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心怀百姓的人。他知道,张居正后来的改革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才能,更因为他亲眼见过百姓的苦难,亲身体会过世道的黑暗,所以他才会有那么坚定的决心,想要改变这一切。
夜渐渐深了,油灯的灯芯跳动着,照亮了桌上的草纸,上面写满了“乱”事,也写满了张居正的济世之心。顾青萝靠在床边,已经睡着了,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忧虑。张居正坐在床边,轻轻为她掖了掖被子,然后拿起书卷,却没有立刻看,而是看着窗外的夜色,眼神里满是坚定。
顾十七知道自己该走了,他悄悄起身,张居正送他到院门口。夜色更浓了,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张家的灯还亮着,像黑夜里的一颗星。“顾公子,”张居正忽然说道,“今天谢谢你陪我一起看了这么多事。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孤独,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有没有意义,可看到你和青萝都在支持我,我就觉得有了力气。”
顾十七看着他,认真地说:“张相公,你的坚持一定有意义。将来你一定会成为改变明朝命运的人,会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我相信你。”
张居正笑了笑,没有说话,却用力点了点头。
顾十七转身离开,走在寂静的巷子里,心里却格外明亮。他想起刚才在屋里看到的画面——油灯下,张居正拿着草纸,上面写满了百姓的苦难,顾青萝靠在床边,眼神里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他们就像这寒夜里的灯,虽然微弱,却一直在为百姓照亮前路,一直在为改变这黑暗的世道而努力。
回到客栈,顾十七拿出族谱,翻到顾青萝的那一页,在之前写的文字遍野,青萝与叔大见之,心愈痛,济世之志愈坚。叔大暗记民之苦难,为日后改革埋下根基。”
写完后,他合上族谱,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很亮,却不如张家那盏油灯温暖。他知道,那段在江陵城的日子,那些亲眼所见的百姓苦难,会成为张居正一生最珍贵的记忆,也会成为他后来改革最坚定的动力。而顾青萝,这个在史书中只留下寥寥数语的女子,会一直陪着张居正,像一盏灯,照亮他的前路,也照亮明朝的未来。
几天后,顾十七离开了江陵城。临走前,他去张家告别,看见张居正正在给巷子里的流民分发米粥,顾青萝站在一旁,帮着递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是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边。
顾十七知道,这就是他要找的答案——顾青萝不仅是张居正的爱人,更是他的知己,是他唯一的光。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