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等地爆发了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并迅速蔓延全国。】
【进入1640年代,明朝陷入了彻底的恶性循环。】
【双线作战导致国库空虚,加税又进一步激化民变。】
【华北地区鼠疫等大瘟疫横行,人口锐减,军队战斗力大损。】
【崇祯帝与朝臣关系恶劣,他常感叹“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
【1644年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东征,势如破竹。】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内城。】
【崇祯帝在绝望中,先是逼迫周皇后自缢,砍伤长平公主,斩杀幼女昭仁公主。】
【随后,他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逃至紫禁城后的煤山,在一棵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3岁。】
【他在自缢前,于袍服上写下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的死,标志着作为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明朝正式灭亡。】
【随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国历史进入了清朝时期。】
“还算死的有气节,没有给咱老朱家丢脸!”
明成祖朱棣面无表情,一字一句地沉声说道。
对于这个结局,他心中早有预感,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朱由检虽然不是太昏庸,但也绝对算不上是明君,这样死的也算体面了。
【崇祯帝朱由检是历史上罕见的勤政皇帝,不近女色,节俭自律,与他的祖父万历和兄长天启形成鲜明对比。】
【但他的多疑、急躁、刚愎和缺乏担当,使得他无法有效团结和运用整个官僚系统来应对危机,许多决策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他接手的明朝是一个经过万历怠政、天启阉祸之后,政治、经济、军事都已病入膏肓的帝国。】
【党争(东林党、浙党、楚党等)激烈,行政效率低下,国库空虚。】
【崇祯在位期间,恰逢全球性的“小冰河期”,北方遭遇了罕见的连年大旱与蝗灾,导致粮食绝收,饥民遍地,成为农民起义的温床。】
【明朝税收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无法从士绅、商人等富裕阶层有效征税,税负主要压在贫苦农民身上。】
【同时,与后金的战争耗资巨大,财政已经破产。】
【后世史家普遍认为,即使他有更高的才能,也难以逆转明朝衰亡的大势。】
“我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但是咱对得起天下百姓,对得起诸位先贤!”
明太祖朱元璋面色肃穆,站在天幕下沉声说道。
任何朝代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是它存在意义更重要。
大明重塑日月山河,使得华夏文化没有出现断层,这就足够了!
【总的来说,朱由检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
【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付出了个人的全部努力,却无法抗衡历史的滚滚洪流。】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品德固然重要,但其政治智慧、领导能力以及对复杂局势的判断和掌控能力,往往在关键时刻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明朝的昏君和明君已全部盘点完毕,我们再来聊聊南明政权吧!】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