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行李,一人坐一辆车,谁也没说话。
车子在道路上发出轻微的响声,缓缓驶出城。
到了城外,妇人才问:“我们这是去哪?”
李文华打开手电:“李家村,我老家。”
妇人点点头不再询问。
一路骑行,到村口时,三爷早已等候多时。
简单寒暄两句,将人领到村尾房子内,三爷指着相连的两间房道:“炕已经烧上了,今晚你们先休息,明早我再过来。”
男人摸摸自家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孩子脑袋:“谢谢,实在太麻烦你们了。”
“嗐,这有什么。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说,千万别客气。”三爷很是热情的说道。
文华说过,送来的人都不普通,要是能打好关系,对村里好处多多。
妇人借着煤油灯的光亮打量了下屋子,微微点头,看得出来,安排的很周到,虽然没电有些不方便,但这些都是小事,以前比这条件更差的地方也不是没待过。
这时她心才放下,对李文华和三爷露出微笑:“房子是新盖的吧,有心了。”
随后她直勾勾看着李文华:“你应该就是李文华吧?看到这房子,我才明白阿梅只不过是中间人,你才是提出想法的那个,想必消息也不是来源于她丈夫,而是你身后的人,我说的没错吧?”
“厉害!”
李文华大大方方承认,人都在这了,当然得让人知道自已的功劳,不然恩情怎么来。
虽然以后不一定要利用这恩情做什么,也确实是想帮一些人,但这并不冲突。
妇人笑了笑:“没什么厉不厉害的,我当初学的就是建筑方面,这房子一看就是盖起来不到一年的那种,进来时发现旁边那房子也不像有人住的样子,结合起来很容易猜到。”
李文华点点头,如果能看出房子盖的时间,确实容易联想到很多东西。
但能一下猜到自已,且将情况猜出七七八八,足以证明人家牛逼。
只能说这年头能当北大老师,果然不简单。
由于刚过来,还有些个人琐碎需要忙,孩子也困了,李文华他们没有多打扰。
送三爷回家后,他们五人连夜回城。
至于两位老师和孩子的粮食,李文华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以和村里人一起干活,获得一些工分。
以他们的情况,干的工分肯定是不够吃的,所以他得承担一部分。
好在他别的东西不多就面粉多,可以偶尔拿一点出来换成粗粮送来。
都是身份不一般的人,天天吃富强粉,那才有问题。
所以他会以粗粮为主,少量送点标准粉过来。
现在不是三年困难时期,换细粮的人还是有的,他们家自已目前就有十口人的定量粮,前几年还存了不少。
要不是他借口说拿去换成了面粉,实则收进了空间,家里早就没地方放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足够的粮食为底气,他哪敢随便往村里塞人。
要知道,村里粮食产量是有限的,多一个人吃,就意味着村里人少吃一口,除非开荒。
可开荒不是那么容易的,难道指望这些教授去开荒?
所以还是得李文华承担部分粮食,避免村里人有意见。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