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
最后我总算是憋出了这四个字,但它并没有马上说想让我帮什么忙。
而是先向我讲述了关于它和画中仙的故事……
年月虽然无从考究,但古时候的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能够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鲍家出过无数的奇门异士和博学鸿儒,可谓一门之内,百花齐放。
而到了鲍书年这一辈的时候,该没落的都没落了,想要活下去重振家风,就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条路,他走的十分不易,但好在有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女人,陪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而我也能猜到,鲍书年的妻子,就是已经化了
煞的‘画中仙’!
鲍书年对她许下承诺,他此番赶考,必然高中,等他领了封赏,就一定回来娶她。
这种桥段,我听着耳熟,说书先生也都说过类似的故事。
大致就是秀才考取了功名之后,抛弃了糟糠之妻,成了人人唾弃的薄情郎。
原本我以为鲍书年也是这样,可它不是说书先生,故事归故事,现实归现实……
鲍书年素有‘诗鬼’之名,他的文章,往往是从一些很刁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样的文章,古往今来也是绝无仅有,文采虽然并不算特别出众,但想法确是独树一帜。
如此一来,自然就吸引住了帝王的目光。
当期殿试三甲,鲍书年果然高中,受封为‘九命探花’!
得偿所愿,鲍书年原本打算马上回乡结亲,可惜……自古郎才多桃花。
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没有在文采上夺魁,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状元就是状元,可探花却是‘九命探花’!
鲍书年不单是受到了皇家的赏识,更获得了公主的青睐!
下诏书、赐婚约、成驸马,这些事儿彻底让鲍书年的心都凉了。
“在下一身所学,换来的却是两挂红绸,如何不哀?!”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的身影都跟着颤了颤,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鲍书年也想过拒绝这门亲事,
既然没法留在皇城谋个一官半职,那倒不如干脆回乡,和心爱的人过一辈子田园生活。
可皇命不可违,很多人都劝他不要耍书生意气。
他试过逃、试过躲,也试过以死相逼,但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皇城。
到了‘大喜’之日,人人都改口叫他‘鲍驸马’,但他一想到家乡槐树下等着自己的心上人,心里就一直在滴血!
“犹记得在下那日心如死灰,何来大喜之词?清早就有同乡交好传予在下一天大噩耗!”
家乡的老槐树下,徒留一副被撕毁的画,画上的人早已香消玉殒,吊死在了树上……
鲍书年闻讯没有波澜,连眼泪都不知道藏哪去了。
他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忽然间停了,血也凉了,眼前一切尽是黑白……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本该是喜上加喜。
鲍书年当晚喝的烂醉如泥,回到新房里,公主金冠红霞,身穿嫁衣端坐在床沿等着他掀盖头。
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拉起公主的手,递给了她一杯合卺酒。
随后两人举杯一饮而尽,只不过一杯盛的是穿肠腐骨的毒药,另一杯只是寡淡无味清水。
在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他的心早就死了。
鲍书年说,他记得那一晚自己口吐鲜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巧儿慢些走…且等书年与你…共赴…黄泉!”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