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正忙着迎周太后与纯妃回宫的当口。
宫外,位于永昌坊的韩家府邸,今日也是热闹非凡。
先前随着北疆捷报快马传至京城,皇上就已下旨厚赏韩家。连日来,这座都督府俨然成了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去处。
各府主母夫人们闻风而动,纷纷往韩府递帖子拜访。更有甚者,一些人知晓韩都督独身后,竟然动起了别样的心思,明里暗里托人说项。
不过,有件事却透着几分蹊跷。
韩家小姐待字闺中,入京后也随几位武将家的小姐出席过几场宴会。论家世、品貌皆是上选,可京中竟几乎没有人家敢主动与之攀附。即便是寻常遇着,众人也会隔着些微妙的距离。
其中,沈家夫人倒动过念头,原本私下里她还存着托震北侯夫人探探口风的打算,但自打收到丈夫的家书后,便渐渐偃旗息鼓,没有下文了。
导致这一情形的缘由,是姜太后在韩淑仪觐见当日,赏赐的那枚五尾凤钗。
此事不知怎的,已经逐渐在京城权贵阶层中流传开来。不少人都在背地里感叹,说韩淑仪命格富贵,即便只是韩家养女,也有入宫为妃的福分。
今日礼部尚书更是亲自登门,带来了皇上赐给韩家的中秋恩赏,从珠玉珍宝、鎏金器皿到云锦绸缎,一箱箱红绸裹着,流水般抬进府门。
因府中多是女眷,礼部尚书特意携了夫人同来。
韩淑仪自不便出面见客,韩老夫人独自在前厅接待应酬。她笑着收下赏赐,说了些“皇上恩典”“韩家不敢当”的体面话。尚书夫人事先得丈夫授意,不仅对韩家赞不绝口,言语间也透着十二分的恭瑾,姿态放得极低。
送走客人,前厅的喧嚣散去。
韩老夫人回到内院,她枯坐在案前,久久未动。
案上静静躺着一封家书,这封信,她已经反复看了数遍,但脸上非但没有丝毫喜色,反而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虑。
随着回京的时日渐久,震北侯府已大不如先前亲近,平日里走动虽也不少,但处处透着几分客气和疏离。
此时韩老夫人将信封又拿在手里,案几上一枚惹眼的五尾凤钗也随之映入眼帘。
素勤端了盏参茶进来,见着老夫人这般模样,心里就忍不住有些难过,“老夫人,这两日应酬多,用盏参茶养养身子吧。”
“将这凤钗收起来。”韩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原想着...总有法子避开,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徒劳。”
也许自打离开北疆那日起,自家孙女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
皇宫,会宁殿。
一路舟车劳顿,纯妃的脸上难免有一丝倦色。方才众人送周太后回寿康宫,周太后仔细打量着她的神色,开口让她先回去安置。
花厅内,紫檀木软榻上铺着厚厚的垫子,纯妃拉着孟姝的手,两人终于可以挨在一处说话。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