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明京师左安门十八里的南海子,一座简易的毡帐当中,十来个包衣点燃了篝火,架起了锅开始煮起了高粱米。
高粱的口感别说与稻米相比了,就是与粟和黍相比,都差了十万八千里,吃进嘴里不仅硬,而且有明显的渣滓感和涩味。
最近几年,天气明显与之前不一样,旱涝频发,偶尔还会爆发蝗灾,北方大地的土地越来越贫瘠,已经不适合麦稻的种植,只能转而种高粱这种救荒米,难不难吃已经无所谓了,最主要的是能够活命。
这也是女真人自入关以来,所虏获的最多的粮食品种之一,多到底层的女真人和包衣们一日三餐几乎都是这玩意。
还穿着甲胄的贾天寿在篝火旁一屁股坐了下去,在牛二的帮助下,脱掉足底蹬的靴子,这是他抬旗后的身份标志之一,比起其他包衣或赤足,或穿着里面垫着乌拉草的蒲鞋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在脱下靴子后贾天寿还将缠在足上的裹脚布一圈一圈地给绕了下来,将脚放在篝火旁靠着,丝毫不顾上方不远的饭锅。
被火烤的足下暖洋洋的,贾天寿舒服的发出了一声呻吟,很快,屋内就弥散出了一股子酸臭味儿。
但没有人敢指责他,甚至脸上也丝毫没有表情,他是附近两顶包衣们住着的帐篷的头儿。
而且据说,由于贾天寿这次入关以后的表现不错,他的主子阿克善已经向巴克什库尔缠保举他做庄子的二庄头,那这些包衣在以后日常也要受贾天寿的管束了。
牛二为了讨好他,甚至开始为他松肩捏腿。
闭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贾天寿开口对着牛二问道:“牛二,方才你去看了没有,主子他们还没回来?”
面对贾天寿的发问,之前产生过背叛行为,近来颇不受贾天寿待见的牛二赶忙回道:“方才奴才去看了,主子的帐篷还是空的,马也不在,应该是还没回来。”
说着牛二又皱了皱眉头,表现出一副十足关心的模样:“这天都黑了,主子还是莫要出什么事才好。”
他的话音刚落,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一脚,贾天寿怒声道:“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狗嘴,再瞎说话,老子拔了你的舌头去。”
贾天寿这一脚说轻,说重也不重,牛二明白这是贾天寿在伺机报复,于是赶忙抬起手扇着自己的脸说道:“奴才说错了话,自己掌嘴,自己掌嘴。”
“出去看着,主子回来第一时间告诉我。”
贾天寿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
今日一早贾天寿跟着皇太极所领的大军出发,去攻打袁崇焕所在的左安门,而阿克善则受了叶臣的调,领着一支五十人的马甲往通州的方向哨探。
贾天寿对于自己的主子阿克善有着迷一样的信心,他不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的主子会发生什么意外。
倒是今天他随着大部去打左安门的效果不太好,左安门下的辽军营寨十分紧密,大汗皇太极意欲效仿德胜门的策略,左右夹击,然而左翼军刚到外罗城的南面,立即就遭到了城上城下的大炮轰击。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