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夜,京师东郊的旷野上一片晦暗,嚎啕的北风当中,数百人护卫着十数辆牛马大车碾过黑夜,这队人没有打火把,而是借着头顶上蛾眉月的微弱光亮彳亍行进。
韩林抬头打量了一下,没有发现一丝灯火。
在鞑子的肆虐席卷之下,京师东郊的百姓或死或逃或被掳,数十里的地方,了无人烟,形同鬼域。
既然接了袁崇焕的帅令,韩林也不敢怠慢,回到东便门后就开始做了准备,一边吩咐车营将偏厢车拆卸,并安排人将他带回来的三十多门炮安置妥当。
估计侯世禄也没想到,自己被袁崇焕扣下的那些炮,兜兜转转竟然落到了韩林的手里。
而另一方面,韩林也着手开始制定计划,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虽然众人都反对,但韩林还是力排众议亲率兵马前往,东便门这里的指挥调度大权则交给了操守金士麟。
此番去是为了袭营,马蹄声容易引起旁人的警觉,于是韩林只能在车营之外又遴选了几近四百的步卒,和他一同前往。
而在具体的计划上,则在何可纲的蓝本上做了微调,同样的为了防止鞑子事先窥探,他们选择昼伏夜行,先向东进,随后再向南取道十八里店,最后至凉水河右岸架炮,隔着河炮击奴营。
韩林已经在舆图上算过了,这个位置刚好能打到南海子,也能够通过凉水河来作为掩护,建奴就算发现,也难以很快大规模渡河,这给他们的撤退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章程以后,韩林率众于二十五日亥时从东便门出发,现在已经走了大概两个多时辰了。
观察了一阵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韩林对着身旁的一个人问道:“任兄,我们这是走到哪了?”
除却给了韩林三十多门从侯世禄那里打秋风来的大小火炮,袁崇焕还指派了一个京师本地人作为向导,此人年三十许,名为任守忠。
“回韩将军的话,咱们现在到了大郊亭了。”
任守忠指了指远处低声回道。
借着月光韩林看见不远处一片波光粼粼,应该是一个小湖,而湖旁则矗立着一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个大亭子。
“离东便门大概有多远?”
“大概七里的路。”任守忠不愧是熟悉地形的,面对韩林的问询脱口而出。
“才走了七里路?”
身旁的范继忠出声道。
虽然沉重的骡马大车拖累了行军的速度,但两个时辰七里路还是太慢了一些。
范继忠转头对着韩林道:“大人,前面并没有传来警讯,咱们要不要加快一些行军的速度?”
“就照这个速度往前走。”
韩林否决了范继忠的提议:“虽然建奴移师南海子,但此处还留了哨马,袁都堂既然没有给咱们定下时间,咱们也不急这一会半会的功夫,还是小心为上。”
几个人正说着,一直专注于前面的李柱突然出声道:“等等,前面亮了灯笼!”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