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会在小范围内开始繁殖,随着种群壮大,慢慢扩散到四周。这也是蝗虫起灾至今,才开始侵害临县之故。
刘毓崧脸色凝重,捏起死去的蝗虫反复看着,虫腹已经下瘪,想来是已经完成产卵,几日后就会死去。
在山谷口时,也见过虫卵,被蝗虫埋于土下三寸,密密麻麻的遍布田梗之下。
“前任县令做过何种应对之法?”
县丞忙回道:“试过让人翻开田地,曝晒于日光之下,田地内的虫卵能除掉大半。可在田地之外,还有山林草地,这些地方的虫卵却无法清除。”
只要一年内除不尽,次年又会开始大量繁殖,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刘毓崧拧着眉,想到田梗上的灰石粉,急切问道:“我瞧百姓田地中洒了灰石粉,如果灰石粉足多,是否能遏制一二,过去是否有人试过?”
“试过,上任县令也曾命人大量洒下灰石粉,可惜收效甚微。”县尉道:“田地中虫卵能清除掉,其他地方不能翻开土地,便难以毒杀。”
说一道一万道,蝗虫之所以难除,在于繁衍太快,埋于地下的虫卵难除。
如果能趁着秋冬蝗虫卵冬眠之期,想办法清除大半,来年至少能缓解蝗灾危害。
再利用细网遮蔽,黍苗便能保全下来,秋收就不用担心饥荒,百姓也不必流离逃生。
随后逐年清除,不消三年,安风县的蝗虫灾便能清除彻底。
刘毓崧放下手中的蝗虫,决定明日再去一趟老农家,找找有没有更多毒杀虫卵之法……
……
次日,天色阴沉,光照被厚厚的浓云遮蔽。
昨日张贴了赈济公告,县里一早就忙起来,住在城中的百姓开始排队取粮。
县尉依籍簿,让衙役带粮下乡,按每一户人口,给每一人分配好定量的米粮。
刘毓崧带着随从出门,顺着昨日的路,到了山谷内的小乡村。
小村子的人都在谷口灭蝗,老农还像昨日那般,拿着竹杆保护细网。
蝗虫群比昨日更多,在上方盘旋片刻,很快便落入地上。随后又有一大群飞起一人之高,复又落地,如此反复不休。
刘毓崧刚下田埂,老农便放下竹竿,笑着迎上前作揖,“前日小老儿不知郞官是县令,言语多有冒犯,还望刘县令莫与小老儿计较。”
刘毓崧苦笑,摇了摇手道:“是我冒昧,找老丈人讨问蝗虫由来。今日再来,是想寻老丈人问问那灰石粉……”
“灰石粉?”老农有些愕然,想到昨日刘县令也曾问过,却并未详说。
“请刘县令随小老儿来。”
老农将竹竿交给了对面的老伴,带着二人回了谷中。老农到家却并未推门,而是绕过大门,走向院子左边。
左边平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灰白石头,中间放着一个大石臼,四周洒落了灰石粉末。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