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日“铁马”、“光箭”的高强度刺激后,清瞳觉得是时候给这对精力过于旺盛的舅甥,尤其是那位眼睛位满脑子只有冲锋陷阵的少年将军,来点“温柔”的关怀了。
这一日,她没有选择开阔的上林苑或庄严的宣室殿,而是将“课堂”设在了温室殿一间更为温暖、私密的偏殿内。殿内熏着安神的香料,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气氛宁静而祥和。
刘彻显然对这种安静的环境有些不适应,他坐在铺着软垫的席子上,显得有些躁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清瞳,今日不练兵,不观舆图,来此作甚?莫非又有何新奇玩物?”
霍去病倒是坐得笔直,但眼神中也透露着一丝疑惑,显然不明白为何要把时间花在这种“无所事事”的地方。卫青则一如既往地沉稳,静坐一旁,等待清瞳开口。
瞳清了清嗓子,像一位准备充分的健康顾问,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陛下,小霍将军,卫大将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啊不,是征战的本钱。连番征战,夙兴夜寐,纵是铁打的身子也需保养。今日,咱们就来上一堂‘皇家医学健康管理’课。”
【秦始皇嬴政:养生?莫非是炼丹服饵之术?】
【武则天:刘家弟弟那脸色,是该好好调理了。清瞳此举,甚合吾心。】
【唐太宗李世民:孙思邈真人曾言,“上医医未病之病”。若能防患于未然,确是善政。】
【朱元璋:咱觉得吃饱睡足就是最好的养生!搞那么复杂作甚!】
“养生?”刘彻闻言,眉头微蹙,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寡人精力充沛,何需刻意养生?那些方士所言服食金丹、导引之术,多是虚妄。”他对求仙问道已失去耐心,连带对“养生”这个词也颇有偏见。
霍去病更是直接:“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须效仿妇人,拘泥于细枝末节?”语气中充满了少年人的豪气与对“琐事”的不耐。
清瞳早就料到他们会是这种反应,也不着急,微微一笑,祭出了她的第一件“教具”——一张绘制在特制绢帛上的、高度简化的彩色人体解剖图。
当这张清晰地描绘出人体主要骨骼、肌肉、以及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大致位置和形态的图纸展开时,温室殿内再次陷入了寂静。
刘彻、卫青、霍去病,甚至包括侍立在旁的宫廷太医令,全都瞪大了眼睛。这个时代,虽有《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但如此直观、具象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对他们而言,冲击力不亚于昨日那幅世界地图。
“陛下请看,”清瞳拿起一根准备好的细棍,充当教鞭,指向心脏的位置,“此乃‘心’,如同人身之君王,主血脉,泵血以滋养全身。若君王惫懒,或通道(血管)淤塞,则四肢百骸皆受影响。”
她又指向肺部:“此乃‘肺’,主呼吸,吐故纳新。若烟雾尘埃过多,或染了‘病气’(细菌病毒),则此处首当其冲。”
接着是肝脏、肾脏、胃部……清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结合一些中医理论(避免太过超前的概念),解释着各个器官的大致功能和相互关联,以及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绪郁结可能带来的危害。
“比如陛下您,”清瞳看向刘彻,“时常熬夜批阅奏章,思虑过甚。这便如同让‘心君’和‘脾臣’(主运化,思虑伤脾)长期超负荷劳作,初期或只是精神不济,长此以往,则隐患暗生。”
刘彻看着那张解剖图,又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和腹部,脸上的不以为然渐渐被一种凝重所取代。他虽追求长生,但对这具实实在在的肉身内部结构,却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了解。清瞳的话,虽然新奇,却莫名地有说服力。
霍去病也盯着那张图,尤其是肌肉和骨骼的部分,若有所思。他常年征战,受伤是家常便饭,此刻看到这些结构,对自己身上那些旧伤的位置和可能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嬴政:人体内部,竟是如此构造?!莫非那些方士所言经脉穴位,便分布于此间?】
【曹操:头风……头风之苦,莫非与此图所示之‘脑’或‘血管’相关?】
【胤禛(雍正):熬夜批阅奏折,确是大忌!朕深有体会!@刘彻,听劝!】
【李时珍:此图虽简,然形貌大致不差,有利于医者明了病灶所在,善!】
见初步镇住了场子,清瞳开始了第二项演示。她让人抬进来一头准备好的活猪(已麻醉)。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戴上手套,拿出消毒酒精、缝合针线等物。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