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秉义用三个“错”,否定了朱大明自鸣得意的回答,心情沉重的说:
“朱局长,你还记得我刚到军管会,坚持君子不党吗?
朱大明点头答道:
“俺当然记得。你当时抱残守缺,阶级阵线不分。不愿得罪特务,想当老好人。”
肖秉义又问:
“那你清楚我从什么时候改变的吗?”
朱大明想了想,摇摇头:
“没在意,反正感觉你慢慢变了。哎,不会是俺将你跟柳主任关一起,她做了你思想工作开始的吧?嗯,俺记得你说过,你的大计划,是受她启发的。”
肖秉义摇头说:
“朱局长,我曾经报告过。军管会第一次抓捕特务,是我从两个不认识的小兄弟给了我情报。我没注意,被日谍樊正,偷看了我的笔记本。他第二天便指派特务,将他俩杀害了。当时我还关禁闭哎。”
朱大明想了一会,点点头说:
“俺想起来了,是不是放了柳慧,没放你那一次?”
肖秉义点点头,沉默一会,哽咽着说:
“我的患难之交邱小秋,为了支持我抓特务。特地从南京带了八个小兄弟赶到横楠镇,为我侦查,提供情报。最后又补充了两个小兄弟,他俩刚到,便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情报。因我的疏忽,次日便被害了。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任国粗猜道:
“我猜你当时得到噩耗,应该是惊愕、自责、后悔、内疚。”
肖秉义微微点头:
“还有羞愧,我就是这样的心情,心里极为震撼。当时就下决心,要为牺牲的小兄弟报仇。我之转变,是小兄弟用牺牲生命唤醒的,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转变了。”
他仿佛自言自语:
“俗话说,结草衔环。吃水不忘开井人。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党从未忘记,那些对革命有贡献的同志。朱局长、任代镇长,请不要认为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我已经充分理解,依靠群众,依靠人民,这是我们将肃特工作进行到底的原则问题。军管会应该对所有对肃特工作有帮助,有贡献的同志加以安抚、奖励。”
朱大明深深地吸一口气,问道:
“肖秉义,你说的对,俺们党从来没有忘记为革命牺牲的同志。对你小兄弟的牺牲,俺们也很难过,节哀顺便吧。”
肖秉义激动道:
“朱局长。你一句‘节哀顺变’就没了?我曾请求,将两个牺牲的小兄弟报烈士,到今天没人问哎。”
他哽咽一会,接着说:
“横楠镇被特务武装围攻,是我的小兄弟送出第三封信。他为这事,差点坐牢。军管会连一句表扬都没,让我情何以堪?我今晚回来,我的小兄弟,病倒在中桥下。我见到他,无地自容,潸然泪下。”
任国粗看他动了感情,对朱大明说:
“老朱,他是怪我们,没有奖罚分明。”
肖秉义听他这样说,否决道:
“不能怪谁,只能怪我。我现在心里好难过,为我到今天,对那些保卫横楠镇有功的小兄弟,无以回报,感到羞耻啊!”
他期盼的看向朱大明:
“你也知道,我在刘局办公室,为报牺牲的小兄弟报烈士,提过一次。答复是以后再说。我担心,这样拖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找证明人,越来越难了。很可能报不成了。所以,请朱局长和任代镇长,帮帮我。”
朱大明被他一番牢骚震动了,问道:
“肖秉义,我知道你很难过。但发牢骚有用吗?你究竟想怎么解决?给俺说道说道,趁任代镇长在,俺俩马上研究上报,怎么样?”
小管同情的说:
“我还不知道肖警官有这么重的心理包袱。大明,这件事不是帮他,是坚持正义。”
肖秉义感激的看看小管:
“嫂子,谢谢你深明大义。朱局长,我请求,以镇军管会名义,向市局上报为保卫横楠镇牺牲的小兄弟为烈士。今后如建烈士墓,将他们遗体移进去。剩下几个小兄弟想当兵,如有可能,让他们参加工作。眼下在我家的小兄弟,能不能帮他先解决工作?”
朱大明皱起了眉头,看向肖秉义:
“你是说送信的小兄弟吧?他多大啦?”
肖秉义默了一下,替他多报了年龄。他估计朱大明不会计较,但必须应付旁人调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