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第624章 烟雨江南,忠顺传家(二) 秘籍无言,薪火相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4章 烟雨江南,忠顺传家(二) 秘籍无言,薪火相传(1 / 2)

船舱内,灯火通明。与船头的肃杀气氛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沈清玄的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正围坐在一张大案前,借着明亮的油灯,认真研读着几册泛黄的线装书。这些并非什么经史子集,而是沈家代代相传的商业秘籍。上面记载着沈家经营的诀窍、各地商路的变迁、重要客户的资料,甚至还有一些应对危机、化解冲突的案例和心得。

长子沈知言,年方十八,已显露出行事沉稳、心思缜密的特质,颇有乃父之风。他正仔细翻阅着一本《漕运考略》,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在一旁的纸上做着笔记。次子沈知礼,十六岁,性格相对跳脱,对丝绸、茶叶等新兴的奢侈品贸易更感兴趣,此刻正捧着一本《西域杂记》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一两声惊叹。幼子沈知信,只有十岁,年纪尚小,却也懂事地坐在哥哥们身边,拿着一本图文并茂的《货殖列传》连环画,一字一句地小声念着。两个侄子,沈知仁和沈知义,是沈清玄早逝的弟弟留下的孩子,沈清玄视若己出,悉心培养。

看到沈清玄进来,孩子们纷纷起身行礼:“父亲(叔父)。”

沈清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都在看什么?可有什么心得?”

沈知言放下书,恭敬地回答:“回父亲,孩儿正在看《漕运考略》,结合近来的时局,深感漕运之艰难。如今战乱四起,河道不畅,粮价飞涨,这漕运生意怕是……”

沈清玄点点头,赞许道:“知言看得透彻。乱世之中,物流首当其冲。漕运这条线,我们经营了几代人,但如今,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收缩规模,将重心转向陆运和短途水运,尤其是要确保与苏杭等地的联系不被切断。”

沈知礼也兴奋地插话道:“父亲,孩儿看这《西域杂记》,上面说西域的地毯、香料在江南颇为紧俏。只是路途遥远,风险太大。但若能打通这条商路,利润定然丰厚!”

沈清玄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问道:“风险何在?”

沈知礼略一思索,道:“路途遥远,盗匪横行;再者,如今西域也不安宁,怕是……”

“你只看到了利润,却忽略了风险的可控性。”沈清玄语重心长地说,“经商如同行船,要知水性,识风浪。风平浪静时,可扬帆远航;风浪骤起时,首要的是保全自身,而非追逐远方的海市蜃楼。西域商路,待时局平稳后,可徐图之,现在,不是时候。”

沈知礼脸上微微一红,低下头去,却也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

沈清玄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最后落在了那几本泛黄的秘籍上。他拿起其中一本,轻轻摩挲着粗糙的封面,仿佛在触摸着沈家百年的历史。

“你们可知,我们沈家为何能在这秦淮河畔立足百年,历经风雨而不倒?”沈清玄缓缓开口。

孩子们都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这个问题,父亲和族中长辈们虽偶有提及,却从未如此郑重地与他们探讨过。

“是因为我们有这些秘籍?”沈知信小声问道。

沈清玄摇了摇头:“秘籍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书,记载的是过去的经验,但未来的路,还要靠你们自己去走。”

“是因为我们沈家有钱?”沈知义猜测道。

沈清玄又摇了摇头:“钱财如流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秦淮河上,富甲一方而后家道中落的,难道还少吗?”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而坚定:“是因为‘忠顺’二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