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余哭著要上前收殮亡兄尸首,
“朝廷有令,李义宗抗旨杀人,罪大恶极,处斩后悬首长安南城门示眾。”
不许收殮。
刑部官员,
收走了李义宗的首级,扔入油锅煎炸,这样就不容易很快腐烂。
装入一个小笼子里,送到长安南大门,
悬在城墙上,
进出长安的官绅士民,都能看到这颗首级,而在这首级下方,还张贴了大大的榜文,公布著他抗旨杀人的罪状。
就连他的无头尸,也被大卸八块,分悬於长安诸门之上。
李义余最后只捧回了兄长的一袭血衣,和一缕头髮。
他刚回到家,
官府的人就来了。
他们来抄家的,把李义宗的妻妾带去掖庭宫,宅院田產奴隶牛马全都没公。
面对这些公事公办的官差,
还有身后跟著的武候士兵们,
义安王府没有一个敢阻拦。
李孝常缩在书房不肯露面,他让次子李义立去应付这些官差,“大郎没有分家另过,一直是同居共產,没有私產。”
李义立把父亲的话转告。
“我们可是奉旨查抄,”那位緋袍官员却一点也没客气,並不给义安王府面子。
“义安王有七子,那就把义安王府的財產收走七之一。”
那官员直接奉旨帮李义宗分家產。
“请郡王府配合。”
李义立气的去跟父亲稟报,
缩在书房不肯露面的李孝常听完,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
“李二杀我大儿,还要夺我家业,这是一点不念往日旧情和功勋啊。”
“好个无情无义的李老二!”
愤怒,
可怒过之后,
李孝常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义余回来把李逸的话转告给他了。
朝堂上有人要把义宗的案子往谋反引,
真要是定了谋反,那举族都难逃一劫。
“让他们抄去。”
“父亲,阿兄家的儿女们怎么办,还那么小”
李孝常铁青著脸,“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郎这支倾覆了,护不了了。”
“能不能找无逸帮忙,最起码也要保住侄儿侄女们。”
“李逸要是肯帮忙,早就出手了,指望不了他。”
李义余道:“我再去求下无逸,他不能出面保阿兄,但保下这几个孩童总能,陛下向来宠信他,这点面子总会给的。”
李孝常咬著牙,
“去吧,”
总不能眼看著那些小孙儿孙女也遭此劫难。
“看看能不能把大郎的妻妾们也保下来。”
想了想,李孝常又交待了一句,“你见到无逸的时候跟他说,我义安王府不仅会如实把王府七之一的钱帛財產都上缴,
而且愿意全力配合朝廷清量田地,入冬前,所有名下田地,都会按亩纳两升粟上缴义仓粮,
並且我愿意捐出一万亩良田给朝廷,
並且献出一万石粮食。”
李义立大惊,“父亲,咱们把义仓粮纳了就行,何必还要捐出一万亩田和一万石粮!”
“钱財不过身外物,先保住家族再说吧。”李孝常不甘的道。
李义立道:“还不如拿出五千亩田送给无逸,请他帮忙,也好过给朝廷。”
“无逸缺田吗他前段时间一下子出手了几千顷地,我们都买了他几百顷地,你现在再送给他”
“那就送给肯帮忙的,我就不信朝中重臣们,都瞧不起五千亩地。”
李孝常听儿子这么一说,倒是眼前一亮。
“找长孙无忌,他喜欢田。”
“可长孙无忌现在无职在身啊。”
李孝常冷笑两声,“长孙无忌再无职事在身,他也是皇后的亲弟弟,更是陛下的心腹,仍能时常出入宫禁,还能经常出入皇帝寢宫臥室呢。”
当天,
李孝常便安排了二儿子李义立去找长孙无忌,愿意赠良田五千亩,希望能够把孙儿孙女保下来。
又让六儿子李义余去找李逸,
也愿意赠田五千亩,希望看著一家人份上,让他保下那些可怜的侄儿侄女们。
虽然一事求二主,有些不太合適。
但现在李孝常也顾不得那些了。
这不仅是要保孙儿孙女,更是要保自己。
李义立匆匆赶往齐国公府,
登门拜访。
送上烫金名刺,求见齐国公。
门房对这位李二郎点了下头,拿著名刺进府了。
李义立在门厅等候了许久,
齐国公府的门房管事才回来,说齐国公不在府里。
李义立想留下来等,可那管事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摆在脸上,他忍了又忍,只好说有要事求见。
“实在抱歉,公爷不在府中,小公爷若有事,不如留个帖子,等公爷回来了,我定转交。”
李义立也只好如此。
等他一离开,管事便拿著帖子进去了。
“走了”
“嗯,说有要事,留了这帖子。”
长孙无忌接过,打开看了。
他捋著下巴上的长须,
五千亩地,义安王李孝常倒还真是大方。
长孙无忌倒是想要这五千亩地,只是这次李义宗作死,把这事情闹的这么大,
现在脑袋掛长安南门,其余尸身大卸八块悬在其它各城门呢。
皇帝这是杀鸡儆猴,
正好借这李义宗杀量田县吏一事,来震慑反对新政的人。
长孙无忌合上帖子,扔到一边,
皇帝妹夫这次看来是动真格了,他还是暂时不去趟这浑水了。
这个风头上,他这个严重超限占田的国舅,也犯不著顶风作案增加这五千亩地。
这李逸也是真狠啊,自家兄弟都能见死不救。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