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第575章 谁说低成本就是 B级片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5章 谁说低成本就是 B级片的(2 / 2)

一身嘻哈风格的运动服,举止随意,甚至翘着二郎腿与菲利普的女秘书扯淡,临走时还顺手牵羊拿走了桌上的一件古董彩蛋……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真实与不羁,反而引起了菲利普的兴趣。

项目初期,李琦就让黄建鑫在这部电影的叙事上,大量采用“碎片化蒙太奇“手法。

即将菲利普的贵族生活与德瑞斯的街头文化通过快速剪辑形成强烈反差。

比如,德瑞斯用嘻哈音乐改造菲利普书房的场景仅用22分半钟完成,却通过12个镜头切换展现了两人价值观的碰撞。

这种紧凑的叙事策略使119分钟的体量容纳了超过42个关键情节节点。

影片平均镜头3.1秒,显着低于好莱坞的平均4.5秒的水平。

但在菲利普与德瑞斯在滑翔伞上的这个最为令人称道的经典段落,却反其道而行耗时8分钟。

其中前5分钟没有任何的台词,仅通过风声、呼吸声和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这种“留白式“处理让观众在静默中感受角色内心的释放,证明了那句:时长的有效性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情感浓度。

技巧的意义就在于给情感服务。

哪怕李琦看过无数次,依然觉得内心受到触动。

眼圈泛红…

“哗哗哗——!”

“这就结束了?我怎么感觉,刚刚坐下。”

“哇,太棒了!意犹未尽!意犹未尽,时间太短了…”

“不会吧,这电影竟然有119分钟?不好搞错了吧?”

119分钟的观影结束,放映厅内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欣赏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总能让人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充实的满足感,觉得这段时光没有被虚度。

这种由高质量的视觉与听觉共同营造的沉浸式体验,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情感共鸣,其层次远高于单纯的感官刺激。

李琦也随着观众一同起身,由衷地鼓掌。

银幕上正在滚动的字幕以及周遭观众们的议论的声音。

印证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双重视角”叙事——时而以菲利普受限的轮椅视角观察世界,时而切换到德瑞斯充满生命力的第一人称视角,再配以恰到好处的钢琴配乐,成功地在119分钟内让观众完全代入角色的境遇与情感。

这种强大的沉浸感在前世已经得到过验证,其典型特征就是观众普遍反映“感觉电影时间比实际短”、“每一分钟都不可或缺”。

“啧,艺术水准和商业元素的平衡,又拔高了一截……”李琦满意地点点头,低声自语。

他戴上口罩,随着散场的人流,悄然离开了影院。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住在酒店的黄建鑫就早早地爬了起来,几乎是一夜未眠。

他将手机充满电,音量调到最大,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然后就像一尊雕塑般,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部沉默的手机,等待着那个决定性的电话。

九点三十分整,手机屏幕骤然亮起,铃声刚刚响了一声,黄建鑫就以近乎抢答的速度按下了接听键,将听筒紧紧贴在耳边。

“喂,我是黄建鑫…”

电话那头传来李琦的声音:“老黄,香江地区首日票房数据出来了,730万港币。北美地区首日票房初步统计,980万美元……”

“咕嘟……”

黄建鑫“咕嘟”咽了一口唾沫,猛地跳了起来,50岁的他犹如小伙子,开心激动的不行,这一刻,他似乎触摸到了李琦曾有过的心路历程。

尼玛…老子在好莱坞也有代表作了。

代表作这种东西,没有拥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但只要他获得过,就会食髓知味,总也想念他。

那种感觉,不仅仅是名气,如果名气够大,甚至可以吃一辈子。

比如陈恺歌。

比如老谋子。

“李总?李总?”等他反应过来,再来接电话的时候,才发现李琦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把电话给撂了。

不由又是一阵尴尬。

香江媒体。

“一个白人,一个黑人,凭什么秒杀香江电影?”

“文艺片竟然再次霸榜第一!”

“据爆料,《触不可及》投资不过一千万,首日即收回成本…”

《触不可及》的上映,引来暑期档最大的舆论风波。

如果说《香江行》的成功,是因为投资大,视觉效果有冲击,但现在一部这样的电影,竟然也能拉起这么多的票房。

这就让人不可思议了。

香江从没出国这种电影,以至于大家都很感兴趣。

纷纷拿过来研究。

尤其是英皇、永盛、王经这些公司,王经等导演和制片人连续几天跑到电影院看《触不可及》,分析这部电影为啥这么能打。

向化樯问王经,“到底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复制?”

王经已经连续看了七遍,他抹了抹自己有些肥胖的脸,“复制不了,这种“低成本+高概念”的电影,压根就不是咱们的脑回路能拍出来的…”

向化樯黑着脸问:“李琦那天来谈的时候,怎么说来着?”

“谁说低成本就是B级片的…”王经说到一半,脸涨的通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