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琦起身都准备走了,结果听到孔阳的这句话,猛地停了下来,“你刚刚说的那个人名字叫什么?”
“杨雨!”
“学医的?”
“学医的,好像是药学......还是华西的,这么好的专业,怎么不务正业,想搞漫画?要是让我女朋友看见,多心寒。”
孔阳还在说着,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画稿给夺走了。
“你这个怎么没有给我看?”
孔阳愣了一下之后,才说道:“主要是画的不怎么样,但故事讲的不错,你说要招几个会讲故事的人,所以......你看他画的,简直就是一坨嘛!”
孔阳还在自顾自地说着,突然发现李琦已经一步上前,几乎是从他手中将那一叠画稿中属于“杨雨”的几张抽走了。
“这份……你刚才怎么没有一起拿给我看?”
孔阳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琦会对这份他并不看好的画稿产生兴趣,连忙解释:“啊?这个……主要是觉得他这画工,实在是不怎么样,有点……嗯,粗糙。但不得不说,故事构思倒是挺别出心裁的,脑洞很大。您不是说要招几个会讲故事的人吗?所以我就把他归到‘有潜力’但需要打磨的那一类了……您看这线条,这构图,简直就是……”他斟酌了一下用词,还是没忍住,“一坨嘛!”
李琦没有理会孔阳的评价,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画稿上。
只一眼,他就愣住了
这尼玛……不就是后来那部震惊整个国产动画界的《打,打个大西瓜》的雏形吗?!
不过,李琦快速翻动了几下,发现手稿只有寥寥数张,显然这只是开了个头。
这时候,一个平头小青年走了进来,眼神有些青涩和闪躲,“您好。”
孔阳对着对方说道:“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李琦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简直不要太兴奋,直接打断孔阳,“算了,不用自我介绍了,我问你,这画稿应该还有很长吧?”
“对,其实我漫画技术一般,之前一直在用Maya软件画动画。”
杨雨一脸的紧张,此时的他还不叫饺子。
这个名字要到4年之后,才声名鹊起。
“做了多少了?能让我看看吗?”
“呃......刚开始做。”杨雨一脸的尴尬。
杨雨今年刚开始创作这个短片,条件有限,每一秒的画面渲染可能都需要超过30个小时,所以真没做出来多少。
“没事儿,不着急,那啥......听说你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里?”
孔阳再次看向和颜悦色的李琦。
心里嘀咕。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李琦吗?
啥时候琦哥儿这么好说话的?
杨雨愣愣地看着李琦,然后又指向自己,“我?被你们录取了?”
“对!”
“你们发电脑不?”
“发,你想要什么样的配置,列一个清单,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都满足。”
“咕嘟!”杨雨喉结滚动,一时半会儿还是有些不相信,再次确认,“两万块钱的电脑也给我买?”
“买!”
要知道,他之前只有一个二手电脑,就这,还是从他妈妈那里借了钱才买到的,结果对方直接说给自己两万块钱买电脑。
“您还要我做什么?”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没有其他的要求,你可以先把你这个《打,打个大西瓜》给做完,之后,有一部动漫,咱们商量一下。”
“就这?”
“就这......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璀璨娱乐]动漫部门的主管了。”
“……”杨雨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巨大的信息冲击带来的茫然状态。
他从“璀璨娱乐”气派的大楼里走出来,一直走到公交站台,整个人还是懵的,感觉脚步都是飘的。他站在熙熙攘攘的站台上,看着眼前车流和周遭的声音。
突然猛地抬起手,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
“啪~”
旁边几个同样在等车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纷纷侧目,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几步,用怪异和警惕的眼神看着他。
这尼玛从哪里到了的一个精神病?
“疼!是真的火辣辣的疼!”杨雨摸了摸瞬间发烫的脸颊,清晰地感受到了痛感,这才终于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刚才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巨大的喜悦和责任感瞬间淹没了他。随后,他猛地意识到一个至关重要、关乎未来根本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转身,撒腿就往“璀璨娱乐”大厦的方向狂奔回去。
李琦此时刚回到办公室没多久,正准备处理积压的文件,看到去而复返、气喘吁吁的杨雨,不由诧异道:“怎么了?是反悔了,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有什么条件,咱们都可以再坐下来谈。”
杨雨撑着膝盖,大口喘着气,急切地问道:“李总,我……我想问清楚,如果……如果我加入公司做项目,比如这个短片,还有以后的动画电影,最终的版权……是归属公司,还是可以归属作者个人?”
李琦看着他,露出了欣赏的笑容,这是个关键且专业的问题。
“版权自然归属公司。原因很简单,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尤其是大型项目,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编剧、分镜、原画、模型、绑定、动画、特效、渲染、后期、宣发等一整个团队的紧密协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版权必须由公司持有,便于统一管理和开发。”
“那会给作者一定比例的分红吗?”
“那肯定会有,依照你的能力,给予分红。”李琦想了想,直接拉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正好,趁这个机会,我把公司对动漫事业部的一些初步构想和激励机制跟你详细讲讲。”
李琦大致勾勒了蓝图:目前规划是漫画团队二十人左右,动画团队也是二十人左右。再加上必要的行政、编辑、发行等支持人员,整个事业部初期规模大概在七八十号人。
关于创作模式和版权分红,李琦明确了几个原则:
公司主导项目:
如果是由李琦或公司层面提出核心创意、主导编剧,画家和导演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进来,那么项目版权自然归属公司。但创造者导演演、主美、核心编剧等会享有明确的项目盈利分红。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