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第537章 高人竟是我自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7章 高人竟是我自己(1 / 2)

前世,蓝色对绿色的得票数是6,471,970:6,442,452

只差三万余张。

而如今,因为这群老兵们的意外加入,局面陡然逆转——蓝色反而领先六万多票。

这个结果,不仅绿色那边完全摸不着头脑,连蓝色自己人也一片茫然。

整个指挥室里先是静得可怕,继而响起一片交头接耳的嗡嗡声,电话铃声、传真机接收讯号的嘀嗒声混杂在一起,衬得人心更加惶惑不安。

有人反复核对着数字,有人盯着电视屏幕上跳动的票数统计图,仿佛仍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

“什么情况?”

一名穿着深色西装的中年干部忍不住站起身,朝统计组那边张望,“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票是从哪儿多出来的?”另一人凑到电脑前,眉头紧锁。

此时有人匆匆跑进来,喘着气说:“我……我之前不是去联系了老兵吗?本来只想拉点票,没想到他们一下子发动了十几万人……”

蓝色这边的负责人老连原本紧绷的脸上顿时喜形于色,他一把抓住来人的肩膀:“还有这种好事?!你仔细说,怎么回事?”

一旁那位报社主编却面露难色,低声补充:“那个……还有一件事。我答应他们,如果我们胜选,就为返乡探亲的老兵补贴一半机票钱。”

“我……”

整个指挥室顿时陷入一片沉默。几个原本已经露出笑容的人瞬间收敛了表情,互相交换着眼神。经费问题一向敏感,尤其是在这种刚刚险胜的关头。

“不是,这事你之前怎么没和大家商量?”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性率先发难,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明显的责备。

“我提过的啊,”主编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委屈,“我们还曾在报纸上报道过他们的事迹。大概三个月前,第二版整版。”

上一次老兵能够获得善待,背后也有蓝营媒体的声援。

那是一系列关于老兵生活状况的调查报道,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当时绿色方面出于对抗蓝色的需要,也对老兵问题表示关注。

他们两家就是这样——

八十年代,绿色为争取支持而声援老兵,以此对抗蓝色;二十年过去,蓝色反而调转枪头,寻求老兵的支持。

就是这么讽刺,昨日的敌人可能成为今日的盟友,而原则往往让位于现实的需要。

历史也总是如此。

弱势的一方,总会向外寻找盟友。

总之,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便支持。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岛内的基本运作逻辑。

“你是提过,可你没说他们能量这么大啊!”那位女干部不依不饶,“十几万人?这可不是小数目!”

老宋站出来打圆场:“事已至此,责怪他也无济于事。最关键的是我们赢了,既然赢了,之后从预算里挤出一点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作为团队中的领导,他的话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可老兵人数……”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面露忧色,“这不是个小数目啊。”

“现在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

老宋摆摆手,语气沉稳,“我听说现在还健在的老兵不到五万人,除去一些身体不好、无法乘机的,最多也就三万人。按一张往返机票两万新岛币算,一半就是一万元,三万人也就是三千万新岛内币,总共也就几千万的事。”

“才几千万啊!”老连一听,顿时松了口气,“确实不算什么大钱。”

他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拍了拍主编的肩膀,“好了好了,这事办得不错!虽然有点意外,但结果是好的!”

很快,他们沉浸在胜选的狂欢之中。

有人开香槟庆祝,有人已经开始打电话安排晚上的庆功宴。

与“老兵补贴”这类小事相比,蓝色赢得选举,才是真正的大事。

政界就是这样,只要大局已定,细节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

消息传回内地,连统战部也大为震动。

值班室内,电话响个不停。几位负责人聚在显示屏前,看着从岛内传回来的实时票数统计,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

“什么情况?李琦牵头联络的老兵,居然发挥了这样的奇效?”

“蓝色居然赢了?”

“好家伙…这小子真可以啊!”

一位中年干部激动地拍了下桌子,随即拿起专用电话:“喂?是老林吗?我老徐啊,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更多的电话被拨出,消息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迅速传开。这一夜,京都许多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很晚。各方都在议论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分析着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机遇。一些早就准备好的预案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新的指示也在逐步形成。

……

岛内。

老高骑着那辆老旧自行车回到律师事务所,一边翻着当天报纸,一边看电视新闻。听到开票结果的那一刻,他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眼眶瞬间湿润。二话不说蹬上车就往眷村赶,连西装外套都忘了拿。

刚进村口,就看见外面早已人声鼎沸。

老兵们都走出来了,聚在一起,情绪激动。这些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人,此刻却像孩子一样兴奋。有人拄着拐杖,有人坐在轮椅上,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老高,成了!”

“真的成了!”

“我知道。”高冰函望着大家欢欣鼓舞的样子,忍不住抬手抹了抹眼角,“能回家了……”他的声音哽咽了。作为眷村第二代,他从小听着这些老兵讲述大陆的故事长大,深知“回家”两个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他们这些人,从未把岛内当作故土。

这些随军来岛内的老兵,大多在大陆还有亲人,记忆中仍是长江黄河、故乡的炊烟。

而岛内的人也从未视他们为同乡,只称他们是“外省人”。

这种隔阂几十年如一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机会到通婚选择,从语言习惯到饮食文化。

直到这一代人逐渐老去、凋零,岛内的本土意识才悄然兴起,各式本土腔调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一次,老兵们让所有人见识了什么叫作“血性”。

这些平日被忽视的老人,用手中的选票发出了惊人的声音。

“可以回去了!”

“终于能回家了……”

“嘭嘭嘭——”

有老兵点燃了一挂长鞭炮,不知是被烟呛的,还是情绪使然,这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都闪着泪光。许多人抱在一起,拍着彼此的背,仿佛想要确认这不是梦境。有人拿出珍藏多年的老家照片,指着上面的人说:“这次真的能见到了......”

……

岛内风云涌动,而李琦这边却是一脸懵。

“啊?我不知道啊……”

他是真的不知情。之前只是请岛内的江德旺尽力联络老兵,需要钱他出钱,需要人他出人,但具体操作他完全没有干预。他原本的预期是能拉个几千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这些老兵年事已高,而且分散在全岛各地。

没想到,竟引发如此巨大的“变局”。

一举改写了岛内的选举历史。

“我简直了……”

李琦抓了抓头发,仍觉得难以置信。他在酒店的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回想着整个事情的经过。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甚至打乱了他原本的一些计划。但无论如何,结果是有利的。

“李琦?李琦你在听吗?”

“李琦?”

电话那头的林和泰连叫了两三声,他才回过神来:“哦,我在听。”

“通知你一下:老兵返乡探亲的另一半差旅费,统战部已经表态,不用你们「璀璨娱乐」承担。”

“不是,这点钱我还是出得起的。”李琦下意识地回答。他确实已经做好了这笔预算,甚至让财务部门准备了相应的资金。

“这不是商量,是正式通知。”林和泰的语气温和但坚定。

李琦转念一想,也是——这么具有统战价值的事情,统战部自然不会让他个人独占这份人情。而且由官方出面,也能更好地掌控后续的进程。“那行吧。”他最终接受了这个安排。

“另外,今年国庆,上面希望你也推出一部主旋律电影。”

“我……”

李琦刚想开口,却被林和泰笑呵呵地打断:

“这可是上头点名要你参与的。其中的意义,你应该明白。”林和泰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这不是普通的电影项目,而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待。

“好,我知道了。”李琦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责任。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考验。他需要拿出一部既符合主旋律要求,又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

……

拍一部主旋律?

李琦坐在酒店的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我和我的祖国》肯定不合适,它讲的是祖国七十年的变迁,时代背景还远未到达那个时候,再过十年还差不多。

那拍《建国大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摇了摇头。题材太过宏大,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太多,不是现阶段能够驾驭的。而且拍摄这样的影片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多,审批流程也会非常复杂。

正想着,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李琦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陌生号码,他本来想挂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