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第534章 岛内被掀翻天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4章 岛内被掀翻天了?(1 / 2)

MrLi,您刚才提到,您已经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了奈飞超过10%的股权,这个消息确实吗?”

里德·哈斯廷斯的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审慎,这在2004年的硅谷并不常见。

这时候,科技泡沫破裂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资本市场对线上租赁与流媒体这类新兴商业模式普遍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像奈飞这样正被传统巨头百事达压得喘不过气的公司。

李琦沉稳地点了点头,神色不见丝毫波澜。

这段时间,他确实通过精心架构在香江的离岸投资主体,利用多个账户分散建仓,悄无声息地吸纳着奈飞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流通的股票。

整个过程谨慎而迅速,,避开了大多数市场观察者的耳目。

根据米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条例,一旦任何个人或实体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具有表决权的股份的10%或以上,即触发披露义务。

收购方必须在20个交易日内向目标公司及SEC提交收购表格,详细披露其收购意图、资金来源以及后续计划——是单纯财务投资,还是意在控股或实施并购。

而此刻,李琦不仅越过了这条红线,还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奈飞位于加州洛斯加托斯的总部办公室里。

窗外是硅谷典型的蔚蓝天空和低矮的建筑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焦虑与渴望的气息——那是每一个创业公司在生死存亡之秋所特有的氛围。

里德·哈斯廷斯忍不住再次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华夏年轻人。

最初接到收购邀约时,他几乎将其视为一个无稽之谈,甚至可能是某种恶作剧。

毕竟奈飞股价持续低迷,业务增长乏力,面对百事达的强势竞争,公司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除非是彻底失去理智的赌徒,否则谁会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大举收购这样一家公司的股票?

然而,现实是,对方不仅买了,而且已经买入了超过10%的股份。

在资本市场,行动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能投入如此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进行股票收购,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信号:

对方的意图绝非说说而已,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入主奈飞,乃至彻底改变这家公司的命运。

“MrLi,”里德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平静一些,“我能冒昧地问一句,您究竟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如此大规模地收购奈飞吗?您应该很清楚,我们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百事达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主动权,我们的线上业务拓展举步维艰。”

李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那是一种超越了眼前困境的笃定。

“相比起百事达眼下如日中天的气势,我更看重你们团队所展现出的决心和远见。而且,我听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消息。”

他稍作停顿,观察着里德的表情变化,“百事达内部负责网络业务的那位高管,私下里也买入了你们奈飞的股票。”

“哦?”

这下,里德·哈斯廷斯的脸上真正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这个信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李琦不是无的放矢。

按照他前世所知的商业史轨迹,就在不久之后的两年内。

百事达这家传统巨头将会犯下一个被后世商学院引为经典反面教材的致命错误:在线上租赁业务初具规模之际,却因内部战略摇摆和短视,主动扼杀了这块代表未来趋势的业务。

其间,公司临阵换帅,新任管理层认为网络业务投入大、回报慢,坚决主张回归线下实体租赁的老路。

随后,百事达开始大幅削减网络部门的预算和资源,导致许多之前向用户承诺的服务无法兑现,用户体验一落千丈,怨声载道。

最终,那位对网络业务抱有坚定信念的负责人心灰意冷,愤而离职。而就在他离职后不到半年,百事达便正式关停了整个线上租赁服务。

数百万失望的用户纷纷转投奈飞的怀抱,成为了奈飞崛起的最重要助推力之一。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位离职的百事达网络业务负责人,在离开公司的第一时间,便利用自己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理解,趁着奈飞股价处于历史最低位、时,大量买入其股票。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百事达自废武功,奈飞必将成为线上影视租赁领域无可争议的龙头。

而历史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二十年后,奈飞的股价一度突破1208美元,你算算有多少倍?

可以说,只要奈飞能够咬牙挺过眼前这段最艰难的时期,它的未来必将是一片星辰大海。

不仅如此,李琦还清楚地知道,就在2004年年底,一个名为YouTube的网站即将成立,从而正式拉开全球在线视频时代的大幕,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娱乐方式革命。

到了那时,早已布局线上业务、并伺机转型流媒体点播的奈飞,必将迎来一飞冲天的历史性机遇。

现在,李琦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到来之前,将奈飞的控股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合作愉快!”

里德·哈斯廷斯伸出手,与李琦紧紧一握,正式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尽管李琦对奈飞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充满信心的宏伟蓝图,但里德内心深处的忧虑并未完全散去。面对现实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的市场前景,他最终决定将个人持有的全部奈飞股份——共计14.8%,也就是643,259股。

以总价7500万美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李琦。

至此,加上此前从二级市场收购的份额,李琦对奈飞的总持股比例一举超过了25%,不仅成为了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能够主导公司战略方向的控股股东。

对李琦而言,成功收购奈飞,相当于在他横跨中美、布局未来的宏大商业棋局中,又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这颗棋子的威力,在当下或许还不显山露水,但只需再过几年,随着全球互联网带宽的飞速提升和流媒体技术的成熟,将会让整个米国市场、乃至全世界的用户都体验到什么叫作“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的颠覆性服务与增长奇迹。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香江。

电影《功夫》依旧在各大影院如火如荼地上映着,不断刷新着票房纪录,成为街头巷议的文化现象。

所有观众和评论家都清楚地知道,导演周星池除了拥有将功夫与喜剧融会贯通的非凡才华之外,还拥有一项点石成金的独特能力。

他总能发掘并塑造出令人过目难忘的“星女郎”,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女演员一夜之间红遍亚洲。

在前世的时间线里,《功夫》中那位纯净如水、令人惊艳的“星女郎”,是来自上海的女孩黄晟衣。

她从内地和香港的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个万千瞩目的机会,并凭借此片一举成名。

但这一世,由于她的命运轨迹早已与李琦产生交集,并卷入了一场不小的法律纠纷,就连香港娱乐圈也多有耳闻。

周星池在得知其相关风评后,直言“此女人品存疑,不可用”。

从而将她排除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纵观周星池历年来挑选出的多位“星女郎”,其审美标准其实高度一致且极其执着,总结起来便是三点:

清纯、清纯、还是特么的清纯。

而这一次,最终出现在大银幕上、征服了无数观众的“星女郎”,则来自李琦旗下的「璀璨娱乐」。

刘怡菲。

观众们对她饰演的哑女角色印象极其深刻,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的部分喜剧元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