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时机已到,可以收获!”
花落,朱棣转身,双眸扫过祭台下的文武百官,威严道:
“接下来,朕和徐皇后,会带这三位皇子获取祥瑞,你们也好好看看,大明的祥瑞到底是何物!”
祭台下的文武百官,注意到了陛下口中频繁出现的祥瑞二字。
总感觉有些熟悉。
旋即,台下众人似有明悟。
两个月前,陛下不是给了陈羽一个考验。
献祥瑞!
但是说一句实话,祥瑞这种东西,哪里是想献就能献的。
可是眼前的一副场景,又不得不让众人迟疑。
难不成,祭台上的那名戴面具之人,是陈羽!
今日搞出来如此大的动静,就是为了陈羽献上祥瑞?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个想法在祭台下的文武百官脑海中刚一浮现,就被否决。
毕竟,祭台上的那名戴面具之人,不仅献上了祥瑞,还在这种场合,受到了皇帝、皇后、诸位皇子的一拜。
陈羽哪怕是朝中的正二品大员,也不可能有如此待遇。
既然不是陈羽,那这一位戴面具的人……到底是谁呢?
在众人疑惑当中,朱棣率先走下祭台。
徐皇后与三位皇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紧随其后,一同步入台侧的田地。
朱高煦盯着地里蔓延的土豆藤,眉头不自觉地拧起。
他不耐烦地俯身,大手抓住一丛茎叶猛地向上一扯,连带着湿土拔出一串沉甸甸的东西。
竟是数颗圆滚滚的土豆。
这一幕让还未动作的朱棣、徐皇后等人瞳孔骤缩,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朱高煦手中那串土豆足有六个,个个看着都有一斤重。
一株便能结出六斤多?
在场众人心里纷纷惊诧不已。
他们下意识估算,这一亩地少说也有八百到一千株苗,若每株都如此高产,总产量将是何等惊人?
不仅皇室成员,周围的文武百官也都算出了大概,现场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住手!”
朱棣突然一声怒喝,
“不许生拉硬拽,给朕小心挖!”
这声中气十足的呵斥,把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朱高煦吓得一哆嗦,连忙躬身应道:
“儿臣知错,这就照做。”
有了朱棣的吩咐,一行人小心翼翼拿个工具刨开泥土。
随着一颗颗土豆被完整挖出,围观大臣的脸色愈发凝重,对亩产的猜测也接连攀升:
三石?
四石?
难道能到五石?
皇室亲自动手本是表率,自然不可能真的挖完一亩地。
待他们示范完毕,众大臣便依次进场。
虽动作生疏,但架不住人多,几个时辰后,这片田地的土豆便被尽数挖出。
当最终亩产统计结果报上来时,全场死寂。
竟是三十六石!
朱棣听到这个数字,双眼瞬间亮了起来,攥紧的拳头泄露了他难以抑制的激动。
而陈羽则显得很淡定。
后世优质土豆的亩产是惊人的八千到一万斤,而现在这个时代的土豆亩产接近四千斤。
虽然只有一半,但够用了!
但来自陈羽的淡定,也只是他一人罢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