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把报名的人分成好几组,不用都挤在大学里比,还能借恩科的比赛场地用用。等各组在各自区域比完,每个区域挑出五个书法最好的。”
“当然了,‘五个’不是死数,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是有水平差不多的,哪怕多过五个人,也一起选上来。”
“这么一来,所有参赛者就能在同一天同时比赛,时间自然就能控制在一天里了。”
“而且这部分时间压缩下来后,第一次选拔出来的作品,还能摆到大学门口让老百姓投票评。”
“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把比赛排名的权力交给大伙儿。”
陈羽说着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步,又补充道:
“还有,分组、分场地这些环节,必须保证全是随机分配的,不能有半点偏向。”
李志刚把陈羽的提议在心里过了一遍,最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有些犯嘀咕:
把这种赛事的排名权交给普通老百姓,而不是找专业人士来评,这事儿以前可从来没听过。
要知道,老百姓里头,不少人别说懂书法了,可能连字都认不全。
不过他心里虽有顾虑,还是选择听陈羽的。
他却不知道,有时候评书法好坏,门外汉反而看得更明白。
毕竟书法和文章不一样,评文章得识字、懂文采,不识字的人根本插不上嘴;
可书法有字形、有章法,看着顺不顺眼、有没有劲儿,一眼就能有个大概判断。
就像看人长得好不好看、帅不帅一样。
总不能因为谁文化低、不识字,就分不清美丑了吧?
翌日。
大学书法比赛场地。
今日,因为特殊原因,所有大学学子放假一天。
所以如今大学场地的人头攒动,全部都是前来参加比赛的。
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次前来参加比赛,并不全部都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
这些官员前来参赛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排名当中的奖赏,而是看中了书法协会的前景。
他们收到了信息,不仅如今风靡整个大明的陈状元会前来参赛,而且还有户部尚书李志刚、工部尚书宋礼,同样也会前来参加。
李志刚和宋礼在书法上的造诣,这在朝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平日里,这种正二品级别的官员,对于这些七八品,哪怕是三四品,都是想要巴结都没有门路的存在。
若是通过了书法大赛,加入了书法协会,那么以后就有了一个相互相交的纽带。
如此,仕途不说畅通无阻,也算有了一个机会。
此时陈羽除了是此次大赛的比赛人员,同样也是此次大赛的主持人。
现在陈羽正跟着朱棣、夏原吉在办公室内,商量着待会比赛的剪彩问题。
陈羽在办公室内嘱咐着:
“老朱,待会听指令,外边的主考官叫你的时候,你再出去。”
“记住,上台的这个过程,一定不要急躁,要慢,慢的话,才能够突出你的气场。再者,在你上台的这个过程,台下的掌声一定少不了,你走的慢一点,也能够享受来自台下山呼海啸一般的掌声。”
“这个就是大场合,面对观众时候的一个细节,台下的掌声,和人们的热情画等号。台下的掌声越热烈,这就证明台下的人们,对于书法比赛越期待。”
“老朱啊,这一次创办书法协会,是为了接下来的百家协会诞生打基础,所以,一定要重视。”
“对了,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要把控节奏,就是等到台下掌声最热烈的时候,也就是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再走到舞台中央。记住啊,这是一个演讲的秘诀,这样的话,才能干的正常的剪彩,做到最好。”
“老朱,你这一副为难的模样是什么意思?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总不可能连这个小小的节奏感都掌控不好吧?!”
“实在不行,让老夏上也是一样,怎么说也是一个正二品大员,同样声望很高。”
“啊,一定要你这个皇帝上,那行吧,记住我给你强调的,千万不要忘记了。”
夏原吉看着陈羽对着朱棣一直碎碎念,直接看懵逼了。
能够这样对待陛下,除了徐皇后,恐怕也只剩下陈兄弟了吧……
陈羽顿了顿,缓了一会,继续说道:
“还有啊,演讲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一份牛逼哄哄的演讲词,好的演讲词不仅能够点燃全场的气氛,同样也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陈羽说完,递给了老朱一份演讲稿。
朱棣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陈羽,他实在没有想到,陈兄弟也有碎碎念的一天。
这碎碎念的程度,听的他想打人出气。
他自然知晓,这书法大赛和书法协会,都是为了日后的百家复苏做铺垫。
所以,面对书法比赛的剪彩,他当仁不让的就主动请缨。
毕竟,他要通过这一次皇帝亲自来书法比赛剪彩,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在永乐月刊上报名参加的比赛、组织,他永乐帝默许。
各位放心大胆的参加即可。
他要告诉他们,永乐月刊的背后,有皇权撑腰。
结果来了之后,朱棣有些后悔了。
他实在没有想到,陈兄弟也有碎碎念的一面。
随着门外传来钟声,这预示着大明永乐一朝的第一届书法大赛,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环节,自然就是轮到整个大明,地位最尊敬的人上台演讲。
当礼部的主持人喊到永乐帝上台进行开幕式致辞的时候,演讲台下顿时全部懵逼了。
什么情况?
坐在高堂之上的九五之尊永乐帝,要来到这里,为这一场书法大赛致辞?
我耳朵到底有没有听错,永乐月刊上面的书法比赛,竟然惊动了皇帝。
顿时,众人全部鸦雀无声,脑子都在加载永乐帝前来致辞的震惊当中。
朱棣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这一次的演讲致辞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可是听着外面鸦雀无声,朱棣反而有些不自信了。
刚刚外面还挺热闹,结果一说自己要出去演讲,外面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按照陈兄弟的说法,外面的掌声,和人们都热情相关,难不成,外面的人不欢迎自己?
好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