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上文房四宝的空档,朱棣扫视一圈,继续说道:
“朕承认,陈状元连赋三首佳作出,字句珠玑、意境开阔,这份才华确实足以震撼朝野,你们接下来作的诗不及他,朕可以不怪,毕竟天才难寻。”
“可朕万万没想到,我大明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有胆量站出来,哪怕只是应和一首?”
朱棣心中对陈家兄弟的才干早有定论,深知满朝文武之中,能出其右者寥寥无几。
可这份认可,却丝毫冲淡不了他对众臣眼下态度的不满。
在他看来,这些人似乎少了些破釜沉舟的锐气。
要知道,朱棣向来信奉一套行事准则:即便清楚对手强大到难以抗衡,也总得放手搏上一搏。
毕竟,若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便只能彻底沦为败者,连一丝翻盘的可能都没有;
可只要敢迈出那一步,哪怕希望渺茫,也总能为自己挣得一线生机。
就像当年建文皇帝厉行削藩,诸王或俯首认命,或惶惶不安。
唯有他,凭着区区八百甲士,便敢直面朝廷五十万大军,毅然扛起反抗的大旗,成为藩王中最先挺身而出的孤勇者。
思绪未落,殿外的宫女已捧着御用的文房四宝轻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笔墨纸砚在朱棣面前的案几上摆放整齐。
此时的大殿内静得落针可闻,文武百官皆屏息凝神。
以往议事从无皇帝当庭调用文房四宝的环节,众人心中满是好奇,猜不透陛下接下来要做什么。
只见朱棣缓缓抬手,握住案上的毛笔,略一凝神,便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毫泼墨。
笔锋流转间,字迹如龙蛇飞舞,尽显豪迈之气。
不多时,一幅大字便已写就。他放下毛笔,伸手取过案头的御印,蘸足印泥,朝着纸页落款处重重一盖。
紧接着,朱棣抬了抬下巴。
示意身旁的宫女将这幅刚完成的大字捧起,缓缓竖在大殿中央,展示给殿内所有文武百官观看。
“永乐诗仙!”
朱棣看着自己写的四个笔力遒劲,气势雄浑的大字,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记得之前对陈兄弟承诺过,要将永乐诗仙的名号送给对方。
当时陈兄弟以为是一句玩笑话。
如今趁此机会,正好告诉陈兄弟,自己当初可没有吹牛。
“陛下,虽然陈状元诗才上佳,可若是封一个永乐诗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就在朱棣满心欢喜的欣赏自己墨宝的时候,大殿下一道不合时宜的质疑声出现,他眉头一皱,当即反驳道:
“不合适?行,朕准许你发表意见,也准许你质疑。”
“这样吧,你也出来作诗,与陈状元鄙视鄙视,若你能胜过陈状元,朕就将这个永乐诗仙的头衔给你!”
朱棣刚刚本就对文官无一人敢应战心生不悦,如今那名提出质疑的文官,算是撞到了枪口上。
你行你上!
不行的话,就将嘴闭上!
那名官员被怼的直接语塞,陛下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就要收回刚刚的话了。
他默默的低下头去,不再发言。
朱棣淡淡的问道:
“还有哪位爱卿感觉不合适?”
由于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所以众官员一个个的都沉默了。
陈羽心中汗颜。
有没有搞错,敬酒没什么用也就算了,还来?
给一个永乐诗仙的称谓,除了有些拉仇恨,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
老朱,你还不如给我升官呢。
陈羽拱手道:
“陛下,臣才学疏浅,不敢妄自尊大,始终记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常理。这‘永乐诗仙’的称号分量太重,臣担不起!”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并没有什么谦虚的意思。
哪成想,朱棣还没有说话,他的李老哥倒是站出来对着永乐帝行了一礼后,说道:
“,取得会元、状元双头衔,一举拿下魁星称谓,这足以证明,你的才是冠绝天下,只不过没有诗文展示的机会,如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出言便是三首佳作,且无人敢出言比试,这足以让你稳坐永乐诗仙的称呼,毕竟今晚宴会上,聚集的文官,算是天下间最有学问的一批人了。”
“陈主事此言差矣,永乐第一届恩科当中,你一举夺得会元、状元两项头名,拿下魁星称号,这份成就早已证明你的才学冠绝天下,只不过此前少有机会展露诗文功底罢了。”
“如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一开口便吟出三首佳作,且在场众人无一人敢站出来与你比试。”
“要知道,今晚宴会上汇聚的文官,本就是天下间最富学识的一批人。仅凭这两点,‘永乐诗仙’的称呼,你自然是当之无愧。”
工部尚书宋礼附和道:
“我赞同李尚书的言论,陈主事获得永乐诗仙头衔实至名归,何来受不起一说。”
“我也同意。”
“同意。”
……
陈羽看着在李志刚出言之后,与自己有所交情的人纷纷出言附和,随着引起了更多的官员附和。
到了这种地步,他若推辞,那才是真正的拉仇恨啊!
尼玛!
这个头衔,我压根不想要啊!
陈羽内心疯狂吐槽,可是表面上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既然诸位大人执意如此,下官再推辞便是不识抬举了,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但说到底,这份殊荣下官还是感觉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陈羽认为,这样的称谓若是放在后世,一定会被键盘侠喷到自闭。
毕竟自己的年龄摆在这里,天下人可不一定认可自己的诗文造诣。
太特么招黑了!
但他之所以听从,那是因为满朝文武执意劝的,所以若是天下人不服,想要喷我。
那就去连同满朝文武一块喷吧。
看你们死不死!
陈羽拥有这样的想法,完全就是在前世见过太多的网络舆论,而且古代虽然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可是舆论的力量依旧不弱,就像前段时间老朱为他在天下读书人当中造势。
传播速度之快、之广,超出了陈羽的想象。
想到这,陈羽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浮现出了一个极好的主意。
对啊!
现在哪怕是永乐帝实施的舆论,说到底也是个人,那么为什么不能以朝廷的名义,创建一个控制天下舆论的机构。
像是互联网肯定不可能,但可以采用最原始的手段,比如报纸。
永乐日报!
陈羽认为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好了,永乐日报创建出来之后,以后还可以在上面宣传工业革命的先进思想。
但现在的主要目的,还是先将晚宴进行完。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