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李志刚同意后,继续说道:
“还有一件事,关于大学里面的职位安排,你要多费心,请先生在大学当中教书,一定要保证真才实学。”
“若是可以的话,可以将山东士族中的大儒请来一些,若是没有他们加入大学老师的队伍,这大学在学术份量上,总会显得有些不足!”
“除了山东士族外,还要按照陈羽在奉天殿上所提议的那样。大学里面名单老师,不应该只局限于儒家,还要涉及到各门各类!”
“所以,除了儒家之外,你还要多费力,请一些其他思想的先生、与朝中部门中善于讲学的官员进入大学。”
“对于这些加入大学,充当老师的先生,朝廷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特权与好处,这些你可以拟定一个章程交给朕。”
李志刚听后连连点头,
“陛下放心,臣在礼部担任了这么久的礼部尚书,想要请来一些有名的大儒,还有一些其他思想门派的先生,外加朝中各部门的些许官员来大学当中教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李志刚的表态,朱棣满意的嗯了一声,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事情就是这样,你下去抓紧办吧。”
……
不得不说,李志刚的办事效率还是相当的高。
朱棣在常会结束之后,交代给李志刚的任务,他在中午吃饭之前,就已经办的七七八八。
午饭过后,京师中的各个告示栏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新张贴的皇榜。
内容当然是围绕今日朱棣吩咐开设大学一事。
这还不算完,李志刚特意跟京师中的衙门配合,让他们派出了大量衙役等公职人员。在京师各个街道,进行敲锣打鼓的通知,张贴皇榜一事。
务必将消息通知到位。
同时也安排了驿站的官差,让他们沿路的各个驿站,进行通知,使得那些已经行驶在路上的学子。
知道消息之后,赶回京师,进入大学。
这样的大力宣传效果,效果立竿见影的快。
十几分钟的时间,各个告示栏张贴皇榜的地方,乌泱泱的挤满了学子。
虽然恩科已经要结束好几天,此届恩科入榜的学子都已经入仕两日。
但古代的交通可不比后世,这些学子,可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一些偏远地方,路途遥远。
好不容易来一趟,哪怕没有考取功名,大部分也会在恩科结束之后,简单逛一逛京师之地,然后感慨一番壮志难酬,随后才会动身归乡。
后世由于发达的交通,导致当天完成了公务员考试,当天下午就可以坐着高铁,回家。
此次因靖难之役的原因,一下子涌入了近乎万人的考生。
即便到了现在,也还有许多人滞留在京师。准备最近两日开始着手动身,归乡。当然也有一部分已经在归乡的路上,只不过占据少数罢了。
因此,
当京师之中滞留的学子,一听是关于恩科的后续情况,顿时一个个的当即挤在了张贴皇榜的跟前。
想要看看看是什么情况。
而且聚集的人群大多都是知识分子,有文化,会识字,自然不存在什么阅读障碍。
只不过,人群实在太多了。
乌泱泱的一片,导致挤在后面的人,压根就看不到皇榜到底写了啥。
一时间,秩序有些混乱。
直到敲锣打鼓的公差完成巡视几圈之后,抽身挤到皇榜跟前开始为维持秩序,这才让现场嘈杂、拥挤的场景有所缓和。
公差好似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这种场景好似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开始为大家朗读今日皇榜上张贴的内容。
“请大家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此次张贴皇榜上面的内容,保证大家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要拥挤……”
这一幕,几乎发生在京师告示栏的各个地方。
在公差扯着嗓子吼了一声后,现场嘈杂、拥挤的氛围得到了控制,人群慢慢安静下来。
“皇榜上面是关于对此次朝廷举办恩科的后续事宜通报,因不久前的靖难之役,导致朝廷科举耽误,使得今年参加恩科的学子数量巨大。”
“针对这样的情况,朝廷对此已经增设了贡士人数,但事后感觉,仍旧存在不足!”
“朝廷也在其中发现,有很大一批学子,在某一科目成绩优异,却因其他科目评的一个差,从而导致无缘贡士,因此朝廷针对这种情况,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直到昨日,从八品的内阁主事陈羽,联名正二品礼部尚书李志刚,一同上奏请求建设大学学府,以此来为这些偏科却有着真才实学的考生一个机会!”
公差读到这里的时候,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又开始变得嘈杂起来。
“从八品内阁主事陈羽,这是哪位?之前没有听过,但感觉这个人的名字挺耳熟的。”
“你当然耳熟,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陈羽是与我们一同参加此届恩科的会元第一、殿试第一的状元郎!”
“我想起来了,这可是大明的第一位魁星,当初他金榜题名,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师之中巡游时,我可是从老远见过此人。”
“我一个朋友,在朝中有些人脉,了解一些内幕消息,据说今日的常会,陈羽好像以从八品的身份,参加了!”
众人开始交头接耳有关陈羽的话题。
陈羽是与他们同届的考生,一同参加考试,结果恩科结束之后,他们要准备返乡,而人家陈羽却已经能够出现在皇榜之上!
这样的巨大落差对比,实在是引人感慨万千。
公差好像挺懂得控场,对于嘈杂的氛围,此次并没有出言制止,而是等着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才继续读下去。
“皇榜上面还说了,根据陈羽和李志刚联名上奏的开设大学一事,经过今日常会商议,予以批准。朝廷将新建一个学府,并对天下学子,提供了两条进入大学进修的渠道。”
“第一条: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并自行承担大学进修期间如住宿、吃穿等一切费用,名额占据大学招生的一成;”
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纷纷面露疑惑、不解。
缴纳一定的学费才能入学……
单是这一点,就让在场的学子目光黯淡下来。
毕竟对于以朝廷为背景的学府,其中的学费开支,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这不是他们所能够承受的。
此时,众人还没有将第一条招生,跟商贾联系到一起。毕竟商贾去以朝廷为背景的学府读书,这种事情闻所未闻。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