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国战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半点都不能大意。
因此不是计划拿出来,经过几个时辰的讨论,就可以最终定型的。
而是在再次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之上,将每一处的细节,落到实处,然后再进行数次的推演。
对于一些作战细节,这些大臣一讨论,时间一晃就到了大半夜。
最终还是朱高炽率先扛不住,因困意,差点跌了一跤,众人这才惊觉时间。
一时间,都有了些许困意。
这才暂时将讨论暂且搁置。
这一场讨论,大致的基调已经定下,大致的想法分为两两派。
一派以丘福为首,表示这个跳岛计划可行,建议就按照这个计划将鞑靼一举歼灭。
另一派,则是以朱高炽与夏原吉为首,因为跳岛计划太过于冒险,中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二人坚持认为还是应该稳扎稳打才是上上策。
这里倒不是说,文武不和,所以双方唱对台戏;
而是说武将作战,大多只考虑前线作战。
而文臣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朝廷稳定等等方面,尤其是朱高炽觉得这个计划好是好,就是太过于冒险;
毕竟第二支奇兵孤军深处,若是需要完成斩首计划,怎么说也需要一两万左右的精兵。
若一不小心没能成功,必将全军覆没,那对于大明的损失,无异于巨大到不可接受!
朱高炽认为这个与鞑靼决战的时间,可以适当的往后拉。
毕竟大明刚刚经历过靖难,不适合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决战。
再者,
大明如今在永乐帝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
不说三年五载,最起码但凡延长一年半载,那时候以大明如今的发展速度,国力积累,再派遣更多的士卒去执行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高很多。
丘福以鞑靼受灾情况为由,主张机不可失;朱高炽则以国家发展速度为由,主张等待战机!
双方各执一词,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大明着想,都没有私心。
只不过想法不一样而已。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拿主意了。
朱棣感觉双方说的都很有道理,一时间有些拿不准。
于是,命令散会,过几天再议!
……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棣一直找军中的许多将领,去询问对于跳岛斩首的想法。
最终,朱棣终于有了决断。
来年四月开春,采用跳岛斩首,对鞑靼发起灭国之战!
…………
御书房。
朱棣坐在龙椅上,对着工部尚书说道:
“工部有着朝廷最信任的工匠,朕已经将复合弓的图纸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够加快复合弓的建造速度,争取在两个月之内,先造出一万把复合弓。”
“这只是朕交给你的两个月任务,并不是说这么点就可以了,而是多多益善,尽你们的最大努力。”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