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平平淡淡的过了几天。
一大早起来,因昨晚下过一阵雨,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微风习习,空气凉爽,吃完了早饭,一家人拿的拿麻袋,带的带镰刀的往后山去。
村里面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家陆陆续续的把水稻都给收完了,快一些的人家都已经在肥田,为下一季做准备了。
她去赶海的时候,就有看见村西好几家都已经把紫云英、苕子这些给种下去了。
要知道,这两种绿肥作物可是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来年的农作物种植打下良好基础的。
农家肥多的人家就没有种这些,而是种了不少的冬菜,冬天,蔬菜的需求市场还是挺大的,现在虽然有大棚的普及了。
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吃露天的蔬菜,这种阳光充足,比大棚里面的好吃很多,也是他们这里冬天的收入来源之一。
毕竟冬天冷,不好下海去捕鱼,每天的事情就是去侍弄这些冬菜。
洛惊蛰准备把水稻收了后就种上紫云英和油菜花。
旁边田坎宽阔的地方再种上槐花树,等花开的时候就可以去把后山的蜂蜜迁一部分过来了。
剩余有空的地方都准备全部给种上食用玫瑰,她已经订购了花苗,大概要半个月左右才到。
主要是有些多了,因为她还买了桂花树,后山里面是有山桂花,但因为要把一部分的蜂蜜给迁回来,所以蜜源这些都要准备起来。
这也是她要种这些植物的原因。要知道现在每投资下去的一分钱,都是她以后躺平的资本。
趁着年轻,多干一些,过了三十岁,她就每天喝喝茶,遛遛弯,没事到村口唠唠嗑,跟大爷大妈他们打打牌。
紫云英蜜和槐花蜜都挺好吃的,玫瑰花蜜和桂花蜜都有美容养颜的功能,特别是桂花蜜,调理肠胃特别的厉害,还能润肺止咳。
她有在网上买过蜂蜜,也在实体店买过,甚至在蜂农家也买过,但都没有买到真的。
也是来了这里后,上一次进山,割回来的那些蜂蜜,才让她发现,自己以前买的那些蜂蜜都是真假参半的。
因为蜂农为了多割一些蜜,就会给它们喂白糖,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蜂蜜都是吃白糖撑过了的。
去的路上,看着已经泛黄的玉米杆,闻人序道:“玉米也可以收了,再不收,再来一场秋雨,它们就要倒地下发芽了,到时候玉米杆也不能砍回来喂牛了。”
因为喂有家禽,所以玉米,黄豆这些都种了不少。
空间里面更是数不胜数,但那些轮不到洛惊蛰来操心,自有紫参娃娃安排好。
她只需要在和别人交易的时候从空间里面拿出来就好。
柳姨也感慨的道:“前几天去赶海摆摊,都给忘记还有土豆红薯还没有来得及挖,前面都是挖一些回来给猪吃的,到现在也才挖了几沟,有够我们忙活的了。”
一家人都讨论着还没有来得及干的农活,除了水稻和玉米,其他的虽然都不是大面积的,但零零散散也有不少。
要知道对于一个爱土地的老农民,管家会让这一片肥沃的土地空着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把水稻和玉米种下去后,边边角角他都给利用起来了,就只差那要走的路了。
到了水田边上,一个个黄澄澄的巨型南瓜窝在地上,叶子掉得差不多的黄豆也耸立其中。
都是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收回去的农作物。
当时洛惊蛰没有想要把这些给种田坎上的,是闻人序说可以这样种,还节省土地。
况且,这些都是家畜爱吃的,到了冬天,还可以给它们换一换口胃。
洛惊蛰现在觉得,也许到时候也可以给自己换换口味。
割水稻很是费力,洛惊蛰又不会用法术,所以她的工作任务就是收这些巨型南瓜,闻人汐收黄豆。
其他人则是到水田里面去收水稻。
只见,闻人序他们几个男的的猛一顿操作,一粒粒的稻子从稻穗上飞了出来,形成一股绳,像龙卷风一样飞到了早就准备好的稻桶里。
柳姨带着妯娌俩把稻桶里面的稻子给用簸箕兜到大箩筐里面,这样方便回去好倒了晒。
看着他们那刷刷刷的速度,果然,修仙人就是不一样,一个小时不到,都已经收了小一半了。
如果不是稻草需要人工亲自捆,现在可能都已经干了一半多了。
这捆稻草,大大的耽误了他们时间。
闻人汐的速度也是很快,她所到之处,后面都会有一堆已经拔并且绑好的黄豆杆。
只有洛惊蛰一个人慢吞吞的砍着南瓜,它的炳杆太大了,根本搬不下来,只能用刀一个个的砍。
一群人里面,就她的效率最低。这时候她无比的想念洛小鲲,也不知道那家伙去哪里玩耍了。
白天不见人影,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现,今天知道他们要来收稻子,没有吃早饭就给溜了。
洛惊蛰根本就来不及留住它,如果它在,这一点南瓜,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砍了一会,感觉腰不是自己的腰了,她又站起来扭一扭。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