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第2585章 归墟迷途(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5章 归墟迷途(70)(1 / 2)

落石岭的秋总裹着股石头的凉气。霜降过后,每块山石都像浸过冷水,摸上去能让指尖发麻,可村民们却爱这时候在石屋前晒红薯干——石屋的墙面是老辈人用糯米灰浆砌的,太阳一晒就泛着暖融融的光,红薯片铺在石板上,不用半天就能晒出甜香。阿石蹲在自家石屋前,手里攥着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正往红薯片上压——防止风把薄脆的红薯干吹走,这是爷爷教他的法子,可今天他压了没一会儿,就皱起了眉,把鹅卵石贴在耳边。

“怎么了,阿石?”奶奶端着竹筛走过来,筛子里装着刚切好的红薯片,“又在跟石脉说话呢?”

阿石点点头,手指轻轻敲了敲鹅卵石——石头发出“笃笃”的闷响,不像往常那样清脆,“石脉说‘没力气’,刚才我摸墙根,感觉石头在晃,它好像撑不住石屋的地基了。”

奶奶的动作顿了顿,往石屋的墙角看了看——墙面的缝隙里还嵌着去年秋天的松针,看着没什么异样,可她蹲下来,用手背贴了贴墙面,却发现石头比往常更凉,连带着缝隙里的土都透着股潮意。“是该请玄渊阁的使者来看看了。”她叹了口气,“你爷爷病了之后,没人跟石脉敲石头说话,它怕是也孤单了。”

阿石的爷爷是落石岭的“守石人”,一辈子都在和石脉打交道——石屋漏雨了,他敲敲墙角的石头,石脉就会让石块往缝隙里挪挪,把漏洞堵上;山路塌方了,他对着山石唱段老歌谣,石脉就会让松动的石头稳住,等着村民们清理;就连晒红薯干的石板,都是爷爷找石脉选的,说这些石板晒出来的红薯干最甜。可今年入秋,爷爷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再也没力气去跟石脉沟通,石屋的地基就开始慢慢松动,连村东头的老石磨都转得慢了——石磨

阿石掏出怀里的传讯符——是去年灵脉节时阿音送他的,符纸边缘还画着小小的珊瑚纹。他学着爷爷的样子,用鹅卵石在符纸上轻轻敲了三下,石脉的淡灰色光顺着符纸爬上去,符纸瞬间亮了起来,像块小小的发光石。

三天后的清晨,鲛舟的影子出现在落石岭的山口。阿音第一个跳下来,怀里的珊瑚碎片泛着淡红色的光,碎片里的珊瑚林正轻轻晃着,像是在给石脉打招呼;阿埂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块湿土,土块里的固根草芽探出头,好奇地往山石的方向凑;阿雷举着铜丝木杆,杆上的小铁铃还挂着木脉送的绿叶,铜丝在阳光下泛着光;阿焰的铁盒里装着几块温热的暖石——是他特意从熔火谷的火塘边带的,石头还带着股暖意;阿忆抱着水晶盒,盒里的忆晶碎片映着落石岭往年的样子,爷爷正蹲在石屋前,用鹅卵石敲着墙面,石脉的淡灰色光顺着墙面爬,把松动的石块轻轻推回原位,红薯干在石板上晒得金黄,连空气里都飘着甜香。

“阿石!石脉怎么样了?”阿音跑过来,看到他手里的鹅卵石,立刻把珊瑚碎片递过去——碎片里的珊瑚林送出一道淡淡的湿意,像带着归墟的海水气息,敷在阿石冻得发红的指尖,瞬间暖了些,“石屋的地基真的松动了吗?”

阿石点点头,拉着众人往自家石屋走:“你们看墙根,昨天我往缝隙里塞了根麦秆,今天麦秆都歪了,石脉说‘抓不住石头了’,它想把石块推回去,可没力气。爷爷说,石脉喜欢听敲石头的声音,以前只要爷爷敲着墙唱歌,它就会有精神,现在爷爷病了,没人跟它说话了。”

阿忆打开水晶盒,忆晶的碎片映出半个月前的画面:几个村民在修村西头的石屋,用的不是传统的糯米灰浆,而是城里买来的袋装水泥——水泥刚抹上时,石脉的淡灰色光还试着往石块里钻,可没一会儿就被水泥挡住了,光团在水泥问题。”阿忆收起水晶盒,指尖划过碎片里的水泥层,“水泥把石脉连接石块的‘石气’挡住了,它没法通过石气调整石块的位置,时间长了,就没力气了。”

阿焰打开铁盒,把温热的暖石一块块放在石屋的墙根下:“火脉说‘要用热量帮石脉活络石气’,这些石头在火塘边烘了三天,温度刚好,贴在墙根,能慢慢把水泥里的寒气散掉,让石脉的石气能透出来。”暖石刚贴上去,墙面的温度就升了些,阿石手里的鹅卵石突然“笃”地响了一声——是石脉在回应,淡灰色的光顺着墙缝爬出来,在暖石周围转了圈,像是在感谢。

阿泽和阿雪跟着赶到,阿泽的水脉珠还带着股山泉的清冽,阿雪的冰脉护符泛着淡淡的蓝光。看到墙根的暖石,阿泽立刻蹲下来,水脉珠的银纹顺着墙面蔓延,很快画出了水泥层的范围:“我们先把墙上的水泥刮掉,再用传统的糯米灰浆重新砌缝——糯米灰浆能让石气流通,石脉也能通过灰浆调整石块。阿雪,你用冰脉在水泥层上划道缝,方便我们清理;阿槿姐姐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她会带木脉的‘固石藤’,藤条能顺着石缝爬,帮石脉一起固定石块。”

阿雪点点头,冰脉护符的蓝光落在水泥层上,一道细细的冰纹顺着墙面蔓延,水泥层瞬间裂开了道缝,没有伤到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轻轻震动着水泥层,让碎块更容易掉下来:“雷脉说‘要帮石脉震掉水泥’,它的电流能让水泥松动,还不会伤到石块。”

阿埂蹲在墙根下,把带来的湿土一点点填进清理出的石缝里,土块里的固根草芽立刻扎进土里,和石脉的淡灰色光缠在一起:“土脉说‘要帮石脉固土’,草芽的根系能把石缝里的土攥实,让石气流通得更顺,石脉也能省点力气。”

阿音抱着珊瑚碎片,蹲在爷爷的床边——爷爷刚睡醒,脸色还带着病容,却挣扎着要坐起来。“爷爷,您别起来,我们来帮石脉。”阿音把碎片递到爷爷眼前,碎片里的珊瑚林正轻轻晃着,“珊瑚林说‘要帮石脉润润石气’,归墟的海水气息能让石气不干燥,石脉会有精神的。”

爷爷看着碎片,眼里泛起了光,他抬起手,轻轻碰了碰碎片,声音有点哑:“麻烦你们了……石脉跟了我一辈子,它最听敲石头的声音,阿石,你去把我的老石锤拿来,跟石脉说说话。”

阿石立刻跑去里屋,翻出爷爷的老石锤——锤柄被磨得发亮,锤头还刻着小小的石脉符号。他握着石锤,走到石屋前,学着爷爷的样子,轻轻敲了敲墙面,“笃、笃笃、笃”——是爷爷教他的节奏,像落石岭的山谣。

石锤刚落下第三下,石屋的墙面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不是水泥松动的震动,是石脉在回应!淡灰色的光顺着石缝爬出来,在阿石的身边转了圈,然后慢慢往石屋的地基下钻,原本松动的墙根瞬间稳了些,连石板上的红薯干都不再晃了。

“石脉有反应了!”阿石高兴得眼泪都快掉下来,又接着敲了起来,节奏越来越稳,“爷爷,石脉听到了!它在回应我!”

爷爷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敲石声,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轻轻拍了拍阿音的手:“好孩子,以后石脉就交给你了……你敲得比爷爷还好。”

等阿槿带着固石藤赶到时,石屋的水泥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阿槿把藤条递给阿石,藤条的根系还带着湿润的泥土,木脉的绿色光团绕着藤条转:“木脉说‘要帮石脉固石’,藤条能顺着石缝爬,把石块缠在一起,像给石屋穿了件保护衣,石脉就不用总想着固定石块了。”

阿石立刻拿着藤条,顺着石缝往上缠,藤条刚碰到石块,就开始快速生长,绿色的藤蔓绕着墙面爬,和石脉的淡灰色光、固根草的根系缠在一起,像一张绿色的网,把石屋牢牢护住。石脉的光变得更亮了,顺着藤蔓往屋顶爬,轻轻调整着松动的瓦片,把漏洞堵上。

当天下午,村民们也都赶来帮忙——有的帮着刮水泥,有的帮着和糯米灰浆,有的帮着缠固石藤,连孩子们都拿着小石子,学着阿石的节奏敲着墙面,给石脉打气。阿焰用火脉的光加热着糯米灰浆,让灰浆更黏,石气流通得更顺;阿泽用水脉的光和着灰浆,让水分刚好,不会太干也不会太稀;阿雪用冰脉的光在灰浆表面凝了层薄冰,让灰浆干得慢些,石脉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石块。

夕阳西下时,石屋的修补终于完成了。阿石握着老石锤,最后敲了敲墙面,“笃笃笃”的声音在落石岭的山谷里回荡,石脉的淡灰色光从墙缝里爬出来,在夕阳下泛着暖光,绕着所有帮忙的人转了圈,像是在道谢。阿忆的水晶盒里,忆晶碎片映着这一幕:村民们围着石屋笑,使者们举着工具招手,石脉的光在人群中穿梭,固石藤和固根草长得茂盛,连石板上的红薯干都泛着金色的光,比往常更甜了。

爷爷的病也慢慢好了起来,第二天就能坐在石屋前晒太阳了。他看着修补好的石屋,又看了看握着石锤的阿石,笑着说:“阿石,你现在是落石岭的守石人了,要好好跟石脉相处,它是我们的朋友。”

阿石点点头,把老石锤抱在怀里,又从口袋里掏出块新的鹅卵石——是他昨天特意找石脉选的,石头上有天然的纹路,像朵小小的花。他把鹅卵石递给阿音:“阿音姐姐,这个送给你,石脉说‘要谢谢珊瑚林的帮忙’,让我把它送给你,以后你想石脉了,敲敲它,石脉就能听到。”

阿音接过鹅卵石,高兴得蹦了起来,把珊瑚碎片贴在鹅卵石上,碎片里的珊瑚林晃了晃,送出一道淡红色的光,落在鹅卵石上,石头瞬间变得更光滑了:“我会好好保管的!以后灵脉节,我要带着它来落石岭,跟石脉一起敲石头唱歌!”

接下来的几天,使者们跟着阿石一起,帮村里其他松动的石屋和石磨都修好了。阿埂帮着土脉在石磨轴上缠了新的铜丝,让石磨转得更顺;阿焰帮着火脉在石磨旁边放了块暖石,让石磨冬天也不会冻住;阿风帮着风脉把石磨周围的石屑吹走,让石磨更干净;阿雪帮着冰脉在石磨的磨盘上凝了层薄冰,让磨出来的面粉更细;阿忆帮着把爷爷和石脉的故事,都存进了忆晶碎片里,让以后的守石人都能看到。

离开落石岭的前一天,村民们办了场“固石祭”。祭典在村中的老石磨旁举行,石磨上摆着晒好的红薯干、煮好的红薯粥,还有用糯米灰浆粘在一起的石块——是村民们特意做的,象征着石脉和人类的友谊。阿石握着老石锤,站在石磨旁,敲着石磨的边缘,唱着爷爷教他的山谣:“石儿硬,石儿凉,石脉帮我们建家乡;敲敲石,唱唱歌,石脉是我们的好伙伴……”

村民们也跟着一起唱,歌声在山谷里回荡。石脉的淡灰色光从石磨里爬出来,在祭典的上空转了圈,然后慢慢往下落,落在每个人的头顶,像是在给大家祝福。阿音的珊瑚碎片、阿埂的湿土、阿雷的铜丝木杆、阿焰的暖石、阿忆的水晶盒、阿风的小风车、阿雪的冰脉护符、阿泽的水脉珠,都泛起了光,和石脉的光缠在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道淡淡的光带,光带里映着落石岭的石屋、石磨、红薯干,还有石脉和守石人的故事。

祭典结束后,阿石把大家送到山口。他手里还握着老石锤,石锤上的石脉符号在月光下泛着光:“我会经常给你们传讯的,告诉你们石脉的情况,等明年红薯干晒好了,我就给你们寄去,石脉说‘红薯干会比今年更甜’。”

“好啊!我们等着!”阿音挥了挥手,怀里的鹅卵石轻轻晃了晃,是石脉在告别;阿埂也挥了挥手,土块里的固根草芽晃了晃,和石脉的光告别;阿雷晃了晃铜丝木杆,小铁铃响了起来,雷脉的光和石脉的光碰了碰;阿焰把一块新的暖石递给阿石:“这个留给你,冬天冷,让火脉帮石脉暖身。”

鲛舟驶离落石岭时,阿石还站在山口,握着老石锤,对着鲛舟的方向敲着石头,“笃笃笃”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像在说“再见,下次见”。阿忆打开水晶盒,忆晶碎片映着山口的阿石,还有落石岭的石屋、石磨、红薯干,碎片里还混进了其他灵脉的气息——归墟的银红色光、听风原的青色光、青岚林的绿色光、熔火谷的暖橙色光、雷泽的淡紫色光、厚土原的土黄色光,像是所有灵脉都在回应石脉的告别,用自己的方式,给落石岭送去祝福。

阿泽靠在船舷上,看着远处的落石岭,月光把山石染成了银白色,石脉的淡灰色光还在山口晃着,像一盏小小的灯。“落石岭的石脉,是最踏实的朋友。”他轻声说,“它不会说太多,却用自己的力气,帮村民们建家、磨面、晒红薯干,就像厚土原的土脉一样,默默守护着日常。”

阿音抱着鹅卵石,靠在阿泽身边,把鹅卵石贴在耳边,能听到淡淡的“笃笃”声——是石脉还在敲石头,像是在跟她聊天。“我喜欢石脉。”她轻声说,“它让我知道,灵脉的守护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也可以是像敲石头一样,一下一下,慢慢的,却很安稳。”

夜风拂过鲛舟,带着落石岭的石头凉气,带着红薯干的甜香,带着石脉敲石头的“笃笃”声,在九州的夜空里回荡。甲板上,阿石送的鹅卵石泛着淡灰色的光,阿音的珊瑚碎片泛着淡红色的光,阿忆的水晶盒映着落石岭的画面,所有人都看着远处的山口,脸上满是温柔——他们知道,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听到敲石头的声音,就会想起落石岭的石脉,想起那个握着老石锤的少年,想起那个晒满红薯干、飘着甜香的秋天。

这就是九州的共生啊——不是每次都有紧急的救援,不是每次都有热闹的节日,更多的是像落石岭这样的日常:石脉帮着固住石屋,守石人帮着跟石脉说话,使者们帮着解决小小的麻烦,村民们帮着晒红薯干,所有的温暖都藏在敲石头的节奏里,藏在红薯干的甜香里,藏在灵脉和人类互相陪伴的岁月里,细水长流,安稳又踏实。

雷泽的冬天总裹着股冰碴子味。雪下了三天三夜,把整个雷泽盖得严严实实,连最粗的雷柱都裹上了一层半尺厚的冰壳,冰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摸上去能冻得人指尖发麻。阿雷蹲在村东头的老雷柱旁,手里攥着缠满铜丝的木杆,铜丝贴在冰壳上,却没像往常那样传来“滋滋”的电流声——雷脉的淡紫色光团缩在冰壳里,只露出一点点微弱的光,像被冻僵的小虫子,连带动铜丝的力气都没了。

“雷脉,你再坚持会儿!”阿雷急得把木杆往冰壳上敲了敲,铜丝发出“叮”的轻响,冰壳里的光团颤了颤,却没敢靠近,“我这就去找大家帮忙,你别睡着啊!”

村里的石屋此刻也透着股寒气。张婆婆正坐在炕边,给孙子小远裹厚厚的棉袄,小远的鼻子冻得通红,还在咳嗽:“婆婆,今天的炕怎么还是凉的呀?往年这时候,雷脉早把炕头烘得暖暖的了。”

张婆婆叹了口气,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却只跳了跳就弱了下去——雷泽的石屋炕灶都连着地下的雷脉暗线,往年冬天,雷脉会释放弱电流加热暗线,炕头不用烧柴都暖烘烘的,可今年冰壳裹住了雷柱,雷脉的电流传不过来,连灶火都烧不旺。“再等等,阿雷去玄渊阁找使者了,很快就会好的。”她摸了摸小远的头,目光落在窗外——雪还在下,老雷柱的冰壳在雪雾里若隐若现,连铜丝风铃都被冻住了,没了往日的“叮铃”声。

阿雷揣着传讯符,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渡口跑。雪没到脚踝,每走一步都要陷进去,他的棉鞋早就湿透了,冻得脚指头发麻,可他不敢停——全村人的炕都等着雷脉加热,小远还在咳嗽,要是雷脉一直被冰壳裹着,别说取暖,连开春的播种都要受影响,雷泽的土地冬天靠雷脉的电流松冻土,没了电流,土会冻得硬邦邦的,种子根本播不下去。

传讯符在怀里捂得温热,阿雷掏出符纸,用冻得发僵的手指捏着木杆,让铜丝轻轻碰了碰符纸——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上去,符纸瞬间亮了起来,像雪地里的一盏小灯。他对着符纸急声道:“阿音、阿埂,快来雷泽!雷柱被冰裹住了,雷脉没力气,村民们的炕都凉了!”

傍晚时分,鲛舟的影子终于冲破雪雾,停在雷泽的渡口。阿音第一个跳下来,怀里的珊瑚碎片泛着淡红色的光,碎片里的珊瑚林正轻轻晃着,像是在给雷脉打气;阿埂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块裹着干草的湿土,土块里的固根草芽冻得缩成一团,却还在努力往雪地里钻;阿焰的铁盒里装着几块滚烫的暖石,石头刚拿出来就冒起白气,瞬间融化了周围的积雪;阿雪的冰脉护符泛着淡淡的蓝光,她一落地,周围的雪就停了,像是被护符的气息稳住了;阿忆抱着水晶盒,盒里的忆晶碎片映着往年雷泽的冬天——老雷柱没有冰壳,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村民们围在雷柱旁烤红薯,孩子们拿着铜丝小铃在雪地里跑,炕头的暖气流从石屋里飘出来,连空气里都带着暖意。

“阿雷,雷脉怎么样了?”阿音跑过来,看到他冻得通红的脸,立刻把珊瑚碎片递过去——碎片里的珊瑚林送出一道温润的湿气,像归墟的海水拂过脸颊,瞬间缓解了冻意,“冰壳怎么这么厚?”

阿雷拉着众人往老雷柱跑:“这三天雪下得太急,冰碴子一层层裹在雷柱上,雷脉想冲破冰壳,可电流刚碰到冰就被冻住了,它现在连动都没力气了。张婆婆家的小远冻得咳嗽,全村的炕都凉的,再这样下去,土都要冻硬了!”

阿忆打开水晶盒,忆晶的碎片映出冰壳内部的画面:雷脉的光团缩在雷柱中央,周围的冰壳里嵌着细小的冰碴,像无数把小刀子,雷脉每次想靠近冰壳,都会被冰碴刺得缩回去,光团的颜色越来越淡,像是快被冻僵了。“是冰碴子的问题。”阿忆收起水晶盒,指尖划过碎片里的冰碴,“普通的冰好融,可这些冰碴混着雷泽的寒气,冻得特别硬,还带着‘冷刺’,雷脉的电流怕这个,一碰到就会被削弱。”

阿焰打开铁盒,把滚烫的暖石一块块贴在冰壳上:“火脉说‘要用热量先化掉冰碴’,这些暖石在熔火谷的火塘里烘了一整天,温度够高,先把冰壳外层的冰碴化掉,让雷脉能喘口气。”暖石刚贴上冰壳,就发出“滋滋”的声响,白色的水汽顺着暖石边缘往上冒,冰壳外层的冰碴慢慢融化,变成水珠顺着雷柱往下流。

阿雪的冰脉护符突然亮了起来,她轻轻将护符贴在冰壳上,淡蓝色的冰纹顺着暖石的边缘蔓延,在冰壳上画出一道环形的痕迹:“冰脉能调整冰的结构,我把冰壳内层的冰碴冻成整块,这样火脉融冰时,就不会有小刺扎到雷脉了。”冰纹过处,冰壳内层的冰碴果然慢慢凝聚,变成了光滑的冰面,不再像之前那样扎人。

阿泽和阿槿也赶了过来,阿泽的水脉珠泛着银纹,他轻轻晃动水脉珠,细小的水流顺着冰壳的缝隙往下淌,把融化的冰水引到旁边的雪地里,不让水再重新冻在雷柱上;阿槿手里拿着木脉的“暖藤”,藤条是刚从青岚林带来的,即使在冬天也泛着翠绿,她把藤条绕在雷柱上,暖藤立刻顺着雷柱往上爬,藤叶贴在冰壳上,送出淡淡的绿意:“木脉说‘暖藤能帮雷脉导热’,藤条能吸收火脉的热量,慢慢传到雷柱内部,让雷脉暖和起来。”

阿埂蹲在雷柱旁,把带来的湿土一点点填在雷柱根部的雪地里,土块里的固根草芽碰到湿土,立刻醒了过来,根系顺着雪地里的缝隙往下扎,很快就把雷柱根部的土攥实了:“土脉说‘要帮雷脉固定雷柱’,冬天雪大,雷柱根部的土容易松,固根草能把土攥紧,让雷脉不用分心稳住雷柱,能专心冲破冰壳。”

阿风举着小风车跑了过来,他跑得满头大汗,小风车的扇叶上还沾着雪沫:“风脉来帮忙了!它说要把雷柱周围的雪吹走,让阳光能照到冰壳,帮着火脉一起融冰!”风脉的淡青色光顺着风车的方向吹,雷柱周围的积雪被吹得四散开来,露出了暖石的温度更高了。

阿雷握着铜丝木杆,眼睛紧紧盯着冰壳——随着暖石的加热和冰脉的调整,冰壳慢慢变薄,里面的雷脉光团终于敢靠近冰壳了,淡紫色的电流顺着冰壳内层的光滑冰面慢慢爬,偶尔碰到暖藤,还会顺着藤条往上跳,像在试探。“雷脉,再加油!”阿雷轻声说,把木杆上的铜丝往冰壳上凑了凑,“我在这里陪你,咱们一起冲出去!”

雷脉像是听到了他的话,光团突然亮了些,淡紫色的电流顺着冰壳爬得更快了,和暖藤的绿意、火脉的暖意缠在一起,在冰壳内部形成了一道小小的光带。突然,“咔嚓”一声——冰壳上裂开了一道缝,淡紫色的电流顺着裂缝爬了出来,刚好碰到铜丝木杆,小铁铃瞬间响起“叮铃”的脆响,电流顺着铜丝爬遍阿雷的全身,却不烫,只带着股暖暖的麻意,像小时候雷脉第一次跟他互动时那样。

“出来了!雷脉出来了!”阿音欢呼起来,珊瑚碎片里的珊瑚林晃得更欢了,送出一道淡红色的光,落在雷脉的光团上,光团瞬间亮了不少,在雷柱周围打了个圈,像是在庆祝。

雷脉刚出来,就立刻往村里的方向飘——它还记得村民们的炕是凉的,张婆婆家的小远还在咳嗽。阿雷和众人赶紧跟上去,刚到张婆婆家的石屋前,就看到雷脉的光团钻进了地下的暗线,淡紫色的电流顺着暗线蔓延,很快就传到了炕灶里。张婆婆刚添进灶膛的柴,瞬间就燃了起来,火苗“呼呼”地跳,炕头很快就热了起来,小远的咳嗽声也轻了。

“暖了!炕暖了!”小远高兴得从炕上跳下来,跑到门口,刚好看到雷脉的光团从暗线里钻出来,他伸手想碰,光团却轻轻跳开,用微弱的电流蹭了蹭他的手心,像在跟他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