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穿越“咆哮西风带”时,船身被巨浪掀得剧烈颠簸,甲板上的积雪被狂风卷成雪雾,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老鬼裹着两层防寒服,缩在船舱门口,手里捧着一杯热可可,牙齿还是忍不住打颤:“早知道南极这么冷,我就该把家里的电热毯带来,这破天气,再待一会儿我耳朵都要冻掉了!”
苏湄站在驾驶舱旁,盯着窗外不断靠近的白色冰原,手里的地脉监测仪屏幕上,一道红色的能量轨迹正指向南极大陆腹地:“中山站的信号已经收到,他们说最近冰盖下的地脉能量波动异常,有几处冰裂隙突然扩大,还检测到暗脉残留的辐射,和我们在撒哈拉发现的能量特征一致。”
林月正给大家分发新熬制的“抗冻药膏”,药膏里加了北极的海艾和撒哈拉的沙棘汁,涂在皮肤上能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60c的低温:“和晓雨,你的木质短杖在南极还能感应到植物吗?这里的植被太少,要是找不到路,我们可能会困在冰裂隙里。”
和晓雨握着短杖,杖尖的嫩芽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能感应到,冰盖下有耐寒的苔藓和地衣,它们的根系能顺着地脉延伸,我可以通过它们找到冰脉原点的方向。而且短杖还能预警暗脉能量,只要靠近残留区,嫩芽就会变成黑色。”
两天后,“探索一号”终于在中山站附近的冰盖边缘停泊。刚下船,一股刺骨的寒风就扑面而来,远处的冰原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连呼吸都带着白雾。一个穿着红色科考服的女人快步迎上来,她戴着厚厚的护目镜,脸上冻得通红,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陈砚哥!我是周雪,老教授的学生,负责南极冰芯研究!”
周雪是老教授在北大带的博士生,三年前就来南极做科考,对冰盖下的地脉节点很熟悉。她领着我们走进科考站的主楼,暖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周雪调出冰盖的三维模型,指着一处标红的区域:“冰脉原点就在‘昆仑站’附近的‘冰芯峡谷’里,那里的冰盖厚度超过4000米,冰芯里检测到了上古地脉符记,还有暗脉残留的痕迹。最近峡谷里的冰裂隙扩大了三倍,已经吞掉了我们两个自动监测站,里面的暗脉能量还在不断聚集,可能会形成新的‘暗脉冰影’。”
“暗脉冰影?”老教授凑过来看模型,“是不是能操控冰棱攻击的能量体?古籍里记载过,暗脉能量在极寒环境下会凝结成实体,比普通的暗脉能量更难对付。”
周雪点点头,调出一段监控录像:“这是三天前拍的,一个监测站被冰影攻击的画面。你们看,它能让冰面瞬间凸起,形成冰刺,还能在冰裂隙里快速移动,根本抓不到它的轨迹。”
石敢当敲了敲平板电脑,指着冰芯峡谷的岩壁:“这里的冰壁是‘永久冻冰’,里面嵌着很多‘冰晶石’,硬度比钢铁还高,普通的工具根本凿不开。要是遇到冰影躲进冰壁,我们得用石脉胶混合火脉晶的能量,才能融化冰晶石,逼它出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雪地履带车向冰芯峡谷出发。车外的温度已经降到了-55c,车窗上结满了厚厚的冰花,只能靠车内的热风机不断吹融。和晓雨的木质短杖一直贴在车窗上,杖尖的嫩芽偶尔会变成浅黑色,提醒我们避开暗脉残留区。
行驶到半途,履带车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仪表盘上的警报灯亮起:“前方冰面出现裂缝!”周雪赶紧操控车辆停下,我们下车一看,地面上出现了一道宽约两米的冰裂隙,深不见底,裂隙里泛着淡淡的黑色——是暗脉能量的颜色。
“这是‘暗脉冰裂隙’,”周雪蹲在裂隙边缘,用冰镐敲了敲冰面,“里面的冰已经被暗脉能量污染,变得很脆,稍微用力就会崩塌。我们得绕路走,从旁边的‘冰脊’过去,虽然难走,但相对安全。”
我们跟着周雪爬上冰脊,冰脊只有半米宽,两侧都是深不见底的冰裂隙。和晓雨的短杖突然剧烈震动,杖尖的嫩芽瞬间变成黑色:“小心!前面有暗脉能量!”
话音刚落,前方的冰脊突然凸起,一道冰刺向我们射来。阿青反应最快,抽出青铜匕首,金色的能量划过冰刺,将它劈成两段。冰刺断裂的地方,一道黑色的影子快速闪过,钻进了旁边的冰裂隙——正是暗脉冰影!
“别让它跑了!”老鬼举起火焰喷射器,对准冰裂隙的入口,橙色的火焰喷进去,冰面瞬间融化,冒出白色的蒸汽。暗脉冰影被逼得从另一处冰裂隙钻出来,它的身体由黑色的冰雾构成,手里握着一把冰棱制成的长矛,对着我们挥来。
林月立刻将抗冻药膏和清脉草汁混合,制成“冰脉净化剂”,通过喷雾器喷向冰影。绿色的药剂接触到冰影,它的身体瞬间变得透明,动作也慢了下来。和晓雨趁机用木灵能力,操控冰脊上的苔藓,形成一道绿色的藤蔓网,将冰影困住。
石敢当掏出石脉胶,混合火脉晶的能量,制成“高温胶弹”,扔向冰影。胶弹在冰影身上炸开,透明的胶液瞬间凝固,将它包裹在里面。我掏出青铜符,将能量注入胶弹,金色的光芒透过胶液,彻底净化了冰影体内的暗脉能量,冰影化作一滩清水,渗入冰脊。
我们终于摆脱了冰影的攻击,继续向冰芯峡谷前进。傍晚时分,远处的冰原上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冰壁上嵌着无数冰晶石,在夕阳下泛着蓝色的光芒——冰芯峡谷到了!
峡谷底部的冰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裂隙,有些裂隙里还冒着黑色的暗脉雾气。周雪指着峡谷深处:“冰脉原点就在前面的‘冰芯圣殿’里,那里是冰盖下的天然洞穴,冰芯里的地脉符记就是从那里发现的。不过圣殿门口有‘冰脊兽’守护,它们是被暗脉污染的南极海豹进化而来,体型比普通海豹大两倍,皮肤能抵御低温和普通武器。”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峡谷,刚靠近圣殿入口,就听到一阵低沉的嘶吼。冰面突然裂开,三只巨大的冰脊兽从裂隙中钻出来,它们的皮肤泛着黑色的暗脉纹路,牙齿闪着寒光,眼睛是诡异的红色。
“用沙灵草汁!”林月大喊,将沙灵草汁洒在我们的武器上。老鬼的火焰喷射器喷出橙色的火焰,击中一只冰脊兽的背部,它发出一声惨叫,背部的暗脉纹路瞬间变得暗淡。阿青的青铜匕首划过另一只冰脊兽的腿,金色的能量渗入它的体内,它踉跄着倒在冰面上。
石敢当用石匠锤砸向第三只冰脊兽的头部,冰脊兽愤怒地挥舞爪子,石敢当灵活地躲开,同时将石脉胶扔向它的眼睛,胶液瞬间凝固,挡住了它的视线。和晓雨用木灵能力,操控冰面下的苔藓,缠绕住冰脊兽的四肢,让它无法动弹。
在我们的合力攻击下,三只冰脊兽终于倒在冰面上,身体渐渐恢复成普通海豹的模样,然后慢慢融化在冰面下。我们走进冰芯圣殿,里面比想象中更宽敞,中央的冰台上,放着一块蓝色的晶体——正是冰脉原点的核心“冰脉晶核”!
晶核周围缠绕着黑色的暗脉雾气,雾气中隐约能看到无数细小的冰影,像是在守护晶核。冰台周围的冰壁上,刻满了上古地脉符记,符记之间流淌着淡蓝色的冰脉能量,与我们带来的地脉总钥匙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需要用地脉总钥匙和六块地脉晶的能量,净化晶核里的暗脉残留,”老教授指着冰台上的六个凹槽,“这六个凹槽正好对应我们的六块地脉晶,只要将它们嵌入,再用总钥匙激活,就能彻底清除暗脉能量。”
我们依次将天枢晶、木脉晶、水脉晶、石脉晶、火脉晶、土脉晶嵌入凹槽。每嵌入一块,冰壁上的符记就亮起来一部分,晶核周围的暗脉雾气也变得稀薄几分。当最后一块土脉晶嵌入时,冰台发出一阵沉闷的“轰隆”声,冰脉晶核缓缓升起,悬浮在冰台中央。
我掏出地脉总钥匙,将它放在晶核下方的锁孔中。总钥匙瞬间亮起金色的光芒,与晶核的蓝色光芒相互融合,形成一道五彩的光柱,笼罩住整个圣殿。暗脉雾气中的冰影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渐渐消散在光柱中。
就在净化即将完成时,圣殿的冰壁突然剧烈震动,一道巨大的冰影从冰壁中钻出来——是之前被我们净化的暗脉冰影重新凝聚而成,而且比之前更大,手里的冰棱长矛也变成了黑色,显然是吸收了晶核里的暗脉残留能量。
“它还没被彻底消灭!”阿青大喊,举起青铜匕首冲向冰影。冰影挥动长矛,无数道冰刺从冰面升起,向我们射来。苏湄立刻用监测仪锁定冰影的位置,引导地脉总钥匙的能量,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挡住冰刺。
周雪掏出随身携带的“冰芯钻”,将钻尖对准冰影的腿部:“冰影的核心在胸部!只要破坏核心,就能彻底消灭它!”冰芯钻的钻头高速旋转,击中冰影的腿部,冰影发出一声惨叫,动作慢了下来。
老鬼趁机用火焰喷射器攻击冰影的胸部,橙色的火焰烧穿了冰影的身体,露出一个黑色的核心。我将青铜符的能量注入地脉总钥匙,一道金色的光束射向核心,核心瞬间碎裂,冰影化作无数细小的冰粒,消散在圣殿中。
冰脉晶核的暗脉雾气彻底消散,恢复成纯净的蓝色,释放出柔和的能量,融入冰盖下的地脉中。冰壁上的符记全部亮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地脉图谱,图谱上不仅有南极的冰脉,还有其他大陆的地脉节点,甚至包括一些从未被发现的深海地脉。
我们松了口气,瘫坐在冰面上。周雪看着冰壁上的图谱,激动地说:“这是全球地脉的完整图谱!有了它,我们就能精准监测每一个地脉节点,提前预防暗脉污染!”
老教授走到图谱前,指着一处位于深海的节点:“你们看这里,标注着‘深海地脉枢纽’,比马里亚纳海沟的地脉总枢纽更古老,可能藏着上古地脉守护者的遗迹。而且图谱上还画着一把‘暗脉钥匙’,与地脉总钥匙对应,说明暗脉能量还有其他的源头,我们的任务还没结束。”
和晓雨的木质短杖突然指向图谱上的深海节点,杖尖的嫩芽变成了淡蓝色:“我能感应到那里有地脉能量在召唤,而且还有生命活动的迹象,可能是守护枢纽的上古生物。”
老鬼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冰屑:“管它什么深海枢纽还是暗脉钥匙,只要有地脉要守护,我老鬼就陪你们去!不过下次可得选个暖和点的地方,南极这鬼天气,我可不想再来第二次了。”
林月笑着递给老鬼一瓶热可可:“先别急着抱怨,中山站的厨师说要给我们做火锅,用南极的磷虾做锅底,肯定很好吃。等我们回去,好好庆祝一下,再出发去深海。”
我们收拾好装备,向圣殿外走去。夕阳下的冰芯峡谷泛着金色的光芒,冰壁上的符记还在闪烁,像是在为我们送别。我握着地脉总钥匙,它在手中散发着温暖的能量,与冰盖下的地脉产生着共鸣。虽然深海地脉枢纽和暗脉钥匙还等着我们去探索,但此刻,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坚定——只要我们这个团队还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雪地履带车向中山站驶去,车窗外的极光突然出现,绿色和紫色的光带在天空中舞动,美得让人窒息。和晓雨靠在车窗上,轻声说:“极光其实是地脉能量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它们在庆祝我们净化了冰脉原点。”
我望着窗外的极光,心里默念:爷爷,我们又守护了一处地脉,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守护好这颗星球的每一条地脉。
履带车的灯光在冰原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轨迹,向远方延伸。深海的挑战还在等待着我们,上古地脉守护者的遗迹、神秘的暗脉钥匙,还有更多未知的地脉节点,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的地脉守护之旅,还将继续。
中山站的食堂里,火锅的热气氤氲了整个空间,磷虾熬制的汤底泛着奶白色,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老鬼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勺子,正往碗里捞着煮得软烂的磷虾,嘴里还在念叨:“这南极的磷虾就是不一样,鲜得能掉眉毛!早知道这么好吃,之前在冰芯峡谷受的冻都值了。”
林月坐在一旁,正给和晓雨的木质短杖涂抹特制的营养液——经过南极冰脉能量的滋养,短杖的嫩芽又长出了新的叶片,泛着淡淡的绿光。“短杖现在能感应到更深层的地脉能量了,”林月笑着说,“下次去深海,说不定能帮我们提前预警暗脉残留,比地脉监测仪还灵敏。”
苏湄则趴在桌子上,对着摊开的全球地脉图谱研究个不停,手指在标注“深海地脉枢纽”的位置来回滑动:“根据图谱显示,枢纽在马里亚纳海沟东侧的‘古海脊’下方,深度超过米,比挑战者深渊还要深。而且枢纽周围有‘地脉涡流’,会干扰深潜器的导航系统,我们需要重新改装‘地脉二号’的导航模块,用地脉总钥匙的能量作为指引。”
周雪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坐在苏湄旁边:“我已经联系了国家深海局,他们会派最新的深潜器支援我们,还会派来一位懂上古深海地质的专家——李然博士,她是张教授的学生,研究过古海脊的地质结构,肯定能帮上忙。”
第二天一早,国家深海局的“深海探索号”科考船就抵达了中山站附近的海域,我们换乘到科考船上,向古海脊的方向驶去。李然博士已经在船上等候,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科考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古海脊地质图鉴》,见到我们,立刻热情地迎上来:“我早就听说过你们的事迹!能和地脉守护者一起探索深海枢纽,太荣幸了!”
李然博士告诉我们,古海脊是数十亿年前板块运动形成的,海脊下方的岩石中藏着大量的“地脉水晶”,能稳定地脉能量,但也容易吸引暗脉残留。而且枢纽的入口被上古地脉守护者用“地脉封印”挡住了,需要用地脉总钥匙和六块地脉晶的能量才能打开。
经过三天的航行,科考船终于抵达古海脊上方的海域。“地脉二号”深潜器已经准备就绪,比之前的“地脉一号”更大,舱体外侧加装了两层“地脉能量护盾”,还配备了新的“深海机械臂”,能在高压环境下进行精细操作。
我们依次进入深潜器,李然博士坐在副驾驶位,手里拿着地质探测仪:“古海脊的岩石很脆弱,下潜时要避开岩层裂缝,不然可能会引发塌方。而且我检测到周围有‘深海地脉蠕虫’的活动痕迹,它们被暗脉污染后,会主动攻击靠近的物体,体型可能超过20米。”
苏湄启动深潜器,缓缓向深海下潜。当下潜到8000米时,周围的海水突然变得浑浊,探照灯的光柱中,出现了无数条细长的黑影——是深海地脉蠕虫!它们的身体泛着黑色的暗脉光芒,头部有一张布满尖牙的嘴,正快速向深潜器游来。
“快启动地脉能量护盾!”李然博士大喊,同时操控地质探测仪,“它们的弱点在头部的‘地脉晶核’,只要击中晶核,就能杀死它们!”
老鬼立刻拿起改装后的火焰喷射器,对准舱体外侧的发射口:“看我的!保证把它们烤成蠕虫干!”橙色的火焰喷向最前面的一条蠕虫,击中了它的头部,蠕虫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身体瞬间僵直,沉入海底。
阿青则用青铜匕首的能量,在深潜器周围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挡住了其他蠕虫的攻击。石敢当将石脉胶与火脉晶的能量混合,制成“高温胶弹”,通过机械臂扔向蠕虫群,胶弹在蠕虫身上炸开,透明的胶液瞬间凝固,将它们困在里面。
我们终于摆脱了蠕虫的攻击,继续下潜。当深度达到米时,探照灯的光柱突然照亮了一片巨大的岩石平台——深海地脉枢纽到了!
平台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入口,入口周围环绕着八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着比冰脉阵更古老的地脉符记,符记上泛着淡淡的金色光芒。入口处笼罩着一层透明的能量屏障,正是李然博士提到的地脉封印。
“那就是枢纽的入口!”李然博士激动地说,“八根石柱对应‘八卦地脉阵’,需要将地脉总钥匙放在中央,再用六块地脉晶的能量激活石柱,才能打开屏障!”
我们操控深潜器靠近石柱,依次将天枢晶、木脉晶、水脉晶、石脉晶、火脉晶、土脉晶嵌入石柱的凹槽中。每嵌入一块,石柱上的符记就亮起来一部分,透明的能量屏障也变得稀薄几分。当嵌入第六块地脉晶时,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巨响,一道黑色的影子从屏障后走出来——是暗脉之核的碎片形成的“暗脉影卫”!
暗脉影卫的身体由黑色的暗脉能量构成,手里握着一把黑色的长剑,剑身泛着红色的光芒,眼神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你们以为能打开枢纽?”影卫的声音透过深潜器的通讯器传来,“暗脉钥匙就在枢纽深处,只要我拿到它,就能重新唤醒暗脉之核,让整个地球都变成暗脉的乐园!”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