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制作流程。
基础配方(以50个为例):
粘米粉150g+澄粉75g+白糖150g+水450l
步骤:
将粘米粉、澄粉、白糖混合,加入水搅拌成无颗粒的米浆;
模具刷一层薄油(防粘),倒入米浆至8分满;
加入红豆、椰汁等配料(根据口味调整);
蒸锅水开后,放入模具,大火蒸15分钟;
关火后焖5分钟,取出晾凉,用竹签沿边缘划一圈即可脱模。
关键细节:
米浆要过筛,避免有颗粒;
蒸的时间根据模具大小调整,小碗12分钟,大碗15分钟;
脱模时如果粘手,说明没蒸熟,需要延长2分钟。
第三步:选地址和定价策略。
选址黄金法则:
学生流量:中小学门口(下午3-5点)、大学城(晚上6-9点);
社区流量:菜市场、小区广场(傍晚5-7点);
夜市流量:本地热门夜市(周末人流量大,但摊位费可能高)。
定价技巧:
单个卖3元(基础款),5元2个(促销款);
高端口味(如榴莲、芝士)卖5元/个;
推出“家庭套餐”:10个送2个(25元),提高客单价。
第四步:营销和复购。
引流技巧:
社交媒体:拍短视频,标题写“95后女孩摆摊卖钵仔糕,日入500元”;
合作:和奶茶店、水果店合作,互相引流(比如买奶茶送钵仔糕优惠券)。
锁客方法:
会员卡:充100送20,锁定回头客;
季节限定:夏天推“椰汁西瓜钵仔糕”,冬天推“红糖姜汁钵仔糕”,制造新鲜感。
四、注意事项:避开这5个坑,能多赚一半钱。
1、选址别贪便宜:宁可多花10元摊位费,也要选人流量大的地方。我见过一个摊主为了省50元,把摊位摆在偏僻角落,结果一天只卖了20个。
原料别囤太多:尤其是水果类配料(如芒果、草莓),容易变质,建议每天按量采购。
注意食品安全:模具每天用开水烫洗,避免细菌滋生;夏天卖不完的钵仔糕要放冰箱,第二天加热再卖。
应对天气变化:雨天准备雨棚,冬天用保温箱装钵仔糕,避免变凉影响口感。
别和同行恶性竞争:如果附近有卖钵仔糕的,可以差异化经营,比如他们卖传统口味,你就做“网红款”(如奥利奥、跳跳糖口味)。
很多人觉得“年入15万”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其实,只要选对项目、用对方法,普通人也能实现。
卖钵仔糕不是“暴利”,但贵在稳定:每天卖100个,利润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如果再拓展外卖、接企业订单(比如公司下午茶),年入15万真的不难。
赚钱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看准+执行”。
与其抱怨大环境不好,不如先从小生意做起。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