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北方部落营地,新联合部落的首领们经过一番商议,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们秘密派出使者,与杨嗣昌取得联系。
“杨大人,我们愿意与明军合作,只是不知具体该如何行动?”使者对杨嗣昌说道。
杨嗣昌心中大喜,但表面仍保持镇定:“各位首领深明大义。你们只需在北方部落进攻时,按兵不动,或者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你们支援和承诺的好处。”
使者点头:“好,杨大人,我们回去告知首领,让他们做好准备。但还望明军不要食言。”
杨嗣昌说道:“放心,我们一言九鼎。你们回去告诉各位首领,此次合作,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击败北方部落,大家都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使者离开后,杨嗣昌立刻将这一消息告知洪承畴和孙传庭。孙传庭得知后,心中稍安:“杨大人,新联合部落若能倒戈,北方部落的实力将大大削弱,我们的胜算也会增加。只是应对火器之事,仍需加快进度。”
杨嗣昌回复道:“孙大人,你那边继续催促能工巧匠,务必尽快找到更好的应对火器之法。我这边会安排人手,给新联合部落传递情报,协调合作事宜。洪大人这边,继续支援小部落,确保他们能持续骚扰北方部落后方。”
就在杨嗣昌等人积极准备应对北方部落进攻时,北方部落也察觉到了新联合部落的异样。
“大帅,最近新联合部落的首领们似乎在秘密商议着什么,行为有些可疑。”一名手下向北方部落首领汇报。
北方部落首领脸色阴沉:“看来明军的离间之计起了作用。传我命令,加强对新联合部落的监视,一旦发现他们有背叛迹象,立刻采取行动。另外,加快进攻准备,不能再等了。”
北方部落加快了进攻准备,大量的火器被运往前沿阵地,士兵们也日夜操练。而在京城和紫荆关,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也在紧张地进行着防御准备和合作协调。
“杨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支援小部落的物资和人手已经安排妥当。小部落的游击作战对北方部落的镇压部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洪承畴向杨嗣昌汇报。
杨嗣昌点头:“很好,让小部落继续保持骚扰,不能让北方部落安心准备进攻。孙大人那边,应对火器有什么新进展吗?”
洪承畴摇头:“暂时还没有。不过孙大人已经安排加紧制作盾牌,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火器攻击。”
杨嗣昌深知,盾牌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必须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他召集军中的谋士,共同商讨应对火器的方法。
“各位,北方部落的火器威胁巨大,我们必须尽快想出破解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杨嗣昌说道。
一名谋士说道:“杨大人,我们可以在城墙上设置一些遮挡物,如巨大的木栅栏,在栅栏上挂满湿棉被,或许能减弱火器的威力。”
另一名谋士则说:“还可以挖掘一些壕沟,在壕沟内设置尖刺,当北方部落使用火器时,士兵可以躲入壕沟,减少伤亡。”
杨嗣昌思索着这些建议,觉得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他立刻安排士兵在紫荆关城墙上设置木栅栏和湿棉被,同时挖掘壕沟。
“不管这些方法是否有效,都要试一试。另外,继续收集北方部落火器的情报,看看他们的火器射程、威力等具体情况。”杨嗣昌说道。
此时,在京城,孙传庭也在为应对火器绞尽脑汁。他亲自到城墙上查看防御布置,看着正在制作的盾牌和挖掘的壕沟,心中默默祈祷这些措施能起到作用。
“孙大人,按照您的吩咐,盾牌正在加紧制作,壕沟也快挖掘完成。只是面对北方部落的火器,这些防御能否有效,还未可知。”一名将领对孙传庭说道。
孙传庭拍了拍将领的肩膀:“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做好万全准备。告诉士兵们,不要害怕火器,我们一定能找到应对之法。”
然而,就在京城和紫荆关紧张准备防御时,北方部落突然发动了进攻。大批的北方部落士兵,推着火器,朝着紫荆关和京城杀来。
“报!杨大人,北方部落大军来袭,已经接近紫荆关!”探子气喘吁吁地向杨嗣昌汇报。
杨嗣昌心中一紧,立刻登上城墙。只见远方尘土飞扬,北方部落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
“通知全军,进入战斗状态!按照之前的部署,准备迎敌!”杨嗣昌大声喊道。
城墙上的士兵们迅速各就各位,紧张地看着渐渐逼近的敌军。洪承畴来到杨嗣昌身边:“杨大人,敌军来势汹汹,我们的防御措施能否抵挡得住?”
杨嗣昌神色坚定:“不管能否抵挡得住,我们都要拼死一战。传我命令,等敌军进入射程,先以投石车和弓弩手攻击,重点攻击敌军的火器部队。”
与此同时,在京城,孙传庭也收到了北方部落进攻的消息。
“弟兄们,北方部落来袭,京城的安危就在此一战。大家务必坚守岗位,不得退缩!”孙传庭对城墙上的士兵们喊道。
北方部落的大军迅速逼近紫荆关,杨嗣昌站在城墙上,紧紧盯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当敌军进入投石车射程后,杨嗣昌大喊:“投石车,攻击!”
顿时,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北方部落的队伍,一些士兵和火器被砸中,敌军阵脚大乱。“弓弩手,放箭!”杨嗣昌接着下令。
箭矢如飞蝗般射向敌军,北方部落的前排士兵纷纷倒下。但北方部落并未退缩,他们迅速调整阵型,推着火器继续前进。
“大帅,明军防御严密,我们的火器还未发挥作用,就损失不少弟兄。”一名将领向北方部落首领汇报。
北方部落首领看着城墙上顽强抵抗的明军,咬牙说道:“不要管伤亡,继续前进,用火器轰开城门!”
北方部落士兵们冒着箭雨,奋力推着火器靠近城墙。杨嗣昌看到敌军火器逐渐靠近,心中一紧:“快,集中火力攻击敌军火器部队!”
投石车和弓弩手纷纷将目标对准敌军火器部队,一时间,敌军的火器部队伤亡惨重。但仍有部分火器成功抵达指定位置。
“点火!”北方部落将领大喊。
火器喷出火焰,炮弹呼啸着飞向紫荆关城墙。“轰!”的一声,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
“不好,城墙被炸破了!”一名士兵喊道。
杨嗣昌大喊:“不要慌乱,预备队上,堵住缺口!”
洪承畴带领预备队迅速冲向缺口,与试图从缺口涌入的北方部落士兵展开激烈拼杀。
“弟兄们,不能让敌军进城,杀!”洪承畴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
此时,在京城,北方部落的另一支部队也发动了猛烈进攻。孙传庭指挥着明军进行抵抗。
“敌军火器威力太大,我们的盾牌和壕沟作用有限,怎么办,孙大人?”一名将领焦急地问道。
孙传庭看着不断爆炸的火器,思索片刻后说:“组织敢死队,趁敌军火器发射间隙,冲出去破坏他们的火器!”
将领领命,迅速挑选了一批敢死队员。“弟兄们,京城的安危就靠我们了,冲出去,破坏敌军火器!”将领大喊。
敢死队员们冒着炮火,朝着北方部落的火器部队冲去。他们如猛虎般冲入敌阵,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斗,成功破坏了一些火器。
而在北方部落营地,新联合部落的首领们看到北方部落发动进攻,却仍在犹豫是否要按约定倒戈。
“大帅,我们真的要倒戈吗?北方部落实力强大,若失败,我们部落恐怕会遭受灭顶之灾。”一个部落首领对为首的首领说道。
为首的首领思索良久:“我们已经与明军达成协议,此时若不倒戈,明军不会放过我们。而且,北方部落对我们也不信任,攻下京城或紫荆关后,我们未必能得到好处。倒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在新联合部落首领们商议时,杨嗣昌派去的联络人再次传来消息:“各位首领,此时正是倒戈的好时机,明军已经做好准备,只要你们行动,我们会全力配合。”
新联合部落的首领们终于下定决心:“好,传我命令,全军倒戈,攻击北方部落!”
新联合部落的士兵们突然调转矛头,向北方部落发动攻击。北方部落后方顿时大乱。
“不好,新联合部落倒戈了!”北方部落的士兵们惊慌失措。
北方部落首领又惊又怒:“可恶,这些叛徒!立刻派一队人马,镇压叛乱!”
但此时,北方部落正与京城和紫荆关的明军激战,分身乏术,一时间难以镇压新联合部落的倒戈。
而在小部落区域,支援的明军精锐和小部落战士们得知北方部落发动进攻,加大了对北方部落镇压部队的骚扰力度。他们烧毁粮草,袭击营帐,让北方部落的镇压部队首尾不能相顾。
“大帅,后方乱成一团,我们该怎么办?”负责镇压小部落的将领焦急地向北方部落首领汇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