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摇头:“不要追了,我们的目标是与杨大人会合,不能因小失大。继续赶路!”
而此时,杨嗣昌带着大同府的一万精兵,已接近紫荆关。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紫荆关的守将王猛已被北方部落收买,暗中为敌军打开了城门。
北方部落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入紫荆关,王猛站在城楼上,望着南下的敌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哼,杨嗣昌,等你赶到,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王猛自言自语道。
杨嗣昌的探子发现了紫荆关的异常,赶忙向他汇报:“杨大人,大事不好,紫荆关城门大开,敌军已占领了紫荆关。”
杨嗣昌心中一惊:“怎么会这样?王猛呢?他在干什么?”
探子摇头:“不清楚,只看到敌军在城内烧杀抢掠,似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杨嗣昌意识到情况不妙,紫荆关失守,他这一万精兵恐怕难以抵挡北方部落的大军。但此时撤退,京城必将陷入绝境。
“杨大人,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将领焦急地问道。
杨嗣昌思索片刻:“不能退,我们在紫荆关附近找个有利地形,设下埋伏,等敌军出城追击,给他们迎头痛击。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洪大人和孙大人,让他们改变路线,从侧翼攻击敌军。”
就在杨嗣昌准备设伏时,洪承畴和孙传庭那边也收到了紫荆关失守的消息。
“洪大人,紫荆关已失,杨大人恐怕有危险。我们该怎么办?”孙传庭焦急地问道。
洪承畴眉头紧锁:“敌军占领紫荆关,必定会继续南下。我们不能直接去救援杨大人,否则会中敌军埋伏。我看这样,我们绕到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逼他们回援,这样既能解杨大人之围,又能打乱敌军部署。”
孙传庭点头:“洪大人此计甚好。只是截断敌军粮草,风险极大,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洪承畴说道:“我亲自带一队人去截断敌军粮草,你带领剩下的士兵在后方接应。一旦敌军回援,我们前后夹击,定能重创敌军。”
两人商议妥当后,洪承畴带领一队精锐,悄悄绕到敌军后方。此时,北方部落的大军正准备离开紫荆关,继续南下。
“报!大帅,明军在前方设伏,似乎想阻挡我们南下。”一名探子向北方部落的大帅汇报。
大帅冷笑一声:“就凭他们也想阻挡我?全军出击,把他们一网打尽。”
北方部落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杨嗣昌设伏的地方杀去。杨嗣昌看着敌军进入埋伏圈,大喊一声:“杀!”
顿时,明军从四面八方杀出,与敌军展开激烈拼杀。然而,北方部落的大军人数众多,且战斗力强悍,明军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弟兄们,坚持住,洪大人和孙大人马上就到!”杨嗣昌大声喊道,鼓舞着士气。
就在明军陷入苦战之时,后方突然传来消息:“大帅,不好了,我们的粮草被明军截断了!”
大帅脸色一变:“什么?立刻派一队人马回去夺回粮草。”
然而,洪承畴早有防备,他带领的精锐部队在粮草附近设下重重埋伏。北方部落派去夺回粮草的人马,刚一靠近,便遭到猛烈攻击。
“杀!一个都不许放跑!”洪承畴喊道。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带领士兵从后方杀来,与洪承畴前后夹击,将北方部落派去夺回粮草的人马打得落花流水。
大帅得知夺回粮草无望,心中大怒:“可恶的明军,竟敢坏我好事。全军撤退,先解决后方的明军。”
北方部落的大军不得不放弃南下,回援后方。杨嗣昌见敌军撤退,立刻下令追击:“弟兄们,敌军撤退了,追上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明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在洪承畴、孙传庭和杨嗣昌的三面夹击下,北方部落的大军损失惨重,狼狈逃窜。
“杨大人,此次多亏了洪大人和孙大人及时截断敌军粮草,否则我们今日就危险了。”一名将领对杨嗣昌说道。
杨嗣昌点头:“是啊,洪大人和孙大人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不过,紫荆关已失,敌军虽败,但肯定还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夺回紫荆关,加强京城防御。”
洪承畴和孙传庭来到杨嗣昌面前,三人相视一笑。
“杨大人,如今敌军败退,我们是否即刻攻打紫荆关?”孙传庭问道。
杨嗣昌思索片刻:“敌军刚吃了败仗,必定会加强紫荆关的防守。我们贸然进攻,恐怕难以取胜。先派人去紫荆关打探消息,看看敌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情况,再做定夺。”
就在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杨大人,洪大人,孙大人,京城传来消息,陛下召你们即刻回宫,有要事相商。”
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心中一惊,不知京城发生了何事。他们急忙带领部队,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三人立刻进宫面见朱由检。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到他们进来,冷冷地说道:“杨嗣昌,你可知罪?”
杨嗣昌心中一凛,跪地说道:“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朱由检将北方部落送来的密信扔到杨嗣昌面前:“你自己看看,这是北方部落送来的信,他们说若想保京城,需斩你杨嗣昌。你作何解释?”
杨嗣昌捡起密信,看完后大惊失色:“陛下,这分明是北方部落的阴谋,想借陛下之手除掉微臣,以削弱我军力量。陛下明鉴啊!”
洪承畴和孙传庭也赶忙跪地求情:“陛下,杨大人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绝不可能通敌。这定是敌军的离间计。”
朱由检看着三人,神色犹豫:“朕也不愿相信杨爱卿会通敌,可如今这信……而且雁门关、紫荆关接连失守,其中疑点重重。杨爱卿,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杨嗣昌磕头道:“陛下,臣愿以死明志。但在死之前,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让臣彻查此事,揪出真正的内鬼。若查不出,臣甘愿受死。”
朱由检思索良久,终是说道:“好,朕就给你十日时间。若十日内查不出内鬼,休怪朕无情。”
杨嗣昌领命:“谢陛下。臣定当全力以赴,查清真相。”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