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从不忽木手中接过李星辰赠送的地理和生物书籍,只是翻了翻,顿时吓得瘫倒在地。
又看了看,又跳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笑。
“太好了,太好了。我毕生研究的问题,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没想到,这本书都给出了答案。”
不忽木也感慨:“我初闻这些知识,心中也如郭大人一般惊讶。没想到,如今,大宋的科技和文化已经发达如此。”
接着,不忽木和郭守敬两人展开了彻夜长谈,一起探讨了书中的地理和生物知识。
次日,已经有人把这事情报告给忽必烈。
忽必烈闻言大怒。
“不忽木身为平章政事,出去和谈,第一时间不回来报告,反而和郭守敬一起探讨异端邪说,罪该万死。来人,把这二人召来。”
郭守敬和不忽木被带到朝廷上,当着众人的面前被打了二十大板。
“不忽木,和谈不利,本该重罚。念你有功于国家,且打二十板子作为惩罚,以儆效尤。”
“老臣谢恩。”
“不忽木,说吧,把你和谈的经过详细找来。”
不忽木为了自保,不得不开始编造谎言。
“启禀陛下,宋人无意和谈。且扣留老臣在天津卫,强迫老臣接受他们的新思想和让老臣观看他们的新式武器和舰船。”
“哦?说细细点。”
不忽木于是开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当说到在天津卫看到金银仓库有三百万两黄金和五千多万两白银的时候,元廷的文武大臣顿时大惊。
“怎么可能?仗都打到这份上了,他们怎么还有那么多金银?”
“就是,不忽木这是被宋人骗了吧?”
“不是被骗了,是被收买了。”
“处死不忽木,和谈不成,反而宣扬宋人的实力。”
于是乎,无论文臣武将,开始攻击不忽木。
忽必烈此时疾病缠身,无心朝政。
可是,如今兵临城下,城内的百万军民都在等待他拿主意。
为此,忽必烈不得不强撑病体,继续主持朝会。
“都肃静。听不忽木怎么说。”
忽必烈的话,让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不忽木继续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宋人的越王,是个有才学的年轻人。刚好22岁还是23岁的样子。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辩的智慧。他带老臣观看金银仓库,还告诉我,这些金银大部分都是从海外的金山银矿和海岛上挖来的。”
众人一听,顿时喧哗起来。
“什么?金山银矿都是从海外而来?莫不是骗人的?”
“不忽木欺君罔上,该杀。”
“哪有什么金山银山?都是宋人骗人的把戏。”
“不忽木被宋人的越王欺骗却不自知。”
忽必烈挥了挥手。
“安静。不忽木,详细说来,这金山银山在哪里?”
不忽木想了想,问道:“尔等可曾有人听说过石见银矿?”
这时候,大理寺的一个官员说道:“我的部下曾经出使东瀛,听说过石见银矿。那里出产白银。就在高丽海峡过去不远。”
众人一听,顿时惊呆了。
“难道真的有金山银矿?”
“可是那是东瀛的银矿,如何变成大宋的?”
“宋人的军队如此强悍,拿下东瀛的银矿应该不难。”
“如此说来,宋人五年不收农税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获得了这什么东瀛的金山银矿。”
这时候,满朝的文武开始泄气了。
如果一个朝廷,不需要征收田税就能解决财政支出和军费支出,那是何等的富裕,何等得到民心。
此时,不忽木再次提到他在李星辰大营的所见。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