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穿越>快穿女配总作妖> 第748章 梨园新贵造偶像(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8章 梨园新贵造偶像(20)(2 / 2)

黎延则在戏台边调试灯光,他踩着梯子,把暖黄色的聚光灯往戏台中央挪了两寸:“这样打下来,正好能把水袖的光泽显出来,水墨背景也不会太暗。”设计师在一旁点头:“黎哥放心,旁白的音响我也试了,清晰不刺耳,不会盖过唱腔。”

刚过九点,巷口就传来了汽车的刹车声。戏曲协会的五位专家走下车,为首的是王专家,身边跟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艺术家,脸上都带着几分审视的严肃。李大爷赶紧迎上去,手里攥着刚泡好的菊花茶:“专家们快坐,刚沏的老茶,解解乏。”

专家们没多寒暄,径直走向戏台。王专家扫了眼两侧的水墨背景,又看了看台下摆放的老式靠椅,语气比上次缓和些:“戏台布置得挺雅致,咱们直接看演出吧?”

叶萌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后台。刘老师已经坐在京胡前,琴弓搭在弦上,冲她点头示意。随着一声清脆的京胡起调,暖光灯缓缓亮起,水墨山水背景在幕布上晕开,轻柔的旁白顺着音响飘出:“风雨骤起,春秋亭下,薛湘灵偶遇贫女,一份善意,埋下因果的伏笔……”

叶萌迈着台步走上台,水绿色褶子随动作轻晃,银线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她开口唱“春秋亭外风雨暴”,程派唱腔低回婉转,尾音拖得绵长又有力,每个字都像浸了温茶,熨帖地落在人心上。唱到“何处悲声破寂寥”时,她一个“云手”甩开水袖,水袖在空中划出弧线,正好停在小雅饰演的丫鬟面前,默契得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小雅立刻跟上,屈膝行个礼,再顺势做“捧囊”的动作,膝盖稳稳贴地,腰杆挺得笔直——这次的“卧鱼”没出一点差错。台下的专家们原本交叠的腿渐渐松开,有位老艺术家还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戴上,眼神紧紧盯着戏台,手指在膝盖上轻轻跟着节拍点动。

刘老师的京胡声突然转急,叶萌唱到“分我一只珊瑚宝”时,特意收轻了唱腔,眼神里满是薛湘灵的温和善意,水袖轻轻搭在小雅手上,像真的在递东西。戏台两侧的水墨背景随着剧情暗了暗,暖光聚焦在两人身上,连专家们的呼吸都仿佛慢了半拍。

“好!”当最后一句唱腔落下,李大爷率先忍不住鼓掌,老票友们跟着欢呼,连一直严肃的王专家都跟着拍了拍手。几位专家凑在一起低声交谈,时不时点头,眼神里没了最初的审视,多了几分赞许。

演出结束后,叶萌和小雅刚卸完妆,专家们就走了过来。王专家手里拿着笔记本,语气带着明显的笑意:“唱腔地道,身段也有程派的韵味,最难得的是舞美和旁白——水墨背景不抢戏,旁白又能帮不熟悉剧情的人理解,传统和创新结合得正好,没丢京剧的魂。”

另一位老艺术家补充道:“我刚才注意到丫鬟的‘卧鱼’,膝盖贴地时腰没松,这是下了苦功的——你们年轻人能沉下心练基本功,比什么都强。”

当协会会长宣布“坤伶社正式成为市级非遗京剧传承基地”时,老张头突然抹了把脸,手背沾着眼泪却笑得合不拢嘴:“终于……咱们坤伶社也能为老祖宗的玩意儿撑场面了!”小雅蹦起来抱住叶萌,声音带着哭腔:“萌萌!我们成功啦!以后能请更多人来学京剧了!”

黎延走到叶萌身边,递过一瓶温水,眼里满是温柔:“早说过你能行。”叶萌接过水,仰头喝了一口,看向院子里欢呼的众人——刘老师正和专家们聊京胡技巧,李大爷在给老票友发喜糖,老张头抱着戏箱舍不得放手。

傍晚,大家凑在厨房煮饺子,热气腾腾的白雾里,叶萌说:“以后咱们每周开一次体验课,让孩子们来学甩水袖、唱小段;下个月跟学校联系,把《锁麟囊》片段带去校园演出。”黎延点点头,往她碗里夹了个饺子:“巡演的事我跟周总对接,先从周边城市开始,让更多人看见咱们的京剧。”

月光透过厨房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个人带着笑意的脸上。坤伶社的牌匾在夜色里泛着微光,像是在见证这场属于京剧传承的小小胜仗——而这,不过是他们让京剧重绽光芒的第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