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意一出来,就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
一个大娘提着一篮鸡蛋来寄卖,笑着说:“以前俺家的鸡蛋,只能等货郎来收,一斤才给十二文,现在在这儿寄卖,一斤能卖十五文,还不用等,太方便了!”
短短半个月,千山商行的铺子就变了样——粮铺不再只卖粮,还卖杂货、帮寄卖;杂货铺不再只卖小东西,还卖布;布铺也多了些常用的杂货。乡亲们买东西方便了,商户们也愿意和陆记结盟,一起搞活动、应对麻烦。
杨明汐和陆锦棠在王明阳家待了一个月,王明阳和严道之帮着他们,把所有铺子的规矩都理顺了,新计划也推进得很顺利,杨明汐和陆锦棠商量,打算回千荒山住一段时间。
准备回千荒山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又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着晚饭,聊着天。
王明阳喝了口米酒,笑着说:“阿汐,阿棠,你们这次回来,不仅解决了麻烦,还把生意做得更活了,真是厉害。以后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师叔说。”
刘氏也笑着说:“是啊,以后常回来看看,师叔母给你们做你们爱吃的菜。”
杨三伯也来了,手里拿着一本账本,递给陆锦棠:“锦棠,这是这半个月的账本,粮铺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三成,便民角和寄卖点都赚了不少,你看看。”
陆锦棠接过账本,翻了几页,笑着点头:“三伯,做得好!以后就按这个规矩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杨明汐看着眼前的亲人,心里满是暖意——这次回来,不仅解决了商业上的麻烦,还找到了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乡亲的信任。她知道,不管走多远,清水县永远是她的根,是她最安稳的后盾。
第二天清晨,杨明汐夫妇带着陆清瑶,坐上了回千荒山的马车。
严道之打算在王明阳家再住一段时间,调理一下身体。
马车缓缓驶离王明阳家的院子,杨明汐掀开窗帘,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期待——她期待的乡村生活,总算可以实现了,也可以想想怎么把“便民整合”做成现代的菜市场那样,说不定能有新的突破。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马车前行的路,也照亮了属于他们的,充满希望的新途。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