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足球:从05世青赛开始> 第515章 价值十亿的黄金右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5章 价值十亿的黄金右腿(2 / 2)

因为距离人墙比较近,电梯球这种肯定是用不上了。

林风用的是从贝克汉姆那边学来的圆月弯刀。

贝克汉姆的球基本上都是奔着横梁下方的死角去的,角度非常刁钻,即便是门将预判对了位置,也很难扑救。

正是因为这一点,贝克汉姆才能成为小儒尼尼奥之后足坛排名第二的任意球高手,其职业生涯六十多个任意球的进球足以说明他的伟大。

足球飞跃了人墙,直挂球门死角而去。

尽管门将第一时间就完成了起跳,但人还在半空中,他就已经绝望的发现,自己不可能够得着这一球。

然而就在他陷入绝望的时候,只听见砰的一声闷响,足球击中了横梁,弹了出去。

劫后余生的尼日利亚队的门将陷入了狂喜,上帝果然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禁区内,尼日利亚的队员们同样欢欣鼓舞,冲上来搂抱着自家的门将,像是打了大胜仗一样庆祝了起来。

“哎呀,这球可惜了!”

天空体育的解说员看到这球没进后,忍不住替林风感到惋惜。

“这球的角度、力量都无可挑剔,但就是稍稍欠缺一点运气!”

“林风的这个任意球,让我想起了8年前,贝克汉姆还在曼联的时候,对阵西汉姆联的一场比赛中的一次任意球。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角度,甚至连罚球者使用的任意球技巧都一模一样,那一次贝克汉姆的任意球也同样击中了横梁,但他的运气更好,足球击中了横梁内侧,坠地后又弹进了球门。”

“呵呵,这么看来,林风从贝克汉姆那边偷师的任意球技巧还没学到家啊!”

“贝克汉姆作为我们英格兰足球的顶级任意球大师,他的看家本领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学去的”

然而远在北美的贝克汉姆,对于解说员的话嗤之以鼻。

8年前的那次任意球他还记得非常清楚,那个任意球的位置是在禁区弧顶,正对着球门,距离角度都非常完美,可即便如此,他都差点把球踢飞了。

而林风的这个任意球却在弧顶的左侧,距离也更近,其实难度要高得多。

在确保足球不被人墙阻挡的情况下,要控制好角度和力量,实在是太难了。

他的任意球之所以难防,除了角度刁钻之外,还跟球速有关。

罚球的时候,发力稍微小一点,足球的飞行速度就会慢很多,球到门前的时候,门将的扑救难度也会相应的降低不少。

想要增加门将的扑救难度,必须要狠狠发力,把球速拉上去。

可这样一来,就很难控制好角度了,更何况是这么近的距离,能击中横梁而不是直接飞出去,就足以说明对方的水平比自己高了。

“这家伙,未来怕不是要打破我和小儒尼尼奥的任意球破门记录咯!”

贝克汉姆看的只有头,连他都觉得林风的任意球太变态了。

当初有人说过他的右脚价值10亿美元,这种说法当然是夸张了,但放在林风身上,却感觉恰如其分。

平均每个赛季打进10+任意球,这样的黄金右腿,难道不值10亿吗

……

林风的任意球虽然没进,但却给尼日利亚队敲响了警钟,让他们不敢轻易在禁区附近犯规了。

跟喀麦隆类似,尼日利亚的球员身体素质也很出色。

在身体对抗上,他们是占有优势的。

可一旦他们不敢犯规,踢的束手束脚,那这种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第35分钟,中国队的攻势卷土重来。

林风在右路突破成功后分球,陈涛跟上的一脚抽射偏出了球门。

第37分钟,中国队在中场断球反击,林风送出一脚长传,将球送到禁区前。

董方卓利用自己的爆发力甩开两名后卫,在禁区外的尝试了一脚挑射。

挑的很好,下次不要挑了!

他的挑射虽然越过了门将的拦截,但也高过了门框落在了门框后面的球网上。

错失梅开二度良机的董方卓懊恼不已,躺在草坪上重重的捶打着草坪出气。

就差一点,差一点他就能甩开意大利得到罗西,独享射手榜第二的宝座了。

甚至打进这球后,他距离榜首的林风也只差1球!

看台上也传来了阵阵叹息声,大家都在为董方卓错失这次绝佳机会感到惋惜。

【这球太可惜了,要是能打进的话,中国队晋级决赛基本上就稳了!】

【尼日利亚队的门将表现的挺出色的,若不是他及时出击,封堵了董方卓的射门角度,董方卓也不至于冒险挑射了!】

【慢慢来,不用着急,我们现在还领先着呢,时间站在我们这边,该着急的是对方才对!】

刚才尼日利亚队围攻中国队球门的时候,广大球迷还有点着急。

但现在轮到中国队围攻对手球门了,他们就真的一点都不着急了。

只要对方限制不住林风,那照这样踢下去,中国队迟早会打进第二球的。

似乎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第41分钟,林风在禁区内跟对方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倒地。

现场的数万名球迷都在喊点球,然而主裁判认为没有犯规,示意比赛继续。

这引起了广大球迷的强烈不满,使劲的嘘裁判,发泄心中的怒火。

【狗裁判是带着任务来的吧】

【对方后卫明明出脚绊倒了林风,他居然觉得没有犯规,眼睛长着出气的吗】

这个时代没有var,否则的话,视频裁判助理大概率会提醒主裁判刚才禁区内有犯规的。

但在这个年代,裁判们只能靠自己的一双眼睛去观察和判断,出现错判漏判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倒也真不一定是对方故意针对中国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