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第1085章 幸福(联盟)总是会找上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5章 幸福(联盟)总是会找上门(1 / 2)

有电影叫做,“当幸福来敲门”,索洛维约夫是不大信这一类的。

毕竟,在俄国这个范围内,如果不能生而为贵族,上升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虽然有个卡bug的地方,本人的贵族身份,可以通过升为八级以上文官来实现,但当文官也要有文化,有点管理经验。

而当军官,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是军官给儿子提供世袭贵族身份,也要看请愿书,还有他个人以往的立功表现。

索洛维约夫这种出生点就有最低等级爵位的,算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他在辛菲罗波尔的会客室里,又来了客人,还是幸福联盟的成员,自己的侄子韦尼亚明索洛维约夫。

“叔叔,你在这里的生活还真不错。”

“皇上又不给我对奥斯曼帝国开战的权限,也就在这里多做些事情,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待遇了。”

“您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而且相比于目前彼得堡朝廷的显贵来说,还有个优势就是您很年轻,又接近皇室,在军队中还有崇高的威望。我在切尔尼戈夫团,那里当兵的提到您,都觉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这个团的团主是科诺夫尼岑将军,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很出色,团长在博罗季诺丢了一条腿,仍然坚持服役了很长时间,不过仍不算是一流部队。你弟弟弗洛谢沃德会去哪里尼古拉堂兄总是说,家里该有一个去近卫军服役的。”

索洛维约夫自己作为步兵上将,还真有点这个权限。

作为推荐人,他可以推荐自己家的亲戚,韦尼亚明有个哥哥米哈伊尔,他是服役到期以后就回家了,于是其他兄弟还可以从军,居然还不占名额。

“这一点,叔叔你倒是不需要做什么。”

“不需要我做什么”

“是的,父亲已经在莫斯科托人把弟弟塞到了谢苗诺夫斯基团去,只不过不像是叔叔您这样,到了近卫团就能当营长。”

“我那是因为有皇上的关照,要是先帝看到今天这样子,他会作何感想。”

索洛维约夫对于自己侄子是幸福联盟的外围成员一事并不了解,他又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十二月党人都是干什么的,这种人有好几百号呢。

“保罗彼得洛维奇陛下,他的观点是好的,愿意去改变农奴的待遇,可是做的还不够。”

来了,年轻人就是喜欢鉴证。

索洛维约夫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这么干,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忙碌,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闲人,才会聚到一个地方喝酒的时候,发表自己对于政治制度的见解。

拜托,这又不是德国的啤酒馆,海德公园的演讲角,罗马的公民大会,说那么多,对于事实并没有什么改变,反而可能还会引起军警的高度警惕。

对于他们这些军人来说,那就是说,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被绑在熊后背上人的同事。

以及,有时候可能不敢惹他们的变色龙。

“韦尼亚,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这是在叔叔的家里,甚至我这里大概都没有几个秘密警察,他们会觉得我平时很无聊,写字的时候都要多于说话的时候,举办沙龙的时候,也总是别人在说话,听不到我的观点。”

索洛维约夫虽然也会提到些事情,但是对于政治,他大部分时间是避免去谈的。

反而是要通过别的什么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意见。

能动笔去写个计划的时候,他也是反感动嘴的。

这一点,他倒是知道,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郑玄,他就讨厌这种乱侃大山的行为,而是更愿意专注于做学问。

自己的倾向,就是多去做事,少去口嗨。

“您应该站出来表态,米哈伊尔叔叔。”

“我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完成南方的建设,改善这里农奴的待遇,总会想到解决问题办法的。”

索洛维约夫也很乐观,他相信能够把事情给做好,而不是通过仓促而成的革命手段。

甚至,十二月党人就是再过十年,他们做的事情,多少也有些可笑,勇气和精神可嘉,但是作为革命者,显然他们做事差了很远。

虽然索洛维约夫被这些年轻军官认为,年龄和他们差距不大,比起来那些年长的将军更容易接触的,但索洛维约夫的态度,类似于拉耶夫斯基。

虽然索洛维约夫被公认为军人当中思想先进开明,甚至还有些理论基础的。

但他确实哪一派也不想加入,那样只会给他带来精神内耗。

“韦尼亚,你要是想做些事情,可以向我来请教,你母亲家里的农奴不多,只有6个人。可是我们这一大家子,作为地主和乡绅的,当然还有我这样的,每个人家里上百甚至上千的农奴都不止。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听到他们又说什么,看到他们做什么,这样才有些头绪。然后再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技能,又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同志,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当然了,不要用‘他们虽然人多,但是毫无用处’这种希腊戏剧里的戏谑之词。插科打诨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毫无用处。”

索洛维约夫说的也很明确,就差亲自下场知道了。

他现在大概也能够猜到,自己这个侄子的思想属于哪一派的了,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或者没有实际的动作,以及本人的声明,他也只能够做到这一点。

博罗季诺战场上的老战友们,还愿意做些事情的,往往都投身于贵族组织的改良活动当中,很多人都是自发的。

索洛维约夫也是这种态度,因为他没有任何把握,加上他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政治层面上的暧昧态度,导致他不会表态。

韦尼亚明有些失望,不过叔叔给他的建议,因为是比较年轻的长辈,他们之间也不过相差十七岁,算是隔阂没那么深的年龄段了。

带着叔叔的建议,他很快也回到了切尔尼戈夫团的驻地。

“怎么样,韦尼亚。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都说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