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第1081章 新出生的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1章 新出生的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2 / 2)

至少宫廷侍从们是这么想的,尼古拉这边更是着急,里面的是他老婆。

他还把皇村中学的同学叫来了好几个,还是走向好几个互相不同属派系的。

包括戈尔恰科夫亲王和普希金,他们这些同学被叫来,现在看起来多少是给尼古拉壮胆。

“殿下,不会有事的,伯爵安排的很妥当。”

“外交官萨沙,我觉得你这是在安慰我。”

当然了,戈尔恰科夫和普希金都叫“萨沙”,他们两个都在的时候,尼古拉会通过他们的特长和职业来区分。

这个办法,头儿也用过,毕竟圈子里来自大家族的人太多了,往往叫一个名字的,能够来自几个不同的分支。

普希金自然就是诗人了,虽说他也是外交部的文员。

除了作为尼古拉的朋友,还有点别的作用,就他这个身高,他站在这里,把尼古拉衬托的更高了。

尼古拉把朋友都叫来,也是要聚会,还有就是庆祝孩子的降生,总是要有个诗人。

要普希金写热爱生命的诗,还不是刻意吹捧皇室的,其实比较容易。

倒是普希金经常会写赞颂皇后的诗,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怎么回事。

连索洛维约夫这样知道他偷看皇后和安娜洗澡的,都搞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

皇后被上一代的近卫军们当成追求对象,这一代的近卫军和年轻侍从们当成精神象征,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

勒布伦夫人说她是普赛克,还真就对了,总是遭遇无妄之灾,还有大批的支持者和追求者.

“大诗人,现在有什么头绪没有”

其实以普希金的特点,索洛维约夫想给他取“李白”的外号,就他这个武力还不行。

要是曹植的话,没准.还有点贴切,毕竟临淄侯虽然能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武力值大概真的不太行。

“我想以春天作为主题,代表孕育生命,似乎更合适一些。”

索洛维约夫觉得吧,这个题目太动物世界了。

不过他自己也觉得,翻译诗歌他还行,写诗连普希金的脚后跟都比不上,自然是由他来了。

只不过,他的文字审查员就在旁边呢,以后尼古拉和普希金的故事还有很多。

普希金和索洛维约夫,还是同一个诗社的成员,只不过索洛维约夫和小萨尔特科夫亲王都因为公务繁忙很少出席。

听到他们讨论诗歌主题的时候,里面并没有传来大公夫人分娩时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叫声,却只有婴儿的啼哭。

“殿下,是个男孩,而且母子平安。”

甚至连医生都没上手,一个助产士就解决战斗了。

“这是吉兆,像是我之前几天读过的书里,西塞罗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没有遭遇痛苦。”

“是普鲁塔克的书,尼古拉,上面都说了什么”

亚历山大本人并不喜爱深入阅读,其实他是知道内容的,却故意要问尼古拉。

算是他在考校尼古拉的学问,之前索洛维约夫给他安排的课业,东西方古典哲学都是占了不少比例的。

虽然亚历山大总想吐槽,索洛维约夫自己当个军人哲学家就够了,还要再培养一个出来

但是索洛维约夫就是提出来,马可奥勒留就是“哲人王”,而且很好的统治了罗马,这让亚历山大也无可辩驳。

毕竟那位哲人王,是真的能干,把摇摇欲坠的罗马,差点从泥潭里给拉出来。

当然了,亚历山大大帝,虽然他的老师是来头更大的亚里士多德,但是他没有机会建设国家,只是征服过后,就草草结束了。

如果他要建设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索洛维约夫也好奇。

现在还没有到洗礼的阶段,只是医生给孩子清洗过后,表示这个孩子身体很健康,而且分量不小。

亚历山大都想好了,给孩子按照他的名字来命名,要是女孩的话,就是大妹亚历山德拉的名字。

到了命名日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大牧首来主持。

而尼古拉这个时候,就提到了西塞罗传记中的内容。

“从西塞罗出生时起,他就被预言为可以造福国家。”

“倒也可以这么说,因为他后来粉碎了喀提林阴谋,作为律师还为人民做主,惩办了不少罗马贪官,但是他最后却倒向元老院一边,以及有两个座位。”

索洛维约夫这一段说的,其实也是亚历山大本人的写照。

沙皇听了以后,也没有什么面部表情的变化。

他提到的,其实是自己的缺点。

“有两个座位”已经很委婉了,西塞罗就是两边倒,在合适的时候跳船。

他还同时是雄辩家、法学家和政治家,唯独军事方面不行。

不过他们这个时候提到西塞罗,索洛维约夫难免会想到,最后西塞罗是被马克安东尼给弄死的,脑袋和双手被钉在元老院大门。

而亚历山大二世的死法,就是下车以后,被炸弹炸断了双腿。

要是评选个地狱笑话的奖项,大概索洛维约夫的能入围。

好在他没说,只是作为在场军衔和实际职务都最高的将军,对亚历山大和尼古拉表示了祝贺。

“皇上,还有尼古拉殿下,我们这些军人,由衷的在今天感到高兴,祝贺皇室又有了新成员。”

而且索洛维约夫的说辞,就很注意话茬,后面的要留给亚历山大来说。

“应该说,也是我们兄弟的继承人,孩子总代表着未来。”

知道是男孩的时候,外面已经在安排了,随者礼炮的鸣响,现场观众都在高呼“乌拉”,在红场的人很多。

等到过了101响的时候,莫斯科的父老乡亲们也清楚,这一次很可能是个男孩。

不会像是在彼得堡的那次,路易莎生了两个女孩那回,彼得堡的吃瓜群众就高兴大劲了,没注意到过了200炮就停了下来。

当然,莫斯科老乡已经一百年没见过这架势,他们是不知道彼得堡那边的幺蛾子。

于是,欢呼还在继续,一直到301炮。

这下子,整个莫斯科都沸腾了,自发的庆祝活动也已经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