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德意志诸侯的地盘上参加婚礼,还是黑公爵和玛丽在不伦瑞克举办的婚礼。
这一次是在柏林,普鲁士的公主夏洛特要远嫁到俄国去。
还好她和尼古拉从小就认识,甚至还有些感情基础,因此早早的就定下了娃娃亲,到了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以后,算是正式确认下来。
路易丝王后要送女儿去俄国,自然也是舍不得的。
而且她的身体在战争结束以后,也是每况愈下。
哪怕是身体调养过以后,给她续命了几年,这也是难以避免的。
索洛维约夫这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就已经衰老了不少。
用衰老的原因,也是她在公开场合也总是有侍女搀扶,可不像是过去生病的时候,身体有所恢复,还能够出行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好回忆了。
“洛琴,到了彼得堡以后,要和尼基好好相处,也要善待你的仆人。”
“是,妈妈。”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够再见到你,希望你到了那边以后说起来.”
路易丝王后看到了在尼古拉身后的随行将军们,就提到了索洛维约夫。
“像是这位伯爵,洛琴你和他也很熟悉了,他34岁就当了外公,我们还等着”
“殿下,您说这个。”
“就是要提起这件事情,才能够让我宽心。你这一次的探险,倒是带回了很多成果。”
“是的,也包括一些贺礼。”
至于打开礼单的时候,相应的也要展示一些瓷器,玉器和各种工艺品。
其中有和田玉制作的观音像,还有用和田玉、宝石、金银打造的玉石榴。
这一件巧夺天工的器物,让人看了也啧啧称奇。
“这个石榴,居然是用如此贵重的珠宝做成的,真是难得。”
“这是中国皇帝陛下馈赠的,原是先代乾隆皇帝宫中所藏,知道尼古拉和夏洛特两位殿下将要完婚,特意从宫中宝库选出来的。这石榴当中多种子,也是祝愿新人将来有更多子孙,也能够一直幸福。”
嗯,就这个工艺品的质量,确实也是令人震惊了。
一个玉籽石榴,已经如此巧夺天工了,可见中国工匠的实力,也不逊于欧洲的那些珠宝制作者。
不过因为是组合起来加工而成的,比起来玉白菜之类的,这个价值差的还很远。
但也相当珍贵,尼古拉为此还向昭梿作揖致谢。
现在这些欧洲贵族也都知道了,中国人虽然很讲礼貌,但是却很少做出亲昵的举动,也不握手,而是互相作揖或者抱拳致谢。
昭梿这边也回礼,双方互相致谢以后,也提到了希望新人百年好合,而且两国的友谊长存。
在欧洲各国面前,沙皇也是倍儿有面子,毕竟中国皇帝派出一位世袭亲王和文学院的博士,还有一位特级公爵,一位世袭公爵来出席尼古拉的婚礼,将来还要到彼得堡有正式见面。
这位亲王,也是给足了亚历山大面子,在这里还提到了各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又引用了一堆典故。
亚历山大多少从尼古拉的功课里见过一些,是没想到这里还真有人来提倡和平的。
但欧洲这边,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这个时候,就轮到尼古拉秀一把从索洛维约夫那里学到的知识了。
“这位昭梿亲王殿下,他提到的弭兵之会,是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的各个公国因为连年战争,最终在宋公国的大臣提议下,举办的一次和平外交活动,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比起来,倒也早了两千多年,也真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举,为此中国的核心地区还是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伯爵,这应该还是你给我讲过的功课。”
“是的,殿下。”
这会儿索洛维约夫就不能当翻译了,还需要法兰西文学院的翻译来解释给昭梿。
昭梿随后又引经据典说了一大段,表示尼古拉居然也能够熟读春秋,也是非常难得,难怪索洛维约夫将军在中国曾经夸赞这位王子的贤德。然后还表示,像是俄国皇上兄弟四个这样友爱的皇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非常少见。
倒是如今的嘉庆皇帝,他上位的时候,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戏码,兄弟四个关系也很好。
这带清和沙俄,总是互相找共同点,不像是别人在找茬,确实也颇为有趣。
玉石榴和龙汝言现场所作的鸳鸯戏水图(附带一位亲王三位翰林的赠诗、散文、题跋和印章),算是非常珍贵的贺礼。
至于接下来的活动,就要进入教堂了。
比起来清朝的那些传教士获得批准建立的教堂,还是欧洲本土的教堂更气派一些。
索洛维约夫坐在第三排,看着夏洛特向祭坛走去,后面.
路易丝王后也真是有意思,让小女儿来给夏洛特当童。
别人不知道,索洛维约夫是知道,这是他的女儿。
这个王后,就是身体已经不太行了,也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主。
不过这孩子真可爱,索洛维约夫对于自己孩儿们的颜值还是颇为自信的,别管是像他还是像孩子他妈,看起来都像是天使。
这孩子的名字也是一长串,最后定下来的名字是阿玛利亚,也是路易丝王后自己名字的一部分。
在fw国王的长子fw王储诞生之前,路易丝王后曾经产下一个夭折的女婴,当时她就想用这个名字来着。
不过她和索洛维约夫,也就这么一个女儿,王后本人也没有那么丰富的情史,那段时间也是她和fw国王关系最僵的时候。
这也和拿破仑那管不住的嘴有关系,总是会有些口嗨让当事人误会,或许他当时总是有这个想法的。
但是趁虚而入的,总是另有其人。
也好在是个女孩,索洛维约夫最喜欢家里的漏风小袄们。
至于fw国王自己,牵着女儿的手往前走。
在教堂里的昭梿,难免要和索洛维约夫打趣,而且用了典故,别人也不见得知道。
“索将军,这位陛下,必然是前坐雅量非常之人。”
“王后乃捉刀之人,我国皇上,也甚为佩服这位巾帼豪杰。”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