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班牙军事观察团将德国和法国交战一个月的战果汇报回国内,详细战果立刻引起了西班牙政府的激烈讨论。
此时的西班牙内阁政府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今年的三月份,西班牙内阁政府就已经进行了新一轮的选举,连任三届内阁首相的安杰洛·奥尔卡霍,也因为西班牙宪法的限制不得不退出了新任内阁首相的选举。
因为卡洛清楚战争已经不远了,对于新一届内阁政府的首相选举,卡洛也是稍稍进行了暗箱操作的。
最终拿下新一届内阁首相的是原国防大臣安德鲁·罗索,由军方掌控内阁政府,卡洛的目的也很显然了。
安杰洛·奥尔卡霍伯爵虽然退出了首相选举,但他的年纪还是相当年轻的,仍然有希望参选下一届的内阁首相。
卡洛对奥尔卡霍伯爵也是相当信任的,虽然他需要暂时离开西班牙内阁政府这个最高权力机构,但卡洛也通过上议院,任命他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合王国官员政绩考核审核局局长。
西班牙原本的政绩考核体系已经顺利在葡萄牙和摩洛哥地区实施,并且由原本的西班牙政绩考核局升格为联合王国的政绩考核局。
别看内阁政府的首相和一个小小的政考局局长权力似乎差距很大,但实际上,政考局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内阁政府,西班牙和葡萄牙各级政府甚至更加畏惧政考局。
对于政考局来说,差不多已经能够做到一言定生死的地步了。当然,决定的并不是官员的生死,而是官员政治生涯的生死。
一旦政考局对某个官员的年度政绩评价为差,基本上这个官员未来就没什么潜力了,至少数年内是没有任何升迁希望的。
一旦连续获得差的评价,不管是各州州长还是各城市市长,都会面临被议会罢免的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和葡萄牙各级政府官员对政绩考核审核局是相当畏惧的。内阁首相都做不到一言决定他们政治生涯的生死,但对于政绩考核审核局来说,这真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也正因为政绩考核审核局能够决定各级官员的命运,这个机构除了要向上议院负责之外,还需要向卡洛负责。
每一任政考局局长都是卡洛的绝对心腹,上升渠道除了上议院可以直接选举的司法大臣之外,还可以被任命为殖民地总督、各州州长等职位。
安德鲁·罗索担任首相之后,由原来的财政大臣奥尔·阿科斯塔担任副首相的职位,原副首相梅诺蒂伯爵担任国防大臣。
连任三届外交大臣的威廉则光荣退休,他的职位被曾经的王室事务大臣格兰特·杰里佛斯接替。
新一届内阁政府能够看到的最大区别,就是保守党不再占据优势,反倒是进步党和工人社会党,目前才是占据内阁席位最多的两个政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进步党的奥尔·阿科斯塔担任副首相之后,下一步就是接替安德鲁·罗索的首相之位了。
虽然国防大臣安德鲁·罗索被卡洛提拔为了首相,但大部分人都知道,军方掌控首相只是为了应对这场战争。
等到这场波及大半个欧洲的战争结束,首相职位还会重新回到三大党派的掌控之中。
说回内阁政府的讨论,不管是首相安德鲁·罗索还是其他的内阁成员,对于这场战争中德国和法国的伤亡都是感到相当震惊的。
根据前线西班牙军事观察团的汇报,战争仅仅爆发一个月的时间,德国和法国的伤亡就分别达到了16.7万人和22.5万人。
这还是因为德国前半个月都在集中精力进攻比利时和卢森堡,要不然德法双方的伤亡还会更大。
其中光死亡的士兵,德国和法国分别就有3.7万人和5.6万人,这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了。
德法前线战场每一天,都有至少数千人因此死去。特别是在一些进攻比较密集的时间,一天死亡的士兵就有可能高达数万人。
这也就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超级列强,才能勉强承受如此巨大的伤亡。这样的伤亡数字放到欧洲其他非列强国家的身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损失惨重,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级别。
“陛下,法国政府请求购买1500辆现成的汽车和20艘飞艇,他们国内的汽车无法承担频繁的运输任务,特别是关于前线伤员的运输,需要更多的汽车和飞艇参与。”首相安德鲁·罗索看向了卡洛,询问道。
卡洛并未回答首相安德鲁的问题,而是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胡安·费尔南多王子,笑着询问道:“胡安,你觉得我们应该答应法国政府的要求吗?”
胡安·费尔南多王子在成年后已经逐渐开始接触政务,对于这样的国家事务处理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思考了片刻,随后回答道:“父亲,我认为,我们可以答应法国政府的要求。
就目前前线的局势来看,占据优势的是两线作战的德国。如果我们不给予法国一些援助,法国在西线战场是很难打败德国的。
在东线战场,俄国已经经历了惨败,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元气的。损失惨重的俄国第二集团军是俄国军队的精锐,就算俄国还能动员数百万的大军,这些临时动员的新兵战斗力肯定也不如俄国原本的精锐部队。
目前战争的胜利天平已经偏向了德国,如果我们不打算靠拢德国的话,向法国提供援助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
卡洛点点头,对胡安·费尔南多王子的回答还是比较认可的。
西班牙目前其实也就两种选择。要么倒向德国,直接瓜分法国的殖民地。要么就帮助法国对抗德国,自己则作壁上观。
前者看似是更加保险的方式,但如果帮助德国打败法国,德国将成为无可匹敌的欧洲第一强国,威势可是丝毫不逊色拿破仑时期的法国的。
到时候的西班牙能和这样的德国抗衡吗?答案是完全不能的。
德国和西班牙一样,都是有潜力发展为海陆双全的国家的。一旦德国打败了法国,将法国的造船体系全部迁往德国,德国将拥有不逊色英国的海军建造速度和能力。
到时候凭借国内庞大的工业,德国的海军建造速度将是西班牙的好几倍,西班牙的海军根本无法和德国抗争。
反倒是第二个看起来略微有风险的选择,对于西班牙来说才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就算能够扶持法国打败德国,胜利之后的法国自身也是损失惨重的,对西班牙没有那么大的威胁。
法国虽然也算是海陆双全的国家,但不管是法国陆军还是海军,对西班牙来说都是可以战胜的。
打败了德国对西班牙来说没有太多的明面上的收获,但阻止一个欧洲大陆上的超级霸主诞生,对于西班牙来说也算是收获了。
如果英国选择中立或者如同历史上那样站在了法国这边,西班牙在战后还是可以和英国争一争的,毕竟西班牙在战争中的损失不会太大,完全可以像历史上的英国那样,出工不出力,动用殖民地军队来充数,只派遣少量的精锐部队,确保法国的防线不会崩溃即可。
要是英国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西班牙也可以联合法国打败英国。
只要英国战败,西班牙就可以获得大片的殖民地和好处,这样也就能弥补德国殖民地不足导致的战利品价值不高的缺陷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