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法国的自信也蔓延到了他们的盟友身上,俄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加快了军队的扩张,各种动员宣传和新闻报道,传遍了欧洲各国。
在所有国家的军队扩张当中,德国和法国的军队扩张速度是最快的。一方面,德国和法国的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发达,参与征兵的民众可以快速的运输到一起,从而组建出新的军队。
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德国和法国的军队数量就先后突破了百万人,也让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变得愈发严重。
因为各自进攻计划的原因,在阿尔萨斯-洛林边境,德国和法国调集了上百万的军队对峙。
偏偏德国人和法国人之间又是充满仇恨的,这么多军队对峙的边境,迟早会爆发问题。
果不其然,1912年7月15日,在这个对西班牙来说稀松平常的一天,德国和法国在阿尔萨斯-洛林边境爆发了激烈冲突,有数十名士兵直接参与了这场冲突,最终导致两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这场冲突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只死了两个人而已,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
但问题是,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爆发了冲突,并且还死了人,德国和法国的民众能接受吗?
当然不能接受。
当法国民众得知死的两名士兵是法国这边的时候,他们的怒火被完全点燃了。
这条消息爆出的数个小时后,数千名巴黎市民聚集在一起,他们高举自制的条幅,上面写满报仇和宣战的法语,浩浩荡荡的在巴黎街头开始游行。
此时已经快要晚上,但对巴黎市民来说,即将到来的夜晚对游行没有丝毫阻碍。
随着消息的传播,在大约凌晨12点左右,游行的人群扩大了数倍,达到了数万人之多。
这下消息完全压不住了,法国政府也根本无法忽略数万名民众的意见。更何况在这数万名游行民众身后,还有更多的支持战争,仇恨德国的民众。
7月16日,法国政府正式对外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德国入侵法国领土,并且造成两名法国士兵死亡的行为,要求德国政府在24小时内交出致死两名法国士兵的罪魁祸首,并且向法国政府和受伤的法国民众道歉,否则将视为对法国政府的最高挑衅,法国将有权动用军事行为施以报复。
法国政府的要求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法国民众对德国的仇恨也达到了顶峰。
突然爆发的事件立刻成为了整个欧洲热议的话题,德国政府到底会如何选择,也变成了几乎是欧洲各国都在好奇的答案。
德国政府会如何选择呢?
实际上和现在的法国政府一样,德国政府也是没得选的。
这次冲突事件的对错已经不重要了,德国和法国都不能在这次事件中退缩,两国政府都已经被国内的民意和军队裹挟。
德皇威廉二世敏锐的意识到了,此时已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机。德国政府绝不能在这次外交事件中退让,甚至不能表达任何软弱的态度。
在法国政府发表声明的两个小时后,德国政府同样也发表了声明,并且将边境冲突的责任直指法国,表示是因为法国政府无端扣留了数名正常巡逻的德国士兵,才导致德国军队对这些士兵进行了施救。
正是在施救的过程中导致了双方军队的冲突,法国军队应当负冲突事件的主要责任,德国政府不需要向法国政府道歉,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赔偿。
在德国政府发出这份外交声明后不久,法国政府也有了回应。法国外交部门先是对德国政府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表示是因为德国巡逻士兵入侵了法国领土,法国军队才将这些德国士兵扣留的。
在这些德国士兵被扣留期间,法国不仅向他们提供了普通士兵可以享受到的伙食,还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伤害。
反倒是德国军队,没有任何解释就入侵了法国领土,以武力手段解救了这些士兵。
德国军队对法国军队的袭击是野蛮的,对法国军队造成的伤害更是巨大的。如果德国政府拒不道歉,法国政府将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态度,不排除对德国宣战的可能。
眼看着德国和法国快要打起来,欧洲各国也终于慌了。
其中最慌的就是英国了,英国此时还没有做好爆发超级大战的准备,因为英国的海军此时还没有达到他们所计划的两强水平。
虽然英国海军仍然是世界第一,但位居世界第二的西班牙海军能对英国海军产生巨大的威胁,这也代表着英国的皇家舰队并非无敌。
位居世界第三的德国海军也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对英国海军同样也有巨大的威胁。
欧洲大战此时爆发对英国来说没有任何好消息,英国政府也不能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除非亲自参与这场战争。
为了避免欧洲大战的爆发,英国政府联系了法国和德国政府,希望就这次边境冲突可以展开谈判,避免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大战爆发。
可英国政府完全忽略了此时德国和法国内部的民意,在两国民众滔天民意的席卷之下,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此时已经没有选择了。
德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先后拒绝了英国政府的和平谈判要求,这也让英国政府意识到了这场战争已经不是自己能够阻止的了。
果不其然,在1912年7月17日,法国政府开出的24小时期限的最后一个小时内,德国驻巴黎外交大使向法国政府正式递交宣战书,并且骄傲地留下了一句:“既然法国政府不愿承担军队的过错,那就让一切的对错由战争来判断吧。”
德国宣战了!
这场欧洲大战以任何人都没想到的方式爆发了,而且爆发的是如此仓促。
真正料到战争要爆发的,可能就只有德国和法国两个当事方了。
德国为什么要拖到24小时期限的最后一个小时才对法国宣战呢?实际上就是在拖延时间,从而进行更大范围的全国动员。
法国政府这边虽然不知道德国的把戏,但法国政府也预料到了战争即将在不久后爆发。
为了做好应对,在总参谋长霞飞的建议之下,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也悄悄的颁布了动员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动员。
收到德国的宣战书之后,被德国外交大使傲慢态度惹恼的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当即也命令法国大使向德国政府递交宣战书,并且对参谋长霞飞下令道:“参谋长阁下,现在到你表演的时刻了。
我不希望再看到这群日耳曼人骄傲的态度,是时候让他们明白,法兰西的荣耀不可践踏这句话了。”
总参谋长霞飞自然是点头答应,他对于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还是相当有信心,也认为此时爆发战争算是不错的时候,至少法国民众对这场战争还是相当支持的,这也代表法国在未来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兵,这已经是巨大的好消息了。
当德国和法国互相宣战的消息传播到欧洲各国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半小时。
卡洛也对欧洲大战爆发的方式感到惊讶,没想到这个世界的世界大战居然是由德法冲突引爆的。
或许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这个世界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毕竟他的第二位继承人,侄子斐迪南大公似乎已经逃脱了被刺杀的命运。
卡洛此时好奇的是德国和法国盟友的态度。战争以让卡洛感到意外的方式爆发,德国和法国的盟友是否会坚定地履行盟友义务,同时向盟友的敌人宣战呢?
时间很快给了卡洛答案。
1912年7月18日,俄国以履行法俄同盟义务为由,向德国宣战。
奥匈帝国也在同天向俄国宣战,随后向法国宣战。
法国和德国也在这一天分别向奥匈帝国和俄国宣战,战争正是由德法双方波及到了整个同盟国和协约国。
当然,这其中也是有例外的。
作为三国同盟的成员,意大利直到俄国和奥匈帝国参与战争,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