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481章 列强实力对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1章 列强实力对比(1 / 2)

1910年到1911年这两年时间对西班牙来说,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两年。除了大量建造海军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之外,其他方面和之前的几年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来说,1910年到1911年这两年时间就显得有些难熬了。

难熬的原因也很简单,随着英国和西班牙先后宣布中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变得更加激烈,这也导致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在不断扩张军队数量,各国的军费开支自然不断上升。

西班牙目前掌握的情报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军费开支相较于十年前,均已经翻了至少两倍。

军费开支翻个倍不是开玩笑的。以西班牙的财政状况来举例,西班牙的军费开支基本保持在政府财政总开支的30%左右,如果翻个倍的话,占比将达到夸张的60%。

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的,长此以往的持续下去,欧洲各国基本都会面临难以想象的财政负担。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各方面得出的情报预估,目前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的财政状况都已经达到临界线,有极大概率引发财政的崩溃。

目前政府财政收入最多的还是大英帝国,除了依靠英国本土的税收之外,英国在海外的投资也是极多的,甚至占到了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以上。

英国在1911年的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92亿英镑,已经无限逼近2亿英镑的门槛,在世界所有列强国家当中遥遥领先。

虽然收入比较高,但英国的财政总支出也有1.9亿英镑的规模,其中军费支出就已经达到了6500万英镑,比意大利的财政总收入还要高。

最接近英国财政收入的是德国和美国,财政收入均为1.45亿英镑。德国和美国都是比较相似的,在没有多少殖民地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基本都靠本土的工业和经济推动,这其实也代表着德国和美国本土的繁荣已经不逊色英国。

虽然德国和美国的财政总支出也都处于同一水平,但和美国不同的是,德国财政总支出中有一大半都是军费支出,总军费开支达到惊人的8200万英镑,可以说整个国家几乎都在为军事运转,已经到了牺牲其他行业的地步了。

法国的财政总收入位居世界第四,大约有1.32亿英镑。法国同样也从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收入,殖民地贡献的财富就有总收入的大约六分之一。

法国的军费开支也是极其夸张的,超过了7000万英镑,和德国一样,都在不断的向军队倾斜资源。

俄国紧随其后,财政总收入同样也达到了1.2亿英镑。虽然俄国的经济状况并不良好,但因为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巨大的人口,积少成多之下也让俄国的财政收入突破了上亿英镑。

当然,这对俄国来说也并非是好消息。俄国因为庞大的国土和人口,也需要面临大量的财政支出。

别看俄国的财政总收入高达1.2亿英镑,实际上俄国每年的财政总支出只多不少,财政每年基本都是亏损的,这也是他们需要法国贷款以及资本帮助的原因。

俄国的军费开支并不比法国少多少,毕竟他们是实打实的拥有上百万的陆军。如果不是俄国建造海军的速度相较于法国来说更慢一些,恐怕俄国的军费开支还会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三。

俄国的军费开支总计6500万英镑,同样也超过了财政总开支的一半。

西班牙的财政总收入位居列强第六,1911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9.302亿比塞塔,等同于7721万英镑,略微领先奥匈帝国。

和以上几个国家相比,西班牙的军费开支就要少得多了。西班牙的总军费开支只有3125万英镑,也就是7.812亿比塞塔,整体财政状况还是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的。

奥匈帝国的财政收入只有6900万英镑,但是他们的财政总开支却高达8000万英镑以上,政府每年的财政亏损高达1100万英镑。

奥匈帝国的财政之所以如此糟糕,原因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高达3800万英镑的军费开支。

财政收入比西班牙更少,军费开支比西班牙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奥匈帝国还能维持比较良好的财政状况,那只能说西班牙的政府太过无能。

意大利政府位居列强的最后一位,政府全年总收入大约在4000万英镑左右。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一样,政府的财政开支远远大于收入,并且军费占了大头。

意大利每年的财政亏损同样高达上千万英镑,光是投入到军费的资金就已经超过2500万英镑,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除了这八个列强之外,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岛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列强之下比较强的国家的财政水平了。

岛国在进行维新之后,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经济更是大幅度提升。

根据西班牙打探到的情报,岛国在1911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在4600万英镑左右,是比意大利要高一些的。

当然,因为较大规模的军队再加上本土矿产资源比较匮乏的原因,岛国的财政开支也是远远高于收入的,财政总支出已经超过了5000万英镑。

奥斯曼帝国在失去了大部分欧洲领土之后,财政收入也直接腰斩。根据最新数据,奥斯曼帝国在1911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只是勉强超过2000万英镑,这还得归功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工业投资。

其实从这一份各大列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就能够明显推断,如今这个世界的世界大战绝对会提前爆发,根本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一直拖延到1914年,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而爆发。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意大利,他们的财政明显无法长时间负担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

可如今两大军事集团的军队规模只能加不能减,毕竟敌人在疯狂的扩军,自己这边总不能去裁减军队人数吧。

这么做换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主动入侵。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财政已经极其糟糕,德国和法国的财政也是好不了多少的。

德国有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拖油瓶,法国同样也有俄国这个拖油瓶,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来帮助盟友维持财政的平衡。

虽然德国和法国的财政状况相对良好,他们也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军事扩张当中。

但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政府的财政预算都是有限制的。等到每年增长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军费开支的时候,就必须得想办法来解决财政方面的负担。

战争已经不得不打了,这不仅是卡洛的推断,同样也是德国和法国政府的想法。

除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越来越激烈之外,还有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欧洲各国内部的矛盾同样愈演愈烈。

俄国国内的情况算是比较糟糕的,法国和德国国内的情况也未必好多少。

各种各样的阶级矛盾导致国内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涉及到太多民众的原因,往往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唯有战争,只有通过战争向外界转移矛盾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国内的各种问题。

战争能够把民众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国家仇恨上,会让他们短暂的忘记国内的阶级仇恨,这对德国和法国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和法国都在疯狂的扩充军备,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点燃这场战争,让对方来为自己承担巨大的军费开支。

因为英国没有加入协约国的原因,此时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毫厘之间。

财政方面是如此,人口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截至1911年年底,同盟国人口共计1.75亿人,其中德国人口6397万人,奥匈帝国人口4792万人,意大利人口3608万人,保加利亚人口410万人,奥斯曼帝国2295万人。

协约国人口共计2.083亿人,其中俄国的人口最多达到了1.62亿人,法国人口4087万人,塞尔维亚人口456万人,黑山人口92万人。

虽然协约国的人口要比同盟国多一些,但也没拉开太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协约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俄国和法国身上,特别是俄国,人口已经和同盟国的总人口接近了。

同盟国除了三个列强级别的战力之外,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一个陆军战斗力比较强悍,另一个拥有超过两千万的人口,还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而协约国这边,塞尔维亚能发挥的作用最多等同于保加利亚,而且塞尔维亚还处于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的合围之中,能坚挺多长时间都是个问题。

黑山就更不用多说,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完全就是充数的。

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人口情况也能看出一大特点,那就是协约国基本只靠法俄两个,而同盟国除了三大列强之外,其他国家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也正因为如此,欧洲其他中立国家的舆论还是比较看好同盟国的。虽然同盟国在人口方面处于劣势,但要是真打起来,俄国这1.6亿人能发挥的作用,极大概率是比不上德国6000多万人的。

当然,法国拥有大片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人口并没有算入其中。如果算上这些殖民地的人口,法国的人口勉强也能过亿。

只不过这些人口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更加有限,除了在战争中充当炮灰之外,似乎也就只有填补数据上的缺陷这一个作用了。

除了经济和人口之外,在煤炭产量和钢铁生产总量方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差距也是不大的。

在煤炭产量方面,美国的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年产煤炭4.74亿吨,已经快接近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的总和了。

世界第二自然是大英帝国,凭借大片殖民地的煤炭储量,英国在1911年的煤炭产量也有2.92亿吨。

德国位居世界第三,煤炭产量2.515亿吨。作为同盟国的带头大哥,德国不管是煤炭产量还是工业产量,在两大军事集团中都是第一名。

俄国凭借国内丰富的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年产煤2.2亿吨。在煤产量方面,协约国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俄国了,法国的煤炭产量只有3900万吨,不足德国的六分之一。

当然,法国煤炭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拿走了重要的产煤地阿尔萨斯-洛林。

这里不仅拥有大片的煤矿,同样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铁矿。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德国和法国关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争夺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这也是德法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法国之前,奥匈帝国的煤产量位居世界第五。矿产资源往往和山区联系起来,而奥匈帝国国内又多山脉,这也导致奥匈帝国的矿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奥匈帝国的煤产量能够达到5000万吨以上,比法国的煤产量更高,也算是少数能拿得出手的数据了。

法国位居世界第六,再往后则是西班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