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0多年前,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就曾提到,贫穷的本质是消灭未来。”
“当穷人为能不能吃上下一顿饭而发愁的时候,是没有多余的心理带宽做长期计划的。”
“这种无力的匮乏感和急迫感,让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眼前的琐事上,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稀缺”。”
“当穷人手里的钱无法满足当下最基本的需求时,就会陷入稀缺状态。”
“他们管不了将来有多少债务、会不会生病、孩子能不能上学,他们最要紧的就是能吃上饭睡上觉,让快要室息的生活好过一些。”
“只可惜,缺钱导致了错误的选择错误的选择又导致了更大的财务、健康和教育隐患,进一步加剧贫穷,越陷越深无法自救。”
“贫穷的恶性循环,不管谁来了都无法独善其身,那些衣着光鲜的富人、满嘴经济学术语的专家,把他们任何一个人丢进来,都只会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大明时空位面。
朱棣微微一叹:
“说一千道一万,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闻言,一旁的朱高炽心中赞同。
当一个人天天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时候。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找饭吃找衣穿,不太可能会考虑更多更长远的事。
不过,凡事无绝对。
“爹,贫寒出身的人,倒也有目光长远之辈。”
朱高炽开口对朱棣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很清楚。
他钦点的永乐朝第一位状元曾棨,便是出自真正的寒门。
此人少年时,需要以砍柴、做力夫等体力活维生,就连读书启蒙也是靠偷师、自学。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此人最后都能成为状元。
足以证明此人是一个意志坚定、目标长远的人。
还有他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同样也是出身贫寒。
故而,朱棣觉得贫寒的环境,的确会给人带来很多困难,让人需要为生计奔波。
这样会阻碍人的思考,使得许多人没办法考虑太长远的事。
但要说一定会让人目光短浅,却也不对。
总归是因人而异。
“所以,总结来说,贫穷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缺钱。”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很多扶贫计划都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原因就在于各种扶贫计划,把贫穷的结果当成了贫穷的原因,在理财培训、医疗保障和教育改善这些表面问题上隔靴搔痒。”
“理财培训方面,有学者综合分析了201项资金管理培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无一例外都没有半点成效。”
“医疗保障方面,在非洲南部每年有几百万儿童死于痢疾,可无论当地政府和救援组织怎么普及,消毒剂都没有被广泛使用。”
“教育改善方面,鹰酱国每年在贫困儿童教育上的投入约5000亿美元,不算少,但他们在学业和就业上依然没有起色。”
“这些扶贫计划有个共同点,都是苦心积虑地为穷人的未来做规划,而这也正是问题所在,因为它们都没办法解决当下的稀缺问题。”
“其实,穷人的问题就在眼前,只要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会提高,心理带宽就会扩大,他们自己就能处理好长远的问题。”
“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当下的一个助推,而不是让那些所谓的专家给自己一个信心。”
“话是这么说,可该如何解决呢?”
历代许多古人看完这一段,心中疑问道。
这么多的扶贫计划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究竟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起作用呢?
怎么样才能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状况呢?
带着这些疑问。
他们继续看向高空玄幕。
“要解决眼前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钱直接发给穷人。”
“啊???”
听到玄幕中说出这个办法,古人直接懵了。
这个解决办法是不是太过简单粗暴了点?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的眉头微微一皱。
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穷人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获得钱,那穷人还会想着劳作挣钱吗?
他觉得多半不会。
如此一来,久而久之,这些穷人不就大批量成为懒汉了吗?
不事劳作的懒汉,还要给他们发钱。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