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丈夫有家暴的习惯,另一方面,王氏也有了外遇。】
【闹到后来,王氏用酒灌醉丈夫后,与情人私奔。】
【然而,生活不是小说,没有什么双宿双飞,她很快被情夫抛弃,只身一人躲到了郯城附近的道观。】
【不久后,她被邻居和丈夫找到了。】
【因为此事,任某颇受邻居嘲讽,便对王某怀恨在心。】
【于是在一个雪夜里,他把妻子王氏压在新买的草席上,用膝盖顶住,生生掐死,然后弃尸雪地。】
【此案见载于1673年冯可参所写《郯城县志》。】
【此案若发生在当代,任某应该会被判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在当时,地方官因妻子出轨出逃在前,依据当时的主流“理学”经义,认为任某杀死了不守妇道的妻子情有可原,将其释放。】
弹幕飞出——
【就离谱,出轨是道德问题,杀人是法律问题,怎么可能无罪?】
【真是太6了,杀人都能无罪,理学断案实在是离谱。】
【i'tbreathe!!】
看着高空玄幕。
历代不少古人眼中闪过疑惑不解之色。
他们不太能理解,为何后世之人会觉得这个案例的判罚有问题。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判决很合理啊。
而之所以这些古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因为妻子出轨放在古代,是女子极为严重的过失。
在这些古人看来,出轨的妻子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而他们的这种看法。
也是华夏古代王朝的普遍观点。
甚至在许多朝代的律法中,都规定这种情况杀妻无罪,或者被轻判。
就比如《大明律》的规定:
丈夫如果抓奸当场杀了妻子与奸夫,无罪,但如果只杀妻子,没杀奸夫,那就有罪了。
这样的律法,要放在后世,无疑是相当炸裂的。
【这“理学”断案为何如此诡谲?】
【作为儒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否从一开始就这么苛刻?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的?】
【如果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本期视频将给你答案。】
【其实,从汉武帝霸主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已经不断变化了。】
【尤其是在佛教传入中土后,儒释道三教论衡,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统摄朝堂和基层。】
【甚至到唐代中后期,民间崇佛成风,皇室也大修佛寺、迎佛骨。】
【饶是儒家精英如韩愈等再怎么劝阻,杜牧再怎么哀叹也无济于事。】
弹幕飞出——
【冲击确实大,差点就把儒学干趴下了,所以韩愈等人才发起‘古文运动,想挽救下衰落的儒学。】
【儒学的衰落,主要还是自身出了问题,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无法发挥社会政治功能。】
【这是内因,但是佛学猛烈冲击的外因,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
......
春秋战国时空位面。
孔子的眉头皱起。
这佛学是什么?
为何能对儒学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并且,还是在儒学树立了华夏古代王朝官方正统思想之后发生的事。
这让孔子感到很是震惊。
“所以,理学对儒学进行改变,就是为了挽救儒学吗?”
孔子一边在心中如此想道,一边脸色淡然地继续看向高空玄幕。
一个学说流派,经过几千年发展,产生些改变乃至畸形,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因此,到了宋朝,士大夫好不容易与天子共治天下,当然要想办法强化自身。】
【尤其是通过“借鉴”、“致敬”另外两家,用魔法打败魔法,理学也就应运而生。】
【说到理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洛阳二程,生于南剑州的朱熹,还有那句:存天理、灭人欲。】
【但理学远非诸圣人创始,它在北宋时期有多位奠基人。】
【比如:“八卦带师”邵雍、“莲花使者”周敦颐,“横渠先生”张载等,《宋史》将他们与二程并列为“北宋五子”。】
【所以,要了解理学从何而来,得先说一说这几位老夫子。】
“存天理、灭人欲?”
“这,这…是何意啊?”
北宋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许多古人表情古怪,心中涌上了这一问题。
……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