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边呢,在东南垭的几个国家,那可都是刺儿头,你鹰酱是收拾还是不收拾?”
“你要收拾了,先不说毛熊答应不答应,就说这珠穆朗码峰你也无从下手。”
“要不收拾这几个国家,又能让你焦头烂额的。”
“而最麻烦的,其实还是西北方向那边住着一个大岜,以前大巴和咱们可是兄弟。”
“现在我们离开了,鹰酱过来了,那领土方面肯定是不容商量。”
“鹰酱肯定不愿意吃亏,并且大巴还不是鹰酱的对手。”
“然而大巴也是有核弹的,并且在国内还有一大票的动乱分子。”
“鹰酱要是把人家大巴惹急了,那以后就等着天天返恐吧。”
“就说这么一个环境,鹰酱还想当全球霸主?”
“能花20年的时间把自己家门口的事情治理好,就烧香拜佛吧。”
大明时空位面。
正在读书的张居正,掩卷置于案牍感慨道:
“华夏四周环绕诸国,采取的可都是怀柔国策,近交远伐,纵横交错,保护好窝边草,才不至于被人逮住命脉。”
而鹰酱则是大有不同。
毕竟身为世界上的霸主,架子还是有的。
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也必然非常强势。
而有些小国家,别看国家实力不行。
但是在与大国掰手腕方面,那可丝毫不怵。
张居正从屋中走出,行至院中,缓缓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常年位高权重,必然摸不到小国的命脉,刚强则折啊!”
若是鹰酱真在后世领土上,必然还要在这方面经受磨炼。
“鹰酱这边肯定是得忙一阵子,那我们换到鹰酱去呢?到底是好还是坏?”
“首先是龙国与鹰酱两国的国土面积,龙960万,鹰937万,差距并不大。”
“但是咱们可是有14亿人口的,这要是一股脑儿搬到鹰酱,那说不定整个世界的中心都得往范美移。”
“到时候,华夏就拥有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淡水资源。”
“有了这些水资源,我们就不用搞那些南范调水的这些工程,可以直接发展外贸。”
“并且我们国家,是从农耕文明过渡而来的。”
“然而华夏的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合耕种,而范美就不一样了。”
“大片大片的平原耕地,达到了国土面积的20%,完全不需要再担心粮食问题。”
大明时空位面。
朱棣望着鹰酱地图上,大片大片可耕种的土地,眼中不由得露出一抹羡慕。
“原来鹰酱能够发展起来,抛开其他原因,也是占据了有利地形。”
“属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齐头并进才有了今日之强。”
即便是后世有所谓工业革命,粮食也是国之重器,是所有国家发展的根基。
农业强盛,也就意味着国本雄厚。
“不过我华夏人天生带有耕种天赋,若是更换到鹰酱领土,必然会开辟一片新天地!”
朱棣感慨道:“毕竟民以食为天啊!”
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因而历朝帝王对春耕尤为重视。
每年立春后,都会在一块特定范围内的耕田里亲自示范扶犁耕田。
以号召全国民众积极耕田劳作,这块特定的耕田可称为“演耕地”,而皇帝做的示范活动可称为“亲耕礼”一或“耕藉礼”。
朱棣也曾经在北平正阳门南端西侧建造了山川坛。
包含皇帝更换祭服的具服殿、面积为一亩三分的演耕地。
……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