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流转,秋日的紫禁城,被一层金辉笼罩得格外庄重。
钦天监几经推算,将永琏的大婚吉日定在了九月十六。
这是全年最宜嫁娶的良辰,连带着整座皇城都染上了喜庆的氛围。
大婚当日,鼓乐喧天,仪仗绵延数里。
永琏身着绣着四爪蟒纹的亲王吉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亲自迎娶瓜尔佳氏入王府。
而随着婚礼落幕,皇上的圣旨也随之颁下:正式册封二阿哥永琏为端亲王,特许其入朝参政,参与朝政议事,与此同时,也册封大阿哥永璜为定郡王。
永琏大婚之后,便依照规矩搬去了宫外的端亲王府居住。
往日里富察琅嬅日日能见到的身影,如今只剩晨昏定省之时才能入宫请安,富察琅嬅虽心中有几分不舍,却也为儿子的成长与担当倍感欣慰。
好在永琏素来孝顺,每隔几日便会带着新妇瓜尔佳氏一同入宫,福晋恭谨有礼,样样周到,永琏更是记挂着额娘,时常从宫外寻来新奇玩意儿。
或是新出的精致糕点,或是西洋的精巧摆件,总能让长春宫添几分暖意。
这般温馨的日子没过多久,便到了富察琅嬅的产期。
彼时京中已数月未降甘霖,田地干裂,河渠枯竭,百姓们日日焚香祈雨,连宫中的气氛都带着几分焦灼。
皇上和太后亲自带着妃嫔们跪在宝华殿祈福,祈祷上苍能够降下甘霖。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长春宫传来喜讯。
富察琅嬅顺利诞下了七皇子。
几乎是婴儿响亮的啼哭划破天际的瞬间,铅灰色的云层骤然散开,淅淅沥沥的雨水倾泻而下,滋润着干涸的土地,缓解了连日的旱情。
这场的奇事,让皇上龙颜大悦,当即亲临长春宫探望。
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幼子,他眉眼间满是笑意,当场赐名“永琮”,更下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以此庆贺皇子诞生与天降祥瑞。
一时间,长春宫风头无两。
可富察琅嬅却全然不顾宫外的喧嚣与荣光,她坐在铺着软垫的榻上,小心翼翼地抱着怀中的永琮,眼眶早已泛红。
温热的小身子依偎在她怀中,小小的手攥着她的衣襟,哭声洪亮得几乎要掀翻屋顶,这般鲜活的模样,让她忍不住落下泪来。
上一世的永琮,体弱多病,连哭声都微弱得像小猫,她还没等到永琮唤她一声皇额娘就夭折了。
如今,她的孩子回来了,依旧是这般熟悉的眉眼,却比从前健康强壮了许多,这份失而复得的喜悦与庆幸,让她久久无法平静。
一旁的高曦月见她落泪,不由得带着几分嗔怪开口,语气里却满是心疼,“从前臣妾坐月子时,您总劝着不许哭,说伤身子,如今轮到自己,倒先哭起来了。”
富察琅嬅闻言,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望着高曦月嗔怪的模样,不由得破涕为笑,语气带着几分打趣,
“好啊,如今你连本宫都敢打趣了?咱们贵妃娘娘管着宫务这么久,真是不一般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