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6章 宣传片(1 / 2)

文物修复完成后,水下古城的开发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围海堤坝已经全部修建完成,巨大的抽水机日夜不停地工作,将古城区域的海水抽干。

随着海水一点点退去,一座完整的北宋县城遗址渐渐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城墙高约五米,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但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城墙上的垛口、箭楼遗迹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当年士兵防守时留下的箭孔;

街道用青石板铺成,宽约三米,虽然历经千年海水浸泡,石板上的车辙印依然清晰,能想象出当年车马往来的繁华景象;

县衙位于古城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大堂、后宅、库房的遗迹保存完好,大堂中央还能看到当年官员办公时使用的案台遗迹,案台上的刻痕像是还残留着当年的墨渍;

商铺沿着街道分布,一共有五十多家,有的商铺里还能看到当年摆放商品的柜台、货架遗迹,甚至在一家商铺的角落里,还发现了当年用来称量货物的铜秤。

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也全部建成。

游客服务中心采用了仿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红墙黛瓦,飞檐翘角,屋顶上还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门口挂着一块木质牌匾,上面写着“望海县古城遗址游客服务中心”十个金色大字。

服务中心里面设置了咨询台、导游服务站、文物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穿着北宋时期的服饰,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文物展示区里,摆放着修复好的竹简、陶片、青铜编钟等文物的复制品,旁边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方便游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

停车场位于景区入口处,能同时容纳五百多辆汽车,地面铺着绿色的透水砖,不仅防滑,还能收集雨水。

停车场里专门设置了二十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有十个无障碍停车位,方便不同需求的游客。

观光步道沿着古城的街道修建,采用了防滑的青石板材料,和古城的街道风格保持一致。

步道旁边设置了木质的护栏,护栏上挂着小小的灯笼,晚上点亮后,整个古城会变得格外温馨。步道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休息亭,亭子采用了北宋时期的攒尖顶设计,里面摆放着石桌石凳,游客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座千年水下古城,林风主动担任了东渔村文旅项目的旅游大使,开始为古城的宣传造势。

他先是在东渔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闭关三天,写了一份详细的宣传策划方案。

方案足足有五十多页,里面不仅详细介绍了水下古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物价值,还结合东渔村的渔家文化,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的旅游体验项目。

“宋朝县令断案”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上北宋时期的官服——

县令穿的绯色公服,县丞穿的绿色公服,主簿穿的青色公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