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时,所有演员走上舞台,齐声喊道:“谢谢林风哥哥,谢谢所有为我们铺路的人!”
林风站在台下,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起点。
未来,他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青云县的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更多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东渔村的海浪,载着希望驶向更远的地方。
初夏的清晨,东渔村的实训码头格外热闹。
乘风航海学院的“破浪号”实训船缓缓驶离码头,船头悬挂的校旗在海风中招展,船上载着50名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即将开启为期半个月的“近海实训远航”。这是学院成立以来的首次海上实训,也是对学生们一年来学习成果的实战检验。
“同学们,这次远航,我们要沿着青云县近海航线,途经三个渔港、两个岛屿,完成船舶驾驶、海洋导航、货物装卸、应急处置等12项实训任务。”
船长周建军站在甲板上,向学生们讲解着行程安排。周建军是有着30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这次特意被请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他指着远处的海平面,继续说道:
“大海不会永远平静,你们要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学生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实训服,脸上既兴奋又紧张。
李明站在船头,手里紧紧攥着航海日志,这是他第一次登上真正的远洋船舶。
“以前在模拟器上练习过无数次,但真正看到大海,还是觉得不一样。”他对身边的同学王浩说,“你看那海浪,比模拟器上的真实多了!”王浩笑着点头,手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航标。
实训的前几天,一切都很顺利。
学生们在周建军的指导下,轮流进行船舶驾驶操作。
在驾驶室里,李明坐在驾驶台前,双手紧握舵轮,眼睛紧盯着前方的海面。
“注意修正航向,现在有偏流,每小时调整2度。”周建军在一旁指导,“看导航仪,现在的航速是12节,距离下一个渔港还有30海里。”李明按照指导,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舵轮,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除了船舶驾驶,学生们还进行了货物装卸实训。
在第一个停靠的渔港,“破浪号”需要装载一批海鲜货物,运往下一港口。
学生们分成小组,在码头工人的指导下,学习使用起重机和传送带,将一箱箱海鲜装上船。“注意货物的摆放,重的在下,轻的在上,还要固定好,防止航行中移位。”
负责指导的工人师傅说。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挂钩,有的负责固定,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