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4章 培训(1 / 2)

当年他们学校为了抢优质生源,每年都要派老师去十几个省份宣讲,即便如此,招生情况也时有波动。而这两所新学校,既没有口碑,也没有历史积淀,招生难度可想而知。

就在众人心情愈发沉重时,林风话锋一转,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开始分析当前的形势:

“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首先,对于本县乃至本市的招生,我还是有相当信心的。过去大半年,东渔村从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变成了拥有两所专业院校的教育基地,道路修宽了,配套设施也完善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而且,我们学院从无到有的建设速度、高标准的设施配置,通过本地媒体的报道、乡亲们的口口相传,已经在周边地区积累了不小的名气和期待感。我相信,凭借这份‘地利’与‘人和’,吸引一批本地的优质生源,问题不大。”

听到这里,台下众人的脸色稍稍好转。

一位本地选拔的教职工甚至露出了笑容——她上周回村时,还听到邻居家的孩子说“想去新学校学航海”,看来本地的认可度确实不低。

“但是!”林风的声音再次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抬起右手,手臂有力地挥向身后——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地图上用红色标记出了全国主要的港口城市和安保需求旺盛的地区,“我们的目光,绝不能只局限于本县、本市,甚至不能只局限于我们本省!我们要放眼全国!只有真正吸引来自五湖四海、怀着蓝色航海梦想和守护平安志向的学子,我们的学院才能真正打响名气,才能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培养实用型人才、助力行业发展’的办学初衷和价值!”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语气里充满了豪情壮志:“所以,接下来的这场招生硬仗,我们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彻底抛弃‘万事大吉’的幻想,做好打硬战的准备,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去打!我们不仅要招到学生,还要招到优质的学生;不仅要在本地打响名气,还要让全国都知道,东渔村有两所靠谱的职业院校!”

这番话,既有对危机的清醒认知,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调动起了台下众人的情绪。

原本凝重的氛围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的斗志。那位退役特战军官挺直了腰板,眼神里燃起了战斗的火焰——他最不怕的就是挑战;前排的青年教师们则兴奋地互相交换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全国各地的学子汇聚东渔村的场景;就连那位沉稳的航海技术研究员,也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开始盘算着怎么把自己的航海经验分享给更多学生。

了解林风的人都知道,他从不是只说不做的“空想家”,而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

动员大会结束的当天下午,他就立刻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学院内部崭新的多媒体教室和会议室里,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入职培训。

培训正式开始前,不少教职工心里都有自己的猜测

:第一天大概率是讲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第二天可能会培训学生管理技巧,第三天或许会安排校园设施熟悉……毕竟,这是大多数学校入职培训的“常规操作”。

然而,当第一天的培训课程表公布时,所有人都愣住了——第一课的主讲人是林风,主题竟然是“招生素养与我们的选拔标准”,既不是教学技巧,也不是课程安排,而是和“招生”相关的内容。

坐在中间排的一位来自传统院校的老教师,甚至忍不住和旁边的人小声嘀咕:“怎么一上来就讲招生?难道不该先教我们怎么上课吗?”

质疑声中,林风已经走上了讲台。他没有理会台下的窃窃私语,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老师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有的在传统院校待了十几年,有的刚从高校毕业,大家可能都习惯了传统的招生模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很多学校招生时,看的首先是分数,是学生成绩单上的数字。分数高,就意味着‘好学生’,就能优先录取,仿佛分数就能代表学生的一切——学习能力、品德素养、实践能力,都能从分数里看出来。”

说到这里,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变得严肃而深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