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三才山笼罩在薄纱般的雾气中。太上灵应宫山门前,陈安负手而立,素净道袍在风中微微拂动。
身后,柯晨、李晴天、林染、曹阳、清源、正勤六名弟子肃立如松,人人身着崭新道袍,背负行囊法器,眼中既有远行的兴奋,更沉淀着临战的凝重。
“此去龙虎山,非为虚名。”陈安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罗天大醮,玄门盛事,亦是试金石。南斗阵已初具雏形,但实战方见真章。记住,阵在人在,阵破人危。遇事,多看,多想,少言。”
“谨遵师命!”六人齐声应诺,声震山林。山风卷起落叶,掠过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他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弟子,最后落在留守的叶小兰、老赵、宋仁心身上,“宫中诸事,有劳诸位。”
“当家的放心!”老赵拍着胸脯,“保管您回来时,道观香火更旺,饭菜更香!”
陈安不再多言,袍袖一挥:“出发!”
众人登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军用直升机。螺旋桨轰鸣,搅碎山间晨雾,载着太上灵应宫一行,向着道教祖庭龙虎山的方向破空而去。
......
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藏云。自高空俯瞰,但见主峰拔地而起,状若龙盘虎踞,云雾缭绕间,紫气氤氲,一派仙家气象。
直升机降落在山脚一处开阔平台。甫一落地,喧嚣声浪便涌入耳中。平台之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旌旗招展。身着各色道袍的道门羽士往来穿梭。
“好多人……”李晴天低声惊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中的紫云旗。清源则微微闭目,捕捉着四周纷杂的声息与气机流动。
“茅山的人到了,看!”
“武当的也来了!”
颜明跟在陈安身边,眼神锐利,打量着来此众人。
陈安环视一圈,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师叔!”
守宁真人回头一望,见到陈安,立马喜笑颜开,“崇安!”
方才在直升机上,军方的人告诉陈安,楼观台也会派人来,这会见到守宁,陈安自然有种见到娘家人的激动。
两人简单问候一番后,陈安道:“师叔这次来有什么打算么?”
守宁真人笑道:“我们来就是给你撑场子,不然别人还以为咱们楼观道没人了呢......哦,对了,崆峒山那几个老家伙让我转告一声,山高路远,他们一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只能托我代为问好了。”
“这都是小事,他们太客气了。”
守宁真人注意到陈安身后的清源,“这就是崆峒山送来的小道童吧?眉清目秀,不错,不错。”
清源恭敬回礼,“谢...前辈。”
议论声此起彼伏。各派弟子彼此打量,目光中带着审视、好奇,也暗藏较劲之意。只有陈安一行人收获的目光是最多的。
“崇安掌教!”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只见张承岳快步迎上,身后跟着几名天师府弟子,皆气度不凡。“一路辛苦!大上清宫已布置好醮坛,天师等候多时,特命贫道前来接引。”
“有劳张执事。”陈安还礼,“师叔,一起走吧。”
“嗯,走!”
“请随我来。”张承岳在前引路。一行人穿过人群,踏上通往主峰的石阶。石阶宽阔,以青玉铺就,历经岁月打磨,光滑温润。两侧古木参天,瑞草奇花点缀其间,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薄雾。越往上行,那股源自道教祖庭的厚重威压便愈发明显,令人心生敬畏。
沿途可见更多各派弟子。有人对陈安一行人投来友善目光,微微颔首;有人目光锐利如刀,尤其在扫过柯晨、林染等年轻弟子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评估与挑战意味。
走了约莫半个钟头,前方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白玉广场映入眼帘,广场尽头,一座高达三层醮坛巍然矗立!坛体以玄色巨石垒砌,遍布符箓云篆与星斗图案,隐有微光流转。坛前广场上,各派弟子已按方位肃立,鸦雀无声,气氛庄严肃穆。
张承岳介绍道:“这是本次大醮的虚皇坛,依天师府内流传的古本记载所建,届时各派会在此处合坛演法,顶礼三宝。”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