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参谋长没有说的是有旱灾是林毅说的,但是参谋长对于林毅的一些预测或者说是先见之明都很重视。
参谋长顿了顿,指尖在报表上的“亩产数据”一栏点了点:“咱们控制区的耕地有两亿多亩,看着不少,但平均亩产才两百多斤,比南方高产地区差了一半还多。
倒是畜牧业有点基础,山西北部、绥远、北疆、北海的牧场,每年能出栏几十万头牛羊,除了我们的生产建设部队外大多是牧民自己养,冬天天一冷,牛羊死亡率很高,损耗太大。所以接下来,既要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也得把畜牧业的规模和存活率提上去。”
参谋长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安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最终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经济部副部长百川身上。
坐在后排的第八集团军参谋长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司令员,低声说:“要说搞地方治理,百川部长可是老行家,之前在山西管过农业,说不定有办法。”旁边的海军司令张司令也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期待看向百川。
百川被这几十道目光盯着,脸上泛起一丝尴尬,他清了清嗓子,放下手里的搪瓷缸,苦笑着开口:“大家都看我干嘛?虽然说我以前在地方待过,但大农牧业计划这么大的事,还得靠大伙一起想办法啊。”
“百川啊,你就别谦虚了。”老将放下手里的华子,脸上带着笑意,声音洪亮地说道,“在座的谁不知道,你早年在山西主政的时候,就把地方上的农业、工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候你在汾河边上修水渠、推广新粮种,让周边几个县的亩产翻了一倍还多;后来搞实业,办的面粉厂、纺织厂,也让老百姓多了不少活路。现在咱们要搞大农牧业计划,你这经验可比谁都管用,大伙盯着你,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众人纷纷附和,后勤部部长张万和更是直接说道:“百川部长,你以前在山西推广的‘水旱轮作’法子,能不能用到河北、河南、山东那边?这些请你多指点指点。”
百川见众人如此信任,也不再推辞,他挺直身子,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早年在山西搞农业的经验。“既然大伙这么信得过我,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他翻开笔记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先说粮食种植,刚才张部长提到的‘水旱轮作’,其实在河北、河南的低洼地区很适用——夏秋种豆类,利用黄河水灌溉,冬天种冬小麦,既不浪费土地,还能提高亩产。
不过这得先修水渠,我建议从黄河支流入手,先修几条主干渠,再分支出支渠,这样既能覆盖更多耕地,也能减少工程量。”
他顿了顿,指着笔记本上的记录继续说:“还有粮种,我早年在山西试种过新麦种,也就是169号小麦,耐旱、抗虫,亩产比普通小麦高两成,咱们可以在河北、山东推广。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