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907 908章 各方反应(二)907、908两章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7 908章 各方反应(二)907、908两章合一(2 / 2)

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俯身细看地图,镜片反射着台灯的光晕:“马歇尔参谋长说得没错。阿留申群岛最西段的阿图岛距离东京仅3200公里,比夏威夷到东京近了整整1500公里。

阿留申群岛一旦被日军占领,他们的轰炸机可以直接威胁阿拉斯加,甚至能以此为跳板袭扰我们的西海岸。

更关键的是,这里是日本通往北美、北欧的最短航线必经之地,也是我们跟苏联之间距离最近的节点,战略位置堪称‘太平洋的咽喉’。”

“乌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也是天然优势。”海军作战部长厄内斯特?金连忙补充,语气终于多了几分底气,“那里是深水港,常年不冻,现在已经有简易的海军基地设施。只要加固防御工事,部署岸防炮和反潜设备,就能成为我们监控北太平洋的眼睛。日军若想北上,荷兰港就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罗瘸子的手指在阿留申群岛的标注上反复摩挲,眉头渐渐舒展:“这么说,阿留申群岛不只是‘不沉的航母’,还是我们牵制日军的‘钉子’?”

“正是如此。”马歇尔立刻回应,语气愈发坚定,“日军若全力进攻夏威夷,必然分不出太多兵力北上。我们正好可以趁机强化阿留申群岛的防御:在乌纳拉斯卡岛、阿图岛、基斯卡岛部署三个陆军航空兵团,配备P-40战斗机和B-25轰炸机,形成空中防御网;

同时增派一个陆军步兵师驻守荷兰港,加固炮台和防空洞;海军则抽调东海岸的潜艇、驱逐舰进驻,负责反潜巡逻和运输护航。”

副总统华莱士推了推眼镜,提出补充:“还得尽快修复岛上的简易机场,延长跑道以适应重型轰炸机起降。3200公里的距离,如果我们研制的超级轰炸机项目XB-29服役,即便无法轰炸东京,也能袭击他们的北海道军工基地,形成战略威慑。”

其实美国的超级轰炸机XB-29项目就是后来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1934年,波音公司在XB-15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始酝酿一款具备跨洋打击能力的新型战机,Model316方案由此诞生,这便是B-29“超级空中堡垒”的最初雏形。

那个时候美国的航空技术正处于快速迭代期,波音工程师们大胆采用上单翼布局与前三点式起落架,为后续设计埋下伏笔。1938年的Model322方案首次引入增压座舱概念,解决了高空飞行的人员环境问题,而1939年的Model334A则敲定了4台赖特R-3350星型发动机、单垂尾和大长宽比机翼的核心布局,为这款轰炸机奠定了技术基调。

1940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发布“超级轰炸机”项目R-40B技术规范,对新机提出严苛要求:最大时速需达643公里,航程要覆盖8580公里,载弹907公斤时作战半径需达航程一半,同时必须配备强化的自卫火力与自封油箱。

波音提交的Model345方案凭借前瞻性设计脱颖而出,同年6月被正式赋予XB-29编号,研发工作步入正轨。8月,陆军订购2架原型机和1架静力试验机体,12月又紧急增购第三架以加速进度。

1941年5月,波音在堪萨斯州威奇塔专门建立生产线,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军方订单激增至1000架,为应对量产压力,贝尔、北美、通用汽车等公司也加入进来,按许可证展开生产。

1942年9月21日,西雅图波音机场人头攒动,首架XB-29原型机(序列号41-0002)在首席试飞员埃迪?艾伦的操控下腾空而起,历时一小时的首飞宣告成功,世界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重型轰炸机就此诞生。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试飞中暴露的发动机过热与起火问题成为棘手难题——赖特R-3350发动机在高空长时间运行时,气缸温度极易飙升,多次引发险情。

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攻关,通过改进发动机冷却系统、优化排气装置与升级化油器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化解危机。1943年6月,第三架原型机试飞终于实现稳定运行,为量产铺平了道路。

1943年9月,波音威奇塔工厂交付首架量产型B-29,随后贝尔马丽埃塔工厂、马丁奥马哈工厂也相继投产,最终这款轰炸机的总产量达到2513架。

量产型B-29延续了原型机的先进配置:4座遥控炮塔各配备2挺12.7毫米机枪,尾炮塔加装机炮形成立体防御网,全增压座舱让机组人员可在9000米高空舒适巡航,这些设计在当时均属顶尖水平。

太平洋战场上,B-29很快展现出战略价值。美军在塞班、提尼安等岛屿建成前进基地后,大批B-29从这里起飞,对日本本土展开持续轰炸。1945年3月9日至10日,334架B-29对东京投掷2000余吨燃烧弹,造成十余万人伤亡,摧毁大量军工设施。

更具历史意义的是,1945年8月6日,“艾诺拉?盖伊”号B-29向广岛投下原子弹“小男孩”;8月9日,“博克斯卡号”又将“胖子”原子弹投向长崎,两次核打击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

二战结束后,B-29并没有淡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在美国空军服役。朝鲜战争期间,它承担起战略轰炸与战场支援任务,凭借远程优势打击敌方纵深目标。

同时,部分B-29被改装为气象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甚至成为超音速飞机研究的试验平台,延续着技术价值。直到1950年代后期,随着B-36、B-52等更先进的轰炸机陆续列装,B-29才逐步退出一线,至1960年代初完成全部退役。

华莱士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内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超级轰炸机”这几个字上。罗瘸子抬眼看向马歇尔,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XB-29的研发进度,到底能不能再加快?如果能提前服役,哪怕只有十架,也能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